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排解亲人去世的痛苦的?

5月8日,上海虹桥火车站外,60岁男子带着亡妻骨灰徒步7小时到高铁站。他表示,无论怎样都要带她回家。

第1个回答  2022-05-11

对死亡的认识:很多人曾经认为生活上有了困难就是最痛苦的,丧失至亲才知道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高度的情感失落、哀痛之余撕心裂肺的悔恨和自责。这种难以原谅的千万次的自责是真正引发永久伤害的东西,也是人一直难以摆脱的噩梦。事实上,生命是一个过程,有开始就有结束;人的一生有长有短,亲人间同行的路也有长有短;佛教云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也许人的使命就是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在体验中领悟人生真谛,离开尘世也许是生命的升华和超脱;
让时间冲淡一切。你可以内心深处苦苦挣扎和痛苦、缅怀对失去亲人的爱甚至消沉一段时间,但不要太久。整理好自己的情绪,重新投入生活和工作中去。失去的亲人希望活着的人生活得幸福快乐。 接受失去亲人的事实并学会适应逝去的亲人的环境。是希望而不是伤痛是生活的全部。生活要继续,生者的相互理解与支持是度过困难和疗伤的出路。
把失去亲人用过的物品收藏以减少“睹物思人”,换个地方可避免“触景生情”。
参加“失去亲人的QQ群” ,和“同病”的人交流而“相怜”,“流泪眼观流泪眼,得意人莫劝失意人”使自己复杂而失控的心态有所改善。 
让失去亲人“活” 在亲人们的记忆中,把其精神传扬。比如和“失去的亲人”的亲友通过QQ、空间等联系沟通,记录回忆的文字、传输失去的亲人的生前照片,给下一代讲他们的美好德行。这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来减轻痛苦;在忌日亲友共同缅怀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着手整理和记录“家谱”,家谱特有的生生不息、代代繁衍会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减轻失去亲人的痛苦。

第2个回答  2022-05-11
你是怎么排解亲人去世的痛苦的?
如果遭遇创伤,我觉得你需要弄明白三件事:你要知道该不该把你内心的痛苦说出来。如果你想说出来,你要知道该怎么说。你还要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停止哀伤。这一讲,我们就围绕这三点来讲。

第一件事

第一件事,是遇到创伤之后,该不该把自己内心的痛苦说出来?

在遭遇创伤,特别是亲人离世这样的创伤之后,每个人都要经历两个阶段:否认期和面对期。在挚爱亲朋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会在第一时间起作用,表现出来,就是人显得麻木、没有情绪,不愿意面对甚至否认死亡的发生。

在这段否认期里,你可能不愿意接受亲人离去的现实、不想跟别人表达内心的痛苦,甚至只想一个人待着。这些都是正常的哀伤反应。因为这样的心理创伤实在太痛苦,我们很难一下子就能有勇气去面对。所以你可以允许自己回避,因为这个时候你能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

你一定还记得MH370事件。2014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载有239名乘客的飞机失联。10个月后,马来西亚政府确认航班失事,机上所有乘客罹难。在事件发生后的数年内,还有很多乘客的家属都拒绝承认自己的亲人罹难,拒绝表达哀伤。因为他们害怕,如果哭出来,就相当于接受亲人已经离开的事实。好像自己不哭、不放弃,自己所爱的人还有可能回来。他们的期盼是美好的,但也正是这种期盼,让他们困在原地,使他们的生活不能更好地继续下去。

而面对期开始的标志,就是你要准备好说出来。这里的说出来,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情感的宣泄,比如在亲人离世之后,你可以在自己信任的亲朋好友的陪伴下,好好地哭一场,把你想说而没有机会对逝去的亲人说的话表达出来。而帮助你的人,只需要静静地陪伴,也许给你一个温暖的怀抱,让你可以在一小段时间当中,哭得像一个孩子一样。这个时候你不需要坚强,面对就是坚强。

另一种情况,是坦然地面对痛苦的事实。逝去的亲人不再是谈话的雷区,你可以比较平心静气地谈论他。是的,当你谈及逝去亲人的时候,你还会感到哀伤和痛苦,这种哀伤和痛苦是因为他依然活在你心中。

