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有谁的墓被盗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8

在中国,掘坟盗墓行为屡禁不止,下面这些人盗墓的也多是盗名人墓

伍子胥鞭楚平王尸    

《左传》记载,公元前522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被逃吴国,发誓要报仇雪恨。

公元前506年,在孙武攻破楚国城池,成全吴王“春秋五霸”地位后,伍子胥也寻得了报仇机会。

伍子胥掘得楚平王陵,把他的尸体挖出来,用鞭子一直抽了300下才止住,此即“鞭尸三百”典故。

现代学术界还引发了“鞭尸”、“鞭坟”之争,认为伍子胥当年根本未鞭尸,仅是鞭了梁平王的陵墓。

 

项羽挖秦始皇墓

班固的《汉书》称,“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大师至其下矣。

项籍焚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羊,失火烧其藏椁。

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

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紧闭之祸,岂不哀哉。

”《史记》记载,刘邦把“掘始皇帝冢”作为项羽的一大罪过,昭示天下。

但有学者认为,项羽掘秦陵记载未必准确,郦道元在四百年后写的书不可信,因为早年史书、比较严肃的《史记》并无准确记录,而现代考古探测发现秦陵“完好无损”。

    

西汉时期广川王刘去喜欢盗墓,而且把自己王国境内的墓都挖了,且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王族墓,如魏襄王墓、晋灵公墓。

这也是小说《黄河鬼棺》中所引用的。

《鬼吹灯》中摸金校尉的来源——曹操,历史上大规模的盗墓行为都掺杂有官方性质,但设“盗掘办公室”的,最早应该是曹操。

史书中称他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门研究、执行盗墓,曹操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专业的盗墓者。

据说为了筹集军饷,曹操想到陪葬甚丰的王陵,打起盗墓的主意。

  

曹操盗得的最著名陵墓是芒砀山王墓,这里是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

此陵有北京“十三陵”4倍大,人称“天下石室第一陵”。

刘武处“文景之治”、国富民丰的年代,墓室总容积达1367立方米,与皇帝享用的规制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操亲临现场指挥取宝,仅凭这一次盗掘所得,就养活了手下全军将士3年。

刘邦和刘秀的墓 

董卓原为汉时河东太守,生性残暴。

汉武帝刘彻的茂陵被掘开,董卓是最大罪人之一。

茂陵第一盗是东汉初年农民起义军赤眉军干的,赤眉军先把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掘开,已盗走了大量财宝。

在掘开长陵陵区内刘邦皇后吕雉的墓穴时发现,吕后的尸体历经那么多年仍如刚死不久,有兵士动了邪念,竟然奸了尸。

到东汉末年,同为军饷发愁的董卓盯上了茂陵。

虽然之前已让赤眉军光顾,但吕布进去后发现陪葬品仍是堆放满地,进入后吕布为何要乱翻刘彻的棺椁?     

唐陵大部分遭盗,连武则天在内,唐朝共有21位皇帝,其中19位皇帝的陵都在汉陵以北的北山山脉一带,号“关中十八陵”(武则天与李治同陵),但其中17座都被盗掘了其中只有乾陵没有被盗掘。

而第一祸首就是唐末五代时期的节度使温韬。

宋人程大昌《考古编》中称,在盗掘乾陵时。

出现了极为反常的天象,狂风骤雨闪电雷鸣,怕遭报应的温韬被吓跑了。

  

北宋皇陵葬有北宋七位皇帝和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的迁葬陵,号称“七帝八陵”。

刘豫本为北宋臣子,后降于北金政权。

降顺变节,本已不义,合伙盗掘陵墓,则更加不义。

降金的刘豫被金国立为“大齐皇帝”,当了傀儡皇帝的刘豫学起了曹操,设了专门的盗墓机构,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有记载的官盗机构。

肥水不流外人田,刘豫还任命自己的儿子为“淘沙官”。

南宋皇陵也多被盗,盗掘南宋皇陵的是叫杨辇真珈的西域和尚(蕃僧),作为一个出家僧人,本该好好修行,但他不事佛法,毫无道行。

宋末元初人周密所著《癸辛杂识》、元末明初人陶宗仪所著《辍耕录》记录:至元二十二年九月,杨辇真珈带人到陵区,负责护陵的罗铣坚决阻止,允泽竟然抽出刀来,当场杀了罗铣。

最令人发指的是,杨辇真珈将帝、后们的骨骸全部掘出,弃之荒野。

南宋皇帝至死也无一人能回到祖陵处,反遭陵毁尸抛。

时人唐珏看不下去,召集乡人用兽骨置换收藏帝后尸骨。

史书《南宋诸陵图》记载,最后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做了一回善事,将南宋帝王的尸骨重新归葬原处,重修皇陵。

    

明万历年间,太监陈奉去湖广征收矿税,陈每到一地都劫掠行商,欺压官民,无恶不作。

陈奉盗墓歪念是受乡民盗掘李林甫之妻杨氏墓“得黄金巨万”启发,将荆州境内坟墓全都盗掘了。

巡按御史玉立贤上奏,大学士沈一贯上言,朱翊钧全都置之不理。

显陵是朱翊钧曾祖父、恭睿献皇帝朱祜杭和曾祖母蒋氏的合葬墓。

显陵规模宏大,陪葬不薄。

陈奉以开矿作掩护进行盗掘,两年后离开湖广时,运载财宝的舟船首尾相连,长达数里。

一个宦官敢盗掘当朝皇陵,当然是得到了朱翊钧的默许,为皇帝敛财,不然陈奉的荒唐行为是不可能发生的。

所以有人称,朱翊钧的定陵被发掘掉,也是一种报应。

    

清朝皇帝自顺治始,多有“盗墓”习惯,用于修筑宫殿、陵,康熙、雍正都干过拆毁明代建筑建陵的事情。

但打起前朝皇陵主意的,则只有乾隆。

乾隆盗墓对象是明“十三陵”,其公开理由却不是盗,而是颇讨 *** 喜欢的说法:修葺明皇陵,与他人的野蛮盗掘相比,乾隆的行为显得很文明。

乾隆盗墓堪称一奇,民间广为流传“乾隆盗木”的故事。

据说是乾隆因为看上了朱棣长陵恩殿的金丝楠木大柱,这才降旨修明陵的,企图将长陵大殿拆毁。

经刘墉(刘罗锅)、纪晓岚等人的劝阻,乾隆皇帝才放弃了拆长陵的念头。

但他不死心,仍命人拆毁了永陵的大殿,换下该殿的楠木,用于建设自己裕陵。

乾隆自己的裕陵后来也遭到孙殿英的盗掘,民国初年的军阀盗墓,加重了盗墓之风。

孙殿英是土匪出身,大字不识一个,战功也无,但赌技超群,盗墓时身份是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后被讥为“盗墓将军”。

当时,孙殿英以剿匪换防为名,进入清东陵搞“军事演习”,用炸药炸开慈禧的东陵、乾隆的裕陵,三天盗得宝物无数,装了30车。

仅从两个绿皮红瓤、黑子白丝“翡翠西瓜”,估价在白银500万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