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森林中的糖果屋》的原文是什么?

如题所述

“把孩子们丢到森林里去吧!不然,我们都要饿死了呀!”新妈妈说。“不行,那太残忍了。”“好,那你就去找食物来呀。”

因为实在太贫穷,不得已,父亲只好答应了。

班吉尔和科兰蒂兄妹俩听了很伤心。聪明的班吉尔趁爸妈都睡了以后,偷偷的跑到院子,捡了许多小石子放在口袋里。

第二天,夫妇俩果然带他们到森林去,班吉尔便沿途丢下了许多小石子,以做为回家时认路的路标。

“你们在这里等着,我们去砍柴啊。”

兄妹俩坐在草地上玩耍,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等醒来时,天已经黑了。

科兰蒂害怕得哭了起来。班吉尔牵着哭泣的妹妹,循着小石子的记号,走回家去。

两人终于回到家来,爸爸非常高兴,但妈妈却沉着脸。

才过了几天,班吉尔又听到妈妈对爸爸说:“这次,一定要让他们回不来。”

晚上,班吉尔想去捡小石子,但门被锁上了。

第二天,也是同样的情形,班吉尔只好用面包代替小石子,沿路撒下去。没想到,面包却被鸟儿给吃个精光。

兄妹俩一直睡到半夜才醒来,班吉尔安慰着妹妹说:“没关系,面包屑会告诉我们回家的路。

”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面包屑。

“啊!怎么办呢?”

“肚子好饿呀!”

两人饿着肚子在森林里徘徊,科兰蒂禁不住又哭了起来。

“妹妹,不要哭,等天亮了,哥哥再带你回家。”

夜更深了,兄妹俩累得不知不觉的又睡着了。

不久,天亮了。

兄妹俩一醒来,就努力的寻找出路,走啊走的,突然,班吉尔的眼睛一亮,叫着说:“看!那儿有栋房子!”

他们高兴的走近一看,“哇!这房子全部是用糖果、饼干做成的呀!”

兄妹俩实在是饿坏了,忍不住飞奔过去,拆下房子忘情的吃了起来。

“啊!真好吃!”

这时,从背后传来和蔼的声音说:“是谁在啃我的房子呀?”一位贵夫人从屋里走出来。

“对不起,我们是在森林里迷路的孩子。”

贵夫人很温和的说:“噢!可怜的孩子,进来吃吧!屋子里还有许多好吃的东西。”

吃饱后,贵夫人就让他们俩人睡在漂亮又舒适的床上。兄妹俩好开心哦,不一会儿便睡着了。

“嘿嘿嘿……成功啦!”

其实,贵夫人是一个吃人的魔女变的。“嗯!男的较胖,先吃他好了。”

第二天,班吉尔就被关到一个大箱子里去。

“把这端去给你哥哥吃,养胖一些我好吃他。快去!”

科兰蒂吓得呜咽的哭着,但是,哭是没有用的。魔女又命令她做各种工作,稍一休息就骂个不停。

魔女每天都会来看班吉尔,并摸摸他的手指头看有没有胖些;但班吉尔很聪明,每次都伸出吃过的鸡骨头给他摸。

唉!吃了那么多东西,怎么都没长胖些呢?

魔女已等不及了,叫道:“科兰蒂,我不等了,你现在就去生火,我今天就要把你哥哥煮来吃了,快!快!”

魔女大声的命令科兰蒂,自己也忙着去搬了个一大锅。

“啊!哥哥就要这样被吃掉吗?”科兰蒂望着一大锅的水,伤心的想着,“早知道这样,倒不如一起死在森林里来得好些。”

科兰蒂心里焦急万分,却不知如何是好。

“你还愣在那里干什么,快去生火呀!”魔女很暴躁的喊着。

科兰蒂一边哭,一边生着火。

一会儿,魔女又叫她:“看看水开了没?”

这时,科兰蒂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好法子,或许可以救救哥哥和她。

于是,她便问魔女说:“要怎么看才知道水开了没呢?我不会呀!你自个儿看吧。”

“什么!一个女孩子竟然连水开了没都不会看,难道你在家都没煮过东西吗?”

“没有啊!”