第二件事

不论选择充分地宣泄情感,还是坦然地面对,都是在完成这个表达的过程。但有一些情况下,我们表达内心痛苦的过程,会出现问题,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所以你要明白的第二件事,就是如果想要倾诉和表达,你该怎么做。

因为对很多人来说,创伤带来的痛苦的情绪,不能找到合适的途径去表达。在心理学上,我们把它叫作歪曲的哀伤。

歪曲的哀伤,有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是哀伤向内,一种是哀伤向外,我们分别来讲。

当哀伤的情绪指向外的时候,会表现为愤怒。我处理过一个大学生自缢的案例。这个同学原来就有比较严重的抑郁症,也因此休学在家。寒假的时候,他没有通知学校,也没有告诉父母,自己回到学校,在宿舍里自缢身亡。事发之后,他的朋友们非常愤怒,联合起来去找学校要说法。朋友们愤怒的理由是,学校是知道他患有抑郁症的,为什么他还可以在寒假期间,回到没有其他人待的宿舍里,有机会自缢身亡?但问题是,学校并不知道他回到宿舍了呀。

其实,朋友们的这种愤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愤怒,他们的愤怒,听起来似乎也不太有道理。这种愤怒是把自己失去朋友的哀伤,以愤怒和攻击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几年前,一家公司的职员们一起去做团建,结果在去的路上出了车祸,有一个人去世了。这件事情给同事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我给他们做团体心理干预的时候,很多人都表示,问题在自己身上。有人说,如果不是我提议去做团建,他就不会死。有人说,如果不是我把团建的时间选在那天,他也不会死。有人说,如果我们没有坐车,而是自己开车去做团建,他也不会死。甚至有人说,我其实有过一闪念,要不我们不去吧。如果当时说出来,这个团建不做了,他也不会死。

我们理性地去看这些表达强烈内疚感的想法,实际上,又有谁能预料到,团建会有这样的后果呢?我们常说,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来。这些强烈的内疚感,都是哀伤的另外一种表达形式。在这个时候,不应该去跟这些沉浸在哀伤中的人讲道理,简单地告诉他们这都不是你的错。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引导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哀伤和痛苦。比如说,可以举行一个缅怀、追悼的仪式,追悼会本身就是让我们有机会去处理自己的哀伤。

但也有极端的情况,有时这个离去的人,确实是因为某人的失误而死,那这就不仅仅是表达内疚或者哀伤的情绪可以解决的了。他需要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甚至于罪行,接受应有的惩罚,负应该负起的责任。然后,去治疗这件事情对他本人造成的创伤,来减轻痛苦,开始新的生活。

第三件事

走出创伤要明白的第三件事,是决定自己什么时候去结束自己的哀伤。

对亲人突然离世的人来说,哀伤的情绪是我们和他们连接的重要方式,有的人会觉得,如果我不哀伤了、不痛苦了,就意味着遗忘和背叛。

她跟朋友去参加聚会。聚会上,都是从小跟她一起长大的朋友,一个朋友把她拉到舞池一起跳舞,大概跳了一分钟,她本来感觉不错,但随后就在舞池里哭了。一开始,她不知道是为什么,以为是自己在思念丈夫。后来她发现,原来在这一分钟里,她很快乐,紧接着她立刻为自己的快乐产生了罪恶感。

