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历史对明代宗朱祁钰很不公平?

如题所述

历史对朱祁钰很公平,相对于历朝历代以藩王身份终老一生的数不胜数的皇子来说,朱祁钰要幸运多了。虽然,朱祁钰不昏庸,但也决非明主,他性格懦弱,缺乏一国之君应有的心胸,胆略,智慧,只是机缘巧合被推倒了风口浪尖。又被无情地抛弃,究其缘由,实在是自身的原因,怨不得他人。

突如其来的土木堡之变,是大明朝庭至上而下的人们都想不到的,猝不及防的变故让习惯了惯性思考的人们,一时间无所适从。

国不可一日无主,于谦等反映敏捷的大臣,马上想到这个致命的问题。于是,郕王朱祁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虽然,当时的人们有多种选择,如立朱见深为太子,大后听政。或者,朱祁钰监国,立朱见深为太子。但是,最终大臣们还是选择了拥朱祁钰为皇帝,大概人们这样做更能断绝也先的非分之想,更能杜绝外地藩王的觊觎之心,在纷乱如麻的时局中更有号召力吧。

总之,从来没有非分之想的朱祁钰被推上风口浪尖上,相较于李世民等人为了皇位所做的拼死争斗,朱祁钰的机遇无疑于是天上掉馅饼的天大好事,虽然,时间点上有点尴尬。

朱祁钰没有丁点的思想准备,他也没有自己贴心的人才储备。这一点,从他登上皇位后没有大力提拔自己人上就能看出来。其实,就是他想提恐怕也无人可提,从这种困局上来看,朱祁钰根本上就是一个庸庸无碌的平常人。

历史也给了他充足的时间来弥补这些缺陷。他做皇帝的时间有七,八年之久,这段时间,如果,朱祁钰有雄才大略的话,足够了。可惜,他没有这个能力,或者说,他没有利用好上天给予他的有利时机。

当夺门之变成功时,他还是亳无知情,可见他对朝局把握能力之差。当召集大臣上朝的钟声响起时,他的第一反映时问手下人,是否是于谦?言外之意,他认为于谦可能谋反。

于谦是什么人?于谦是帮他力挽狂澜的人,是扶他上位的人。如果这样的人都不能成为他的贴心人物,天知道朱祁钰还能依靠什么样的人。

每一个朝代的大臣中,都是鱼龙混杂的,清一色的正人君子或小人都是不可能的,关健在于皇帝的关控能力。即便是后世的文盲皇帝朱由校,也没有让魏忠贤为所欲为。朱祁钰的大臣中有曹吉祥,徐有贞这样的人物不足为奇,但是,他的控制能力太差了,不仅给了他们足够的权力,附带也让他们有了谋反的心思。于谦没有谋反的心,却得不到信任。

朱祁钰至所以有死后不能入皇陵的待遇,是因为朱祁镇的重登皇位,那么,朱祁钰有没有避免的可能呢?有,但他没有做成。这里也虽有天不假英年和子嗣凋零的遗憾,更多的原因是他的优柔寡断有莫大的关系,他太缺乏要么不做,要么把事做绝的很劲了。只是杀几个太监,砍几棵树,把朱祁镇的待遇降低,太小儿科了。

历史的风浪把一个资质平常的人,推到风口浪尖上,并非只是对他的垂青,更多的是考验和煎熬。通过了,他就名垂青史,通不过,他就入地狱。怨不得他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30
从史记中看出,明代宗不是一个昏君,他可以说是被迫上位,上位期间也在努力做出政绩。而明英宗回来后,却将他囚禁。
第2个回答  2020-12-30
历史对朱祁钰很公平,相对于历朝历代以藩王身份终老一生的数不胜数的皇子来说,朱祁钰要幸运多了。虽然,朱祁钰不昏庸,但也决非明主,他性格懦弱,缺乏一国之君应有的心胸,胆略,智慧,只是机缘巧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又被无情的抛弃,究其原由,实在是自身的原因,怨不得他人。
第3个回答  2020-12-30
因为他为了保护明朝社稷,事必亲躬,造福天下,却最后被夺取权利,死后不得入祖宗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