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迷茫了,对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到底该怎么办?

儿子9月1日上小学了,平时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是除了作业以外,想让他多写一个字都很难,更别提上什么特长班了,整天就是在楼下和小朋友疯跑,再就是上网玩游戏,虽然玩的都是一些益智类的小游戏,但是我很怕他养成这种玩游戏的习惯,强制阻止他吧,又怕他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毕竟他才6岁半。
我很迷茫,我到底该怎么做?
感谢大家!感谢大家对下一代教育的关心和重视,谢谢大家!
谢谢!

不知道你为什么苦恼。
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这已经很不错了,对于许多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适应小学的生活要很长一段时间呢。
特长班我一直都不认为非得上不可,除非你的孩子感兴趣,你现在的任务就是让他尽可能的接触够多的东西,发现他的兴趣点,而不是培养他的兴趣点。
其实,与我们以前相比,现在的孩子已经够可怜了,几乎没有快乐的童年,被作业、课外练习、特长培训等等等等,压的喘不过气。我家里的两个小侄子,每天回家都是一堆练习册、天天练、大考卷、阳光作业什么的,我总是觉得恨不得全帮他们做了,老师有时候真的好残忍啊。难道你不这样认为么?
电脑游戏的问题,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女儿2岁多就开始玩了,我女儿很早就会自己开关机,电脑的一些基本操作都很熟练。当然游戏都是我经过慎重选择过的,从一开始就规定了时间,每周六、日的上午可以玩30分钟,时间长了会伤眼睛。我的孩子一直遵守这个规则,你的孩子也一定会。而且,有许多优秀的游戏和儿童网站,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里,一定会让孩子觉得很感兴趣,同时,网络的海量信息,也可以扩充孩子的知识面,何乐而不为呢?
换个角度,从孩子的感受出发,换位思考一下吧。给孩子更多的爱、自由和理解。
最后,觉得一年级的拼音、识字学习很关键,推荐以下这些软件给你试试看
《快乐拼音》、《汉字笔顺查询》、《快乐想象识字法》。另外还有数学游戏《飞飞学算术》。
希望你的孩子学的快乐,玩的开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25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是呀,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因此,本学期我把班级工作的重点落实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上,在“细、实、活”上下功夫,力求收到较好的成效。 一、起点要低 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没受过正规的教育训练。再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有加,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的甚至刁钻任性。这时,教育切不可太心急。欲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耐心,对学生所设定的目标要求起点低,教师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承受、掌握情况,学生才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步步走好。也才能树立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信心。如刚入学时,学生还不懂得怎么做作业,为了克服学生对做作业的畏难情绪,为以后养成良好作业习惯打下基础,我布置较少的作业;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作业;并只提两个小要求:做作业时一不讲话,二不玩,只要做到了,就是认真做作业的好孩子。要求低学生很容易就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这样为学习设置台阶,使其不断进步。 二、要求要细 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概念理解不够,也把握不好尺度。为此,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习惯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笼统,要细,要实,要学生一听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强。如要求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那到底怎样做是专心听讲呢?我就编了一首儿歌“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老师,小小手举起来,不乱说,不乱动,不乱站,这样上课真正好”。有时学生上课开小差了,做小动作了,随便讲话等,教师一说儿歌前半句,学生马上接着说后半句,既是复习了上课听讲常规,又有效地提醒、督促了不守纪律的孩子。 三、训练要严 提出了一些细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等于是空话一句。而且训练要严格,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就要求学生上学见到老师都要打招呼。如果有人不打招呼,我绝不姑息,非得请他打过招呼才罢休。再如,为了强化学生的排队纪律,要求学生做到“静、齐、快”,每次排队时,我都从一数到十,告诉学生这就是排队的时间,必须在这段时间里排到指定的位置,不能拖拖拉拉,而且不说话、不推人、拉人,人站正、队排直。如果有一位学生没做到,就重排,不管重排几次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虽然刚开始时花时多,但这样几次三番强化教育,行为要求已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效率也就提高了。 四、检查要勤 小学生持久性差,意志薄弱,容易出现循环往复的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检查是督促学生长久做好一项事情的良方。因此,平时我对于提出的要求勤于检查。采用定时检查和不定时检查相结合,普查和抽查相结合。良好习惯的培养涉及的内容很多,有学习习惯的培养、有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劳动习惯的培养,有文明习惯的培养,有卫生习惯的培养等等,如果这么多的内容都由老师来检查的话是不现实的,时间也不允许。为此,平时我大胆任用小干部,并明确分工职责,每位小干部负责检查一个项目,如卫生委员负责检查每位学生的指甲以及手帕,劳动委员负责检查每天班级的值日工作和环境卫生情况,课间侦察员负责课间纪律,体育委员负责检查眼保健操,班长、副班长负责检查听到铃声响到正式上课前的纪律,学习委员负责检查课前准备等。这样采用教师查和小干部查相结合,既锻炼了小干部,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检查结果做好记录,及时通报,便于适时评价和前后对比。 五、评价要快 每个人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人们怎样的评价,一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理,在训练、检查过程中细心观察、记录典型情况。好的、进步的及时表扬。表扬方式多样,可以是一种赞许的微笑,一次亲昵的抚摸,一句由衷的赞养,敲一个表扬章,送一颗小红星,贴一张小照片等,可以是当众表扬,也可以是单独表扬;不好的、退步的及时提醒。提醒方式也很多:可以是自身示范,可以是谈心教育,可以是榜样学习,总之要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信心。记得学生刚开始做值日时,地总扫不干净,桌椅总排不整齐。只要学生做了,我就表扬他们,毫不吝啬。即使是很不满意的地方,也用委婉的话语,希望的语言提出,保护学生对劳动的热情,在不断的激励中学生劳动越来越积极,打扫情况也越来越如意。 六、示范要多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有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而教育学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示范。示范的形式也很多:可以是教师自身的示范,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如要求学生每天佩戴好校徽,教师自己首先要每天佩戴好;可以是身边学生的示范,就是树立身边的榜样,如有的学生读书姿势正确,眼睛看好书本,声音响亮,我就请这些学生当小老师,当众读,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还可以是典型人物的示范、典型人物有名人、有英雄人物、有普通人、有童话故事中的小动物等,他们都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便于学习,激发兴趣,常以生动形象的故事形式给学生讲解示范。 七、帮助要实 学生是一个个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当然习惯方面的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一些习惯不好的,要寻找原因多加帮助。可以通过教师的耐心教育,父母的行为指点,学生的榜样熏陶来培养,想方设法,使其上进。如我班有几位同学听课习惯差,上课自控能力差,丝毫坐不定,乱叫乱动,不但自己学不好,还影响别人。通过与其父母接触,知道促使其养成这一不良习惯的原因有二:一是幼儿园上的是新村幼儿园学前教育不正规,自由散漫惯了;二是父母宠爱,认为好动是天性,纵容他。为此,密切与其父母联系,要求在家注意培养其静心做事的习惯。为其设立一个独立安静的小房间;做功课时不允许做做玩玩说说;平时在家让其多进行下棋、画画、写字等安静的活动。同时,在校安排其坐在教室前面,尽量少受干扰;上课作业多督促,多给他们发言机会,并在座位周围安排好同学去经常督促他们;及时鼓励。通过多种方法的帮助,他们有了较大的进步,习惯较以前有所好转。 八、联系要密切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光学校注重而家长不配合的话,那是很难取得实效的。而家长有的因为没有比较,对学生的习惯的现状不能正确地认识,因此,教师要及时地与家长联系,反映孩子在习惯培养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存在的问题、不足等。这样,有的放矢,双管其下地注重培养,必将比任其自由发展效果要显著得多。 我深知,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将常抓不懈。
第2个回答  2008-09-24
你儿子平时能按时完成作业这点很不错,他还小刚开始上学贪玩是难免的,但对于上网玩游戏这种习惯要慢慢得改掉。首先你们大人在他面前也尽量少上网,同时也可控制他上网玩游戏的时间。每天晚上尽量抽出时间与小孩子多沟通沟通,给他讲讲故事,对于他在学习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多鼓励鼓励他;另外,在双休日带他到新华书店去看看书,顺便买几本他喜欢的书,就算不买,去感受一下那边的学习芬围也是好的。
第3个回答  2008-09-25
不到7岁的孩子你怎么要求那么多呢,不是所有上特长班的孩子将来都有出息。
你该庆幸你的孩子可以这样无拘无束的疯玩,这是孩子的天性,不要去剥夺他天性的自由。