其实,创伤是人生命的一部分,但它一定不是全部。我们生活中总还有光、有幸福、有喜悦,而每个人都值得拥有这些美好。所以无论经历怎样的丧失,我们都要投入新的生活。这也是那个离去了的我们所爱的人,对我们的期待。
第3个回答  2022-05-11
一个对您很重要的人去世了,您会很悲伤,会经历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亲人去世后,每个人的反应可能不同,有人会震惊,有人会悲痛,有人会感到彷徨无助,有人感到愤怒或愧疚,也有人感到孤单害怕、甚至麻木。伤痛体验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走出伤痛需要时间,随着时间逝去,人会慢慢接受亲人的去世。
  丧失了亲人,我们如何走出哀伤?
  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吃得好、休息好,坚持适量运动;
  表达自己的感受,宣泄自己的情感,想哭的时候可以哭;
  寻求支持,向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邻居、同学倾诉,看看以前的照片,谈谈去世的他;
  您可能感到生活没有了方向,可以在冰箱或家门上贴一些纸条,提醒自己今天要做些什么事情;
  将可以随时联系的亲友电话号码写在显眼的地方,当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打电话寻求帮助;
  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如短途旅游,约朋友看电影、按摩、看书、种点植物或养个容易打理的宠物;
  避免喝过多的酒或抽过多的烟;
  如果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适当帮助别人,如去当志愿者,给街上乞丐买个面包,帮助老人搬点东西;
  在丧亲的头一年里,避免做出重大生活转变(如搬家或换工作),这会让您保持安全感。
  面对丧失亲人的人,我们如何帮助他们?
  他的亲人去世了,情绪可能很糟糕,需要他人的理解与尊重。我们可以:
  主动提供帮助,询问他需要什么,然后尽力做好;
  如他想哭,不要阻止他,能够表达情绪十分重要;
  如他愿意说话,请耐心而专注的倾听,尽量不要打断;可以的话,一起谈谈去世者生前的故事;
  如他不想说话,我们可以陪伴在他身边,即使是不说话的陪伴,也是一种支持;
  将自己的联系电话写在显眼的地方,并告诉他如果需要帮助可以打电话;
  如果没有时间去看他,可以定期打电话或发短信问候---即使他没有回复。
  何时该求助精神科医生?
  如果经过自己的努力,几个月后痛苦仍未减轻;
  如果有自杀的想法;
  如果悲痛的心情严重影响了您的日常生活、学习或工作;
第4个回答  2022-05-11
亲人离去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往往会痛彻心扉,会因为长久的无法走出苦痛,而让自己的精神,身体出现问题,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故此,要想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苦,想在时间的长河中削弱我们对这个人曾经给予我们的那种眷恋,依赖,让自己慢慢习惯,适应没有他的日子,更要做好下面几件事!

1、寻找一个相对隐秘的空间,让一场泪雨缓解自己内心的痛苦。

找一个相对僻静,无他人打扰的空间,让自己痛哭一场,用眼泪来悼念逝去的亲人。虽然眼泪无法洗去痛苦,却可以缓解痛苦的程度。而情绪通过这种宣泄的方式,可以很好的梳理心情,可以让我们的内心渐渐恢复平和。才能不被痛苦所打倒。继而缓解,减弱了内心的苦痛。

2、确认亲人逝去这件事不可逆,借助各种追悼仪式怀念逝去的亲人。

人死不能复活,这是规律,是不可逆的,故此,我们要正视这件事情。继而,我们可以在家里的一个特定的地方摆放一些祭品。也可以在在生活中做一些平日里彼此都喜欢吃的食物。这样,每当我我们祭祀,享受这些食物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我们始终与对方在起义,而他只是肉身的离去,而我们的精神,灵魂永远同在。为了对方,我们也应该好好的活着。

3、整理逝去亲人生前的物品,睹物思人让自己在回忆中追思亲人的过往。

亲人去世后,会留下很多他们在世时使用的物品,而这些物品往往会勾起我们很多美好的回忆。但这些物品不易过多,长时间的保留。会睹物思人,会时常提醒你他曾经的存在,这样一来,增加了痛苦的次数始终让沉沦在痛苦中,很热容易让人恍惚。故此,我们留下一两件对我们极其有意义的物品用来纪念收藏,其他物件,仍然有利用价值的可以用来做公益。这样,他虽然人逝去了,但依然在这个世界上发挥着他的作用,这也是他生命的 一种延续。而且整理物件,也是在整理自己低落的心情。我们在整理的过程中便会与曾经的过往道别。

