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婚姻与外国式婚姻有什么差异

如题所述

 中国女人常说,要抓住丈夫的心,先抓住丈夫的胃。在家中给老公吃好、喝好,这男人的心就不会跑了。
而美国女人则认为,要抓住男人的心,先抓住男人的性,只要女人性感就能抓住老公的心。
不少美国女人认为,男人对婚姻生活的满意度体现在多久和老婆做一次爱,做爱越频繁,说明男人对婚姻越满意。
这是中美两国普通民众对婚姻或是如何维持婚姻最明了也是最直接的回答。
中国的传统婚姻观一般先要说传宗接代,然后再是男女要百年好合,一定终身。
西方人的婚姻观念则认为:婚姻是男女间的契约关系,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
中国人的婚姻往往成为买卖,而美国人则将婚姻视为卖买。
在中国的婚姻中,人们较多的说法是男人娶老婆,而很少有人会讲女人娶老公。所以男女婚姻更多地像是做一桩买卖,既然是买卖那就离不开钱。
美国人的婚姻是将买卖两个字颠倒过来,称之为卖买,男男女女即是卖家也是买家。
中国人对婚姻的理解多为过日子,男人娶女人除了生理需要外,主要是能传宗接代,而且最好是白头偕老。
中国不少人认为,感情、家庭和子女是维持婚姻最主要的因素。
美国很多人认为维持婚姻最主要的因素是忠诚,男女只有相互忠诚婚姻才能稳固,否则男人包二奶、女人找二爷,这样的婚姻能维持下去那就有点奇怪了。
美国人比较重视家庭价值,不论官做到多大,即使是当上总统,也把同家人在一起吃晚饭当作天大的事来看。
同时也有不少美国人认为,好的婚姻要靠性来维持,做爱次数多少成了婚姻是否稳定的指标
中国的女人怕当剩女和离婚,美国的女人当光棍无所谓而且敢离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6
在评价中国人婚姻成功与否时,华人使用的评价体系不同于西方所使用的评价体系。目前,在西方婚恋理论之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爱情的三元理论,将爱情分成激情、亲密与承诺三个成分,然后根据这三个成分的多少,将爱情划分为八个种类。
在这些访谈者的评价之中,很少牵涉到爱情的成份,几乎更多倾向于将婚恋理解为一个动态匹配、动态人际交互的过程。激情或者说浪漫在他们谈及婚恋时很少出现。”配不配”、”是不是自己人”是老爸老妈等访谈者经常使用的本土词汇。
为什么会这样呢?从宏观背景上来说,西方历史上一直存在一个供年轻人自愿认识的公共空间。这种空间,在不同年代、不同历史长流中,表现出为不同载体。比如,贯穿美国历史的志愿者组织、社区文化,往往成为美国年轻人相互认识的公共空间
在中国,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没有形成一个可以供中国年轻人相互认识的公共空间。中国人的相互认识,更多通过”王婆”之类的”媒婆”,通过女性们之间的”八卦”,通过”相亲”之类的方式,是一种典型的通过”熟人”来相互认识的过程。由于这种”熟人”社会的特点,”熟人”直接作为婚恋的”中枢”,因此,中国年轻之间的”婚恋”生活往往并不是从浪漫开始,而是一个将”外人”变为”自己人”,最后变为”另一半”的人际互动过程。
在中国本土文化之中,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一种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人们往往是通过自己,慢慢地采取”推己及人”的人际关系理解策略,从自己所处的小圈子,逐步延伸到”差序格局”之外的圈子。这种衍生的过程是很缓慢的,但是也是很有力量的。美国年轻人在结婚之前交往的男女朋友的数量可能大于中国人的交往的男女朋友的数量。但是,中国人平均认识的男女朋友结婚的可能性或许大于美国年轻人。
对于圈子之外的人,中国本土人往往将其称之为”外人”,这就是中国人婚恋生活中的第一部曲。
这种”另一半”的婚姻境界,同样也受到中国本土心理文化的深深影响。我们很难去想象类似于西方影片中所宣传的激情之爱或者说浪漫之爱。中式的”另一半”的爱情方式,更多是一种中和的、平淡的、含蓄的、越久越真的爱情方式。卡门式的爱在中国很少存在。不少中国人内心深处向往的是类似于钱钟书与杨绛相依为命,颠沛流离,历经坎坷,相濡以沫,然而到了老年,仍然是笑看红尘,平平静静写《我们仨》那种回顾往事的态度。
第2个回答  2019-04-26
在传统的中国人眼中~婚姻的完美理念是一定终身、白头偕老~一旦确定婚姻关系将极难有做出改变的余地~这多半是出于道德考虑~除非男方不愿维持婚姻或是女方伤风败俗~否则婚姻将一如既往~坚定不移的婚姻是传统中国婚姻中最符合道德要求的范例。但在自由主义盛行的美式文化中~婚姻纯属个人私事~无人可以干涉~也绝不属于道德范畴的问题。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与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为大背景下~《喜福会》一片对于道德的定义以及对违背道德行为的定义形成了一种文化层面的巨大落差~中美文化之间的或交融或冲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的来说~合乎道德水准并不是中国传统婚姻成功与否的关键~但是否合乎道德~却成为了中国传统婚姻的必需品,而讲求个人追求的美国婚姻~则可以不受道德的约束和影响~充分发挥男女双方的自主选择权~情投意合乃是首要目的。

美国式婚姻则颇具特色~美国人不会接受无感情的婚姻~但很多人却可以因为一时冲动选择进入婚姻~待到那把火烧尽~感情日趋淡漠或某方出现了外遇~两人发现这段婚姻的组建是一个错误~于是心平气和地各奔东西~总归是一个好聚好散的结果。其次~再婚并不会成为耻辱而反倒应当被祝福~感情因素决定了美国婚姻观对于幸福的执着~《喜福会》片中年轻一辈的华人女性在婚姻之路上遭遇的坎坷并未阻挡她们走向美满生活的脚步~这也正体现了高离婚率的美国仍旧没有动摇美国人寻找幸福的决心。婚姻在中国传统婚姻观中是一个人一生的最终归宿~深陷其中的中国女性多半忧虑做剩女或离婚~美国女性则无所谓光棍甚至敢于离婚~因为感情才是美式婚姻乃至西式婚姻的旗帜。
第3个回答  2019-04-26
我就觉得AA制挺好的,责任平均分配,现在男女平等了,也不一定经济方面一定要男方全部承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