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家庭教育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如题所述

这两种教育方式令观众印象深刻,且引发了有关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大讨论。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那么这些差异究竟是什么?中国家长应该学习西方家庭教育观念中的哪些内容呢?

影视作品赏析

随着电视剧《虎妈猫爸》以及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的热播,家庭教育问题在全社会又引发新一轮热议。赵薇扮演的“虎妈”坚持“中国式家庭教育”,奉行“严是爱、松是害”的原则,对女儿管教严厉。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爸爸去哪儿》中夏克立秉承的西方教育方式,他不仅坚持花更多时间陪女儿一起玩,而且非常尊重女儿的自由和个性,那个“没公主病的小公主”夏天非常讨人喜欢。

这两种教育方式令观众印象深刻,且引发了有关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大讨论。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日报网记者采访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刘秀英,有疑惑的家长或许可以从刘所长的解答中找到答案吧!

中西方家庭教育最大的差异是怎么看待孩子。中国人认为,孩子和大人是一体的;而在西方教育理念,儿童是独立的个体。

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中西方家庭教育最大的差异是怎么看待孩子。

中国教育理念中,孩子和大人是一体的,孩子的成绩是与家族荣誉、父母脸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中国人对孩子强调的某些东西更大程度上是家长的需求,比如有的家长让孩子好好学习,只是为了让他将来有个好工作,挣更多的钱,这样一来既能让父母安心;其次也是父母炫耀的资本;第三不会给父母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

而在西方教育理念中,儿童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需求,儿童只需按照自己的兴趣、个人能力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政府制定的很多政策、家长的出发点都是以是否尊重了儿童为前提。

中西方教育理念

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陪伴

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有不少家长为了方便工作,同时也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将孩子留在老家让亲属帮着带,或者留给保姆照看。原本想提高生活质量的父母,让这些孩子在成长的黄金时期错过最好的教育——父母的陪伴。研究发现,与孩子建立亲密情感是有时间限制的,12岁之前父母一定要和孩子建立起亲密关系。若没有建立这样的情感,孩子到了青春期,容易与父母产生各种问题。

在美国,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会被认为是很不人道的。比如12岁以下的孩子不能被独自留在家里,一旦被举报,不但孩子会被社会福利机构带走,父母还会被控“危害孩子安全罪”。而在中国,父母会说,为了孩子才被迫与孩子分离,到外面打工挣钱,这样孩子才能有更好的物质生活。但是父母没有考虑到,这是他们的想法孩子可能宁愿穷一点,也想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为生活奔波的父母们,请暂时放下自己的事情,用心去感受孩子的内心,关注并重视他们的真实需要。

孩子的自由是有前提的

由于特殊的独生子女政策,中国大部分家庭都开启了“421”(祖父母辈、父母)的模式,所以中国家长容易过分溺爱孩子。尽管成年人大都知晓溺爱孩子的危害,讲起来可能也头头是道,但若真到了实践,不少家长便不知不觉地对孩子“投降、依从、迁就”了。

溺爱这种情况在中国家庭教育中是最典型的。溺爱很多时候是出于自己的情感需求,如果家长是理智的、尊重儿童成长规律的,那么应该知道要藏起一半的爱。比如妈妈看到孩子摔了一个跟头,应该认识到这是孩子成长中必须经历的,若只从心疼孩子的角度出发,扩大摔跟头的严重性,那么会对孩子产生负面的暗示,即这是很严重的、不可承受的。

与年长父母包办型的溺爱相比,中国年轻家长身上表现更鲜明的是放纵的溺爱。在中国不少的年轻家长错误地理解了西方对孩子教育的观念,只是简单地认为西方教育是“自由的”,“给孩子空间的”。但事实是,孩子的自由是有前提的,不能是没有边际的。孩子要有勇气、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年轻的家长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没有把责任意识传授给孩子。

对孩子来说,他应该知道在电影院看电影不能大声喧哗,在餐馆里吃饭不能跑来跑去,深夜休息时间不能大吵大闹、影响他人休息等等。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树立起规则意识,这是中国家长在学习西方家庭教育时需要注意的。

中西方体育理念

在中国,早在1912年5月,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普通教育养成国民健全人格,教育者是养成人格之事业。”与他所倡言的“完全人格”联系在一起,蔡先生将体育置于首位。他说,“体育最要之事为运动,凡吾人身体与精神,均含一种潜势力,随外围之环境而发达,故欲发达至何地位,既能至何地位”。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也是变化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现如今,在国内中小学学科成绩比体育、身体更加重要。有调查研究表明,近些年来中小学生的体质一直在下降,运动会的创造的记录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反思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问题多多,而对于体育教育存在重大问题的原因是:一方面,重视文化学科,“体育无用论”的观念;另一方面,“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缺乏体育精神的培养及行动的执行力。

在国内很多中小学校,体育课绝对是同学们的“心灵鸡汤”,我们常常在短短的45分钟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因为许多体育课被主课老师占掉了),学生们自己不停地做题及改正。

美国教育对体育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国人的想象。美国人对体育的热爱推崇:因为体育运动能让孩子学会书本之外的很多重要技能,比如:遵守规则、自我激励、全心投入、拼搏努力、阳光自信、学会团队合作等等。

在美国,孩子想进校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通过层层选拔,如果成功入选,孩子像中奖一样兴奋,落选的孩子和父母一样难过,他们把这个事当做一个荣誉,也是一个对自身很有帮助的事情。

变得更加自豪

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比赛为学校争光,会将学术和运动联系起来,并且可以让他们接触到更大的集体,提前感受社会活动,在他们心里,会为自己代表了整个学校而自豪。

保持身体健康

在球场上奔跑流汗,能够增加学生的力量和耐力。同时,还可以增强抵抗力,免于疾病困扰。

培养团结的意识

参加校队的学生会为了胜利和冠军而竞争,在赛场上,同学们会因为他们的努力而给他们掌声,校队的同学也会感到自豪,一群人共同为一个目标而努力和争取,所以经过比赛之后,他们会更加珍惜整个集体。

更好的学会时间管理

当孩子加入校队后,认真参加一项运动,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安排训练与学习时间,这在以后的生活和发展中,都能得到很多好处。

在美国,孩子能进入校队,简直是一家人最开心的事情;反观中国,家长们纷纷“谈校队色变”。理由?无外乎是害怕训练耽误学习,殊不知在运动的基础上,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多少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