至于游戏,让孩子玩一些健康的游戏并不是什么坏事,不过家长要有节制的控制孩子玩。而他的作业,他都完成他改完成的了,你怎么还不知足呢。单位让你天天加班你干吗?

我的城市一所实验学校里的一个初中孩子,就是因为小的时候对电脑对游戏感兴趣,在他初二的时候,设计了一个电脑软件,和一家网站签了合同,每周可以有700元的收入一直到今天合同还在继续,如果他的父母当初也和你有一样的担心,还会有这个小天才的今天吗。

我一个表姐的孩子上3年级,学习很好,但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星期要是能休息五天上两天的课该多好啊,要不就说,等我长大当了教育部长一定不让学生这么累,我要把玩的时间还给他们。这就是孩子们的心声啊,虽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说出同样的话,但这的确代表了孩子们的愿望。
第4个回答  2008-09-26
第一,不要压抑他的天性。无论是近代的伟人,还是古代的圣贤都不是因为小时侯上了特长班才会有后来的成就。你要给他的不是特长,而是健全的人格。

第二,要陪着他玩,成为他的朋友才可能影响他,否则你只能“命令”他。在你的生命进程当中,你是喜欢听命令,还是喜欢听朋友的劝告呢?

第三,如果想让他学点什么“特长”。最好的办法是带他去尝试,就象品尝小吃一样。找到他爱吃的,鼓励他吃。顺带着要把“上网玩游戏”这东西和学习以及“特长”培养——“捆绑销售”,组合成“糖衣炮弹”。

你不是个笨家长,他有你这样有心的家长也算是他的福气了。祝你教子愉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