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亭原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乌江亭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翻译:

上百次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

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

注释:

1、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2、壮士:指项羽。

3、中原一败:括项羽垓下之败。

4、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5、肯:岂肯,怎愿。卷土来:即卷土重来。指失败之后,整顿以求再起。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题乌江亭》诗,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秋,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满赴京途经乌江亭所在地和州(今安徽和县),针对杜牧的议论,写了这首《乌江亭》。

作品赏析及作者简介:

作品赏析:

杜牧在他的《题乌江亭》中写到:“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意思是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

而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以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