4、用各种事情填充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在忙碌中无闲暇去感受痛苦。

我们痛苦,是因为我们的思想总被亲人逝去这件事情所占据。若然让自己成为忙碌之人,便会让思想,行为上更加专注在当下要做的一件事情上,而在投入做事的过程,就容易遗忘因失去亲人给自己带来的痛苦。故此,失去亲人后,我们要给自己找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这样,关注点转移了,痛苦的时间便缩短。

5、用行动达成亲人生前的遗愿,以此来慰藉自己的内心那份苦痛。
亲人生前往往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会忽略,遗忘掉答应对方要做之事,或是他生前有很想做的事情没有完成。这时候,我们可以让自己把曾经忽略,忘记的事情捡拾起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亲人生前愿望。这样内心便会得到安慰。
第5个回答  2022-05-11
1、寻找一个相对隐秘的空间,让一场泪雨缓解自己内心的痛苦。

找一个相对僻静,无他人打扰的空间,让自己痛哭一场,用眼泪来悼念逝去的亲人。虽然眼泪无法洗去痛苦,却可以缓解痛苦的程度。而情绪通过这种宣泄的方式,可以很好的梳理心情,可以让我们的内心渐渐恢复平和。才能不被痛苦所打倒。继而缓解,减弱了内心的苦痛。

2、确认亲人逝去这件事不可逆,借助各种追悼仪式怀念逝去的亲人。

人死不能复活,这是规律,是不可逆的,故此,我们要正视这件事情。继而,我们可以在家里的一个特定的地方摆放一些祭品。也可以在在生活中做一些平日里彼此都喜欢吃的食物。这样,每当我我们祭祀,享受这些食物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我们始终与对方在起义,而他只是肉身的离去,而我们的精神,灵魂永远同在。为了对方,我们也应该好好的活着。

3、整理逝去亲人生前的物品,睹物思人让自己在回忆中追思亲人的过往。

亲人去世后,会留下很多他们在世时使用的物品,而这些物品往往会勾起我们很多美好的回忆。但这些物品不易过多,长时间的保留。会睹物思人,会时常提醒你他曾经的存在,这样一来,增加了痛苦的次数始终让沉沦在痛苦中,很热容易让人恍惚。故此,我们留下一两件对我们极其有意义的物品用来纪念收藏,其他物件,仍然有利用价值的可以用来做公益。这样,他虽然人逝去了,但依然在这个世界上发挥着他的作用,这也是他生命的 一种延续。而且整理物件,也是在整理自己低落的心情。我们在整理的过程中便会与曾经的过往道别。

4、用各种事情填充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在忙碌中无闲暇去感受痛苦。

我们痛苦,是因为我们的思想总被亲人逝去这件事情所占据。若然让自己成为忙碌之人,便会让思想,行为上更加专注在当下要做的一件事情上,而在投入做事的过程,就容易遗忘因失去亲人给自己带来的痛苦。故此,失去亲人后,我们要给自己找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这样,关注点转移了,痛苦的时间便缩短。

5、用行动达成亲人生前的遗愿,以此来慰藉自己的内心那份苦痛。
亲人生前往往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会忽略,遗忘掉答应对方要做之事,或是他生前有很想做的事情没有完成。这时候,我们可以让自己把曾经忽略,忘记的事情捡拾起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亲人生前愿望。这样内心便会得到安慰。

6、家人的陪伴一直在线,始终让他感受到被关心,被爱呵护。

小韶的母亲去世了,她非常伤心。有一天,她问了丈夫一个问题,他的丈夫不过是说话急迫了些,她就躲到一个屋子里哭去了。他的丈夫突然想到可能是因为丈母娘去世,她的情绪不稳定,突然变得敏感了,赶紧追过去,哄她。而她妻子的话给他触动很大:“我本来心里就不舒服,就想跟你说点话,你为什么不能和我好好说呢。我这时候,就是需要人疼,需要人关心我。”亲人离世,往往我们的内心会觉得异常孤独,情感非常脆弱,而且异常敏感多疑。不喜欢一个人待着。这时候,不仅需要家人给予高度的关注,还需要细致入微呵护与陪伴,继而让他感受到,即使有亲人离去,他也不会孤独,也依然会被人疼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