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王小波在一本书里说道:假如你真正爱过书的话,你就会明白,一本在你手中待过很长时间的好书就像一张熟悉的面孔一样,永远也不会忘记。

正如读了那么多王小波,那些读过的书,使得王小波的形象逐渐在意识中立体化,每读一本书,都像是在和久别的老朋友围炉对话。

我最喜欢的是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面写的一段话,也是当时读到那段话,才更加深刻地理解“黄金时代”这个词意味着什么。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

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

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或许是一直经历着平淡和较为顺利的生活,没有那么多风浪和侵蚀,总会觉得,自己正青春,什么都不惧怕,会一直生猛下去。

也深知生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故而也做好了面对生活真相的准备。

并且始终相信,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写道: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那么,从这个层面说,王小波确实成功了。

他是一个拥有着诗意的世界和有趣的灵魂的特立独行的作家。

而这,也正是我所努力追求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生活也许宥于眼前的苟且,但书里有我想要的诗和远方。

同样,也有你想要的诗和远方。

需要你摆脱眼前的苟且去追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