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教育课上频繁玩手机已经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事实上,逃课、旷课、找人代课的事情也屡见不鲜。然而,我们都知道不应该的事,但最终还是会这样做,背后还是有很多原因的。
一、功利性学习
1、为了期末考试
大学的考试方法很多样,包括正常的闭卷考试、中学不常见的开卷考试以及中学几乎没有的网考、论文考核等方式。
这些考试方式的不同,在学生眼里就代表了这门学科的重要程度。
而对于思修、马原、毛概这些课程,学校大都不设立正式的闭卷考试,采用网考、论文等方式进行考核。这在一定意义上是给学生减轻了负担,但也不可避免地会让我们把重心向闭卷考试的科目上倾斜。
2、只学就业所用的专业知识
看到这个题目,我一瞬间就想起了我们马原老师说得一句话:“现在的孩子都太功利了”。
不得不说,这句话也是有它的道理。我是医学生,确实,马原课上不是看系解(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我们认为重要的学科,就是在玩手机、打游戏……
马原老师每次都以调侃的姿态说几句,说我们忽略了上层建筑。因为我们“用得上”这些专业,迫于考研就业压力去学习这些知识、这些技能,以应付以后工作之必需,所以完全忽略思想道德上的教育,选择所谓的利益最大化。
这虽然和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完全相符,但也有些许微妙的相似之感了。
二、网络的“诱惑”
进入大学之后,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更松懈了,或者说完全松懈下来,自制力明显下降,已经退化到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阶段了。
对于考核更加宽松的科目,更是能放便放,宁愿用这点时间放松放松,也不愿抬头看看老师。沉迷于游戏、恋爱交友、小说追剧……比比皆是,高考是一个囚笼,终于逃过的我们放肆地撒欢,称之为“青春”。
三、老师方面
说了这么多学生学校的问题,我们也要考虑一下老师的问题。有很多教师讲课确实无聊,认命似的纵容:我念我的,我知道你们不听,我也不管你们。
老师或许理解我们,或许知道说多了也会烦,所以除了第一堂课例行说一遍规矩外,上课都是放任态度。能点个名,提问一下都是为数不多的“严”老师了。还会被同学们口口相传,这可能也是引起老师不愿意管的一方面原因吧。
四、环境影响
虽然国家非常重视并呼吁思想文化的建设,但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仍是不到位。
从学校的考试安排就能显露出来,虽然课程安排很多,但轻重缓急都有端倪。
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影响了学校的风气,除了政治人员,作为普通人的大家,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等等我们或多或少都会了解一点,但没人敢说精通,也没有行业说你不懂这个那我们不要你。这是没有行业重视过的软知识,这也影响了新一代青年的看法。
虽然现状是这样,但大家也不必过度焦虑,甚至上升高度去质疑中国的未来和出路。
一方面,这些所有逃过的课、浪费的时间都会还回来的,考研考公的时候,该背的知识是逃不掉的。
另一方面,不听并不代表觉得马克思主义不重要,大学生心中也有杆秤,不用过于担心。毕竟,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国家在努力,社会在变化,高校也在改革,终有一天,我们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