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在当时是怎样一个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6
通过学习《苏秦始将连横》以及我以前的历史知识我对苏秦这个人物有了大体的了解,我们宿舍四人用了发散思维的思考方式通过分析总结把苏秦的形象特点作了归纳。首先不可否认在现代中国人看来苏秦这个历史人物形象总体上是正面的,他创立了连横战术丰富我国古代战术思想,他发扬了中华民族的美德永不言弃,他叱咤风云,为一时豪杰。但当我们尝试着用另外一个角度去探究这个历史人物,情况却很不同苏秦形象特点大概有以下那么几类:
一苏秦不懂得人情世故,不会正确处理与亲朋好友好友的关系。文中说到苏秦劝说秦王采用他的连横战术失败时他回到家“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 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为饮,父母不与言。”大概意思就是说苏秦在劝说秦王用他的政策失败后,脸色好像那枯死的稻草一样,而且臭着脸,走回家,也没有跟家里的人说一下什么情况,这时妻子没有心情织布了,嫂子也不给他煮东西吃了,父母也不跟谈说话了。看完后你是否很同情此时的苏秦呢?错的是谁呢?错的就是苏秦,前面讲到他“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想想他的家里人那么辛苦为他筹的那么多钱,当然这里的黄金是指黄铜啦,他都用完了,没成功还回来瞅着面给家里人看,不但自己没有说服家里人支持他的理想,做法,还自己一个人在那里自怨自艾。妻子没心情织布了,他不安慰她,母亲知道他心情不好没有主动询问他,他也不跟他母亲沟通,他“浪费”了家里那么多钱回到家只是臭着个脸,他嫂子生气一下也不应该吗?而他却不懂得怎样和别人沟通,把所有的错都怪在自己劝说失败上。
二他没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没有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利益。他的理想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劝说秦王要攻打其他国家,建大功,并天下,最终使民服于下。而且大家都知道战争从来就没有胜利者,双方都有损失,只是看谁的损失大而已,那些封建地主阶级(特别是皇帝这个最大的地主)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拥有更大的权利,威望,而不惜老百姓的生命去争抢土地,发起战争。而苏秦劝说秦王的主要内容却是劝说秦王发起战争,不惜生灵涂炭而攫取更大的土地。我们都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苏秦没有把精力放在发展生产力上,使国富民强;有没有把精力放在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上,使人民百姓生活幸福安康。而是把自身的理想寄托在为封建地主服务的基础上,只为能分得一杯羹的好处。
三苏秦所谓的理想实质上只是对金钱,权利的追捧上,没有自己始终如一的追求,连采取合纵还是连横的战术上都举棋不定,朝令夕改。他的理想在现在的观点看来就是典型的拜金主义,对金钱和权利的追捧已经达到了不惜代价的程度。这和我们的贪官不惜任何代价,不管我们老百姓的死活贪得巨额财产有什么不同,而我们现在追求美好生活确是无可非议,因为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竞争机制(虽然不是完美),我们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人民政府,大力的调控与引导,努力缩小贫富差距,把个人利益与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虽然现在做的不够好)。看看苹果公司的产品,i-pod,i-phone,i-mac,你认为他们卖的是几千块的产品吗?不,他们卖的是一种理想,轻薄的机身,只有一个按键,简洁的外表,非一般的操作系统,完美的程序,一玩就上瘾i-phone,他们在输入一种完美的宗教理想,而乔布斯就是教主,丰厚的利润只是一个附带品。再看看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他创办facebook 并不是因为追求钱,而是因为对电脑程序的喜欢,想创造出一个社交网络,方便人们沟通,facebook公司800多亿美元是的市值只是他理想实现的一个附带品。回头看看我们国家的企业,没有一个国际上很有名的企业,除了与我们政府的政策有关外,还与我们的企业战略思想有关,我们只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却忽略了企业的核心信念或追求,一个小小的韩国却有了三星,LG ,现代等国际有名企业,而我们国家如联想,TCL,李宁等只会向利润看,最后利润却不垂青他们,还有可笑的三桶油及中国移动更不想说他们。
四苏秦误解了生活。在苏秦的而价值观里,只要有了钱就可以拥有一切,他歪曲了真情,亲情,要知道有些东西金钱是买不到的。他一生在为钱和权在拼搏,领悟不到生活的真谛。
五苏秦是个天才的军事理论家与追梦者。首先不可否认,如果没有天才思想的种子,很难在当时的时代里孕育出合纵连横战术,虽然说鬼谷子是他的师父,但他偏偏是第一个熟练运用此战术的人,他的智慧毋庸置疑,而他的战术确实在当时被多国接受了,深深地影响了当时战略局势的变化。也丰富中华民族的军事理论。此外,他的坚忍不拔精神也很值得我们学习,他遇到的挫折是我们平常人所不能承受的,在看来,劝说秦王失败后,他的亲人不理他了,自己有没钱,没朋友帮他,那时候是选择做一个平凡的人还是坚持自己的而理想?他做出的选择值得我们佩服,他坚挺这一切“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流血至足”有一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烈。在当今社会,众多的大学生中能扛住坚挺的楼价,高涨的物价,横飞的物欲,在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能坚持住自己理想的大学生却实已经少之又少。
在现代许多价值观看来,苏秦确实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放在当时,生产力还未发展到一定高级程度,所代表的阶级限制尚未能突破,必然代表一定的阶级利益,及人们的眼界还集中于中原地区这一小地方,当时百家争鸣价值观还尚未成一定程度上的共识,他的伟大还是不可非议的。加之,他也有值得我们现在学习的地方。总之,其人物不可以一概而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