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点赞在营销上有什么意义?

如题所述

点赞跟营销无关,只为运营服务。这简单的功能极大的满足发布者与浏览者的需求,提升用户交互度以增加产品粘性。故去掉问题中营销相关的标签。  点对点聊天或群聊是有特定接收者的信息传递,而朋友圈是无特定接收者的信息分享。这就跟UGC社区一样,如果得不到回应,那么再积极的分享者最终也会停止分享。那这个产品/功能就死了。一个小小的赞就能够满足分享者被关注被认同的心理需要,是对ta付出的认可,也是ta继续分享的动力。  但是浏览者为什么要点赞呢?相比微博,微信的用户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摇炮的另说),俗称熟人。熟人见面得打招呼,熟人说些你不感兴趣的你也得微笑着点头“嗯嗯”应着。虽然并不是线下面对面,熟人也不是专门发给你看,但偶尔你也得刷刷存在感吧。最关键的,熟人给你点了赞你能好意思不找个机会回个赞吗?  据孔乙己说,赞有五种点法: 1. 这条信息/图片不错,感谢分享,又懒得回复或者想不到回复怎么,点个赞(正常模式); 2. 哈哈,你太衰了,赶紧点个赞(损友模式); 3. 朕已阅(狂魔模式); 4. 嗯嗯/呵呵/是吗/有意思(偶尔刷存在感模式); 5. 你是我的男/女神,我一直关注着你(传情模式)。  一个小小的赞既给了发布者动力,又帮浏览者省了或者说干了不少事。熟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熟络了,也更愿意分享了。于是用户活跃度就上去了,要找风投的,数据也好看了;上市的,股价也更高了。产品满足了用户中等层次的需求(沟通分享人际关系),同时用户满足了产品低层次的需求。从此产品和用户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3

我们朋友圈里的亲们包括:亲人、恋人、同事、同学、客户、潜在客户、陌生人……人每日的时间精力有限,并不是每个人我们都需要与其保持高密度的联络,但却是我们不想放弃的资源,这些资源可能是职场上的人脉、潜在客户,也可能是个人心理的需求,总之是我们在乎的。为了让这些资源在可利用之时显得不那么功利,我们需要时不时地保持联系,在你发状态时,点"赞"就代表了关注,其心理语言是"我记得你,我关心你",点赞要比发评论更便捷,在时间上的投入与对方当前在你心理上的比重相当,同时比发表些可有可无的评论更真实,更能让自己安心,由此,那些被你作为储备资源的朋友们,被你频频点赞。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性格内向,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中偏向被动,渴望却羞于互动,不善于直接表达,更别说对他人进行评论,无声的点赞成就了他们对人际互动的渴望,可以很好的向周围人证明自己的存在,表达对对方的关注、关心。真心希望这些朋友们可以早日从幕后走到台前,拿着昨儿对方发的状态、信息当做互动的引子,切实的参与到人际互动中,这样的乐趣、享受会来的更爽快。如果你身边有默默点赞的内向者,请关注、关心他们,他们更加渴望人际互动。

第2个回答  2017-12-04

最近常常看到朋友圈里"求点赞"的消息,细看之,都是些积累多少个赞就能够获得相应的奖赏,如抽奖、优惠劵、电影票等,主办方当然是某某商家,这是最近新兴起,又有点火爆的的营销方式。我本人比较反感,通常是置之不理,因为在花费时间积攒"赞"的同时却不能证实这种营销的真实性,就像QQ、人人上常出现的转发N次可领取神马币、神马套装等一样不靠谱。在大家盲目转发、求赞的过程中,商家的知名度、人气上窜,还没等到验证结果真伪时,发起者就已经成了赢家。  求赞是帮自己圆梦,点赞是帮别人圆梦,那么这样一群执着于帮助他人点赞的童鞋们,是具有奉献精神、乐于助人的好童鞋!话说大家都喜欢具有奉献精神的小伙伴,通常认为他们很无私,在我看来,这些小伙伴也会图回报,只不过这种回报是精神层面的,如具有价值感的心理满足,我们可回报以感谢、认可、赞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