“好吧!我自己看。”

魔女便走近锅旁,仔细的看着锅水。

趁这时候,科兰蒂便使尽全力,从后面猛撞了过去。

魔女丝毫没有防备,就这样掉到热锅里去了。

“哎呀!烫死我了。”

魔女苟延残喘几声后就死了。

科兰蒂高兴的跑去打开箱子,将班吉尔救了出来。

“哥哥,哥哥!魔女死掉了!”

“啊!真的吗?”

“嗯!真的。”科兰蒂将经过情形告诉哥哥。

兄妹俩高兴的拥抱着。班吉尔感动的说:“妹妹,你好勇敢哦!”

“不,”科兰蒂说:“哥哥你才聪明呢!”

两人高兴得到处跑。在地下室里,他们发现有个大箱子,就打开来看。

“哇!好漂亮哦!”

原来,箱子里装着满满的珠宝和金币。

班吉尔说:“我们带一些回家当作礼物吧。”

两人把珠宝和金币往口袋里塞,“好了,快回家吧。趁天还没黑之前,赶快找到出路!”班吉尔紧紧的牵着妹妹的手,走出了魔女的房子。

哇!好不容易,他们终于走出了森林,可是,一条又深又宽的河却横在面前,而更苦恼的是,河上既没有桥,岸边也没有船。

“真糟糕!怎么渡过河呢?”

“哇!看!一只大野鸭。”

河的对岸,有只大野鸭正悠闲的游着。

科兰蒂喊道:“对了,可以拜托野鸭先生呀!”

于是,两人一起叫着:“野鸭先生,拜托你载我们到对岸去,好吗?”

野鸭好像听懂他们的话似的,果然游了过来,并载他们渡过了河。

远远的,他们就看到了自己的家。

没想到那狠心的妈妈因为得了病死了。

之后与他们的父亲快乐的生活在了一起!

简介:

汉泽尔与格莱特是一个贫穷伐木工人的小孩。由于害怕食物不足,木工的妻子,也就是小孩们的继母,说服木工将小孩带到森林,并将他们遗弃。

汉泽尔与格莱特听到了他们的计划,于是他们事先收集了小石头,把石头扔在地上,这样他们就能沿小石头找到回家的路。

在他们回来后,他们的继母再度说服木工将他们丢在森林;这次,他们沿路布置的是面包屑。不幸的是,面包屑被森林中的动物吃掉了,于是汉泽尔与格莱特在森林中迷路了。

在森林中,他们发现了一个用面包做的房屋,窗户是糖果做的。房子的主人是一个老妇人,她邀请他们进去屋内并盛宴款待他们。

不过,那老妇人其实是一个坏巫婆,她建了这个房屋来引诱小孩子,这样她就可以把小孩子养肥,并宰来吃掉。

她把汉泽尔关起来,并要格莱特为她服务,并要她给汉泽尔吃很多食物把他养肥,巫婆每次都会到汉泽尔的牢房叫他把手指伸出来。

看看是否胖了起来,汉泽尔都会故意偷偷把细小的骨头拿出去,巫婆因为年纪大,视力不好,以为那些小骨头是汉泽尔的手指,已经吃那么多竟然没胖起来,巫婆再也等不及,决定直接把汉泽尔煮来吃。

当她在准备把汉泽尔煮来吃时,她要格莱特爬进炉中去确认,不过格莱特猜巫婆是要把她烤来吃,于是她骗巫婆爬进炉中,并把巫婆活活烫死。

孩子们找到并且拿走巫婆屋内所有的珠宝后,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并与他们的父亲重聚,这时孩子们的继母已经死了,从此他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扩展资料:

一、故事来历:

和糖果屋的故事类似的有一类欧洲传说。在这类传说中,孩子落入坏人手中,后来又欺骗了他们。他们落入困境通常出于无心。这和一些英雄题材的传说不同。

在那类传说中,英雄为了获得财宝,参加流血运动或者寻求荣耀主动挑战怪物或者坏人。格林兄弟是在卡塞尔附近的年轻女士Dortchen Wild那里获得这个故事的(这位女士后来成了威廉·格林的夫人),但是构成这个故事的元素几乎在整个世界都有,这使得这个故事的起源难以分辨。

这个童话的格林兄弟版本已经成了一个对于19世纪的读者而言轻松愉快的故事。然而很多批评人士认为其原始的版本可能源于中世纪的艰苦生活中由于饥荒而引起的普遍遗弃行为,起到训诫小孩的作用。

在格林兄弟的第一个版本中,没有继母这个角色,劝说父亲遗弃两个孩子的是孩子的亲生母亲。后来版本修改成继母应该是考虑了社会影响,类似于对白雪公主的修改。

在故事中,孩子的母亲或继母恰好在孩子们杀死女巫后死去。这似乎暗示母亲或继母和女巫原本是同一个角色。

在这个故事的一个俄罗斯变体中,孩子的魔鬼继母(木匠的妻子)要她的继女到森林中为她的生女借光,而她的生女是芭芭雅嘎,一种食人女巫。这个故事同样涉及到食物、饥饿,以及让孩子吃掉房子以便女巫吃孩子的情节。

二、人物形象

《格林童话》中的形象的特征鲜明,价值取向明显,表现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情弱小,歌颂善良勇敢,讽刺虚伪愚塞,鞭挞贪婪自私,符合人类社会一致的道德价值观,这种善恶观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显现出来,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与理解能力。

格林童话中所宣扬的伦理道德观,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是非观、善恶观、真伪观、道德观甚至人生现。《格林童话》寄托了人世间最美好的善,也揭示了人本身潜藏的恶。

它指引儿童进行正确的伦理选择,形成正确的善恶观,故事的完美结局为儿童构建了充满希望和理想的乌托邦。

有学者认为“在童话中,假、恶、丑虽然常常与其、善、美并存于世,并互相发生冲突,但最终的结局基本上都是正面的。

从整体上来看,童话展示的正是一个从冲突走向和谐的过程,从中看到了其对现实社会和谐伦理观的追求”,《格林童话》中非人全兽形象、半人半兽形象、人的伦理形象三个类型代表了儿童理性成熟的三个阶段。

三、作者介绍:

格林兄弟(德语:Brüder Grimm或Die Gebrüder Grimm)是雅各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和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兄弟两人的合称。

他们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民间故事和古老传说的搜集者。两人因经历相似,兴趣相近,合作研究语言学、搜集和整理民间童话与传说,故称“格林兄弟”。

他们共同整理了销量仅次于《圣经》的 ”最畅销的德文作品“——《格林童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糖果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林童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1

格林童话《森林中的糖果屋》的原文:

“把孩子们丢到森林里去吧!不然,我们都要饿死了呀!”新妈妈说。
“不行,那太残忍了。”
“好,那你就去找食物来呀。”

因为实在太贫穷,不得已,父亲只好答应了。

班吉尔和科兰蒂兄妹俩听了很伤心。聪明的班吉尔趁爸妈都睡了以后,偷偷的跑到院子,捡了许多小石子放在口袋里。

第二天,夫妇俩果然带他们到森林去,班吉尔便沿途丢下了许多小石子,以做为回家时认路的路标。

“你们在这里等着,我们去砍柴啊。”

兄妹俩坐在草地上玩耍,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等醒来时,天已经黑了。

科兰蒂害怕得哭了起来。班吉尔牵着哭泣的妹妹,循着小石子的记号,走回家去。

两人终于回到家来,爸爸非常高兴,但妈妈却沉着脸。

才过了几天,班吉尔又听到妈妈对爸爸说:“这次,一定要让他们回不来。”

晚上,班吉尔想去捡小石子,但门被锁上了。

第二天,也是同样的情形,班吉尔只好用面包代替小石子,沿路撒下去。没想到,面包却被鸟儿给吃个精光。

兄妹俩一直睡到半夜才醒来,班吉尔安慰着妹妹说:“没关系,面包屑会告诉我们回家的路。

”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面包屑。

“啊!怎么办呢?”

“肚子好饿呀!”

两人饿着肚子在森林里徘徊,科兰蒂禁不住又哭了起来。

“妹妹,不要哭,等天亮了,哥哥再带你回家。”

夜更深了,兄妹俩累得不知不觉的又睡着了。

不久,天亮了。

兄妹俩一醒