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霸王项羽为何打死也不渡江?

如题所述

公元前202年,汉大将韩信用十面埋伏,将楚霸王项羽围困垓下。张良利用四面楚歌之计动摇了楚军军心,30岁项羽顿时陷入困境,自起兵反秦以来,其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但面对美人骏马,不免英雄气短。

楚汉相争

在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后,这位盖世英雄乘乌骓马奔到长江边上,当乌江亭长欲渡其过江时,英雄想起了八千子弟,不禁羞愧于心,诚如李清照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千百年来,很多后人都会发出疑问,楚霸王既然已到长江北岸,为何不渡江,有可能“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呢?关于这个问题,司马迁《史记》认为,项羽不渡江的原因是要面子,羞见江东父老。但木旦鸠兹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可以解释项羽不渡江的原因。

江华版项羽

首先,项羽的出身性格注定了其悲剧英雄的结局。其是贵族出身,一生要面子,为了面子,竟然在鸿门宴放掉了其一生之敌刘邦。后与刘邦对峙中,常常被这个无赖侮辱。即便这样,项羽也有多次杀刘邦的机会,如睢水之战,荥阳之战等。甚至还把刘邦的老父亲、老婆等囚禁起来,可惜又给放回去了,居然很幼稚地要与刘邦单挑。试问刘邦何人?其乡村无赖也。可如今却被这个无赖围困在垓下,在成功突围后,面对占据绝对优势的汉军,渡过长江又能怎样呢?

其次,项羽的行为也导致其民心尽失。其率领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反抗暴秦,身经百战,基本每战必胜。杀宋义,救赵,破釜沉舟,九战九捷。即便楚汉相争,睢水荥阳也杀得刘邦要么丢盔弃甲,要么缩头乌龟。但项羽毕竟年轻气盛,早年为了复仇反秦,坑掉不少降卒,且火烧咸阳,后来破齐鲁、楚汉对峙时也嗜杀,屠城太多,其内心深处可能也自知失去民心,纵然过了江东,也如王安石所言,“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大势所趋之下,项羽已经无力回天,不如自杀。

何润东版项羽

最后,项羽念旧,有妇人之仁。其占据咸阳却不称帝,实行霸业后,却衣锦还乡返回彭城,没有一个长远的政治战略眼光。其性却偏偏有妇人之仁,好宝马美姬。在垓下被围时,虞姬美人自刎,再加上四面楚歌,使得项羽斗志逐渐丧失。到了江北岸边,其猛然想起自己率领的八千子弟,无一生还。如果自己渡江,汉军势必追杀过去,刘邦可是,“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进而导致其故里江东陷入战乱,酿成生灵涂炭。项羽觉得自己不能再让故地陷入战乱了。于是,项羽在乌江边上,演了一出自刎的千年悲剧。

张国荣版霸王别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