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辞职?

如题所述

1、薪水太低,难以满足自己的花销

这个原因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离职的理由,当下的90后大多数都已经成家,也都加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行列中,如今的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已经成为必然。只能选择高收入的工作来赡养老人和抚育孩子,甚至有些人还要偿还贷款,这也成为部分年轻人辞职的理由;


职场

2、工作难度太大,工作不顺心

冲动、自我——也是年轻人的标签,由于缺乏社会的历练,抗压的能力差,但凡遇到工作不顺心的时候,总想着后退,甚至离职。但这些人和曾想过,公司招聘一个人来公司上班,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且既然是解决问题就该承受应有的压力,这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历练,更能提升自己的思维跟能力,要离职也得有价值的离开,而不是用辞职来逃避问题,不然即便换做哪一家公司,还是会遇到同类问题,难不成又要辞职吗?


职场

3、抗压能力小

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备受家人的宠爱,受不了委屈,抗压能力差,只习惯听好的。 而真正走入职场之后,面对领导的批评,同事的闲言碎语,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觉得自己适应不了,只想快速逃离这个环境,这也是年轻人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


职场

4、不用担心后顾之忧

现在很多年轻人,父母都是60或者70后,在财富的积累上比较充足,而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家里人把该打点的都已经打点好了,不用担心房贷、车贷、甚至结婚的钱家里也备齐了,完全不用担心经济方面的压力,甚至即便不工作,家庭也能负担得起,所以面对现有的工作也就不那么珍惜了;


职场

5、总觉得机会多

现在随便找一份工作已经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了,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工作机会更容易获得。而且在年轻人眼里,自己的频繁跳槽还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尤其是在一些大公司待过的经历,成为自己以后跳槽的资本,因此跳槽在年轻人眼中很正常。


职场

总结:年轻人无论换什么工作,如果不懂积累,不懂聚焦,对任何领域都是浅尝辄止,仅仅只是接触了皮毛,到头来,对自己的未来的规划起不到任何好的作用。而且冲动无知的离职,会让自己的职场信誉度降低,紧接着会让自我一度膨胀,直到最后,沦为无人敢用的境地。一个工作几个月就跳槽的人跟工作几年的人跳槽,两者相比,招聘方必然会用第二种人,毕竟第二种人相比第一种更稳定。虽说离职属于正常情况,但频次多了,那就是非常不好的现象。

换作是你,你会频繁离职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30
1、无脑上司、胡乱指挥。瞬间想辞职,首当其冲的就是遇到一个啥也不懂的上司,辛辛苦苦完成的工作被他全盘否定,还要被教训一通,好一点的上司告诉你他想要什么,虽然你觉得及不合理,但是至少能给你一个思路;不好的领导直接让你自己去想,如果结果上司还是不满意,又是一通批评,还有可能影响工资和晋升。
2、人脉优先、能力其次。当公司有晋升的机会,你信心满满的报名参加,结果发现,关系户早在半年前就知道了消息,并且拿到了复习题,甚至连面试时要讲的获得荣誉和论文发表都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而你完完全全是裸考上阵,更多的时候各种活动压根就没有通知到你,更不用说是参加了。
3、气氛懒散、没有动力。国有企业铁饭碗、死工资,大部分奖金都是平均发放,可能刚从大学毕业的你满怀壮志准备大干一番,但是工作几年后却发现干不干都是那么回事,也不影响工资,老员工也都是给你传授如何偷懒的经验。久而久之,越来越没有工作的动力,同时失去的还有逃离的勇气。
4、努力工作、工资不变。本以为工作以后花钱能够自由,结果发现工资少得可怜,很多时候入不敷出。与父母同属一个公司,依稀记得十年前他们上班能挣三、四千,我现在上班依然是挣三、四千,攒了几年钱买车被掏空一次,又攒几年钱房子装修又被掏空一次,这个月卡里只剩几千块钱,眼瞅要到期的车险还没有着落,看来只能向父母张口了。

5、平时加班、周末贡献。企业文化这个东西,好的时候是让员工找到认同感和存在感,坏的时候就是“剥削”劳动力,靠洗脑让你无休止加班。如果是平时加班,至少还能幻想周末可以好好休息休息,做点自己的事情,结果一到周五就突然通知你周末要上班,而且没有加班费,顶多让你过了这段时间把假休回来,这一上就是连上21天班,攒下来的串休到年底都没能休完。
平时总是幻想着有这么一天,高冷地递给老板辞职报告,老板问为什么辞职,然后坚定地说“家里老房拆迁,赔了一个亿”,看他吃惊的表情暗暗自喜,但这种玩笑也只是想一想,“穷”让我们难以迈出辞职的那一步,我们目前能做的只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虽然可能会被埋没,但是是金子迟要会要发光,能力是自己的谁也夺不走,总有一天会有伯乐慧眼识珠,让你发会出自己应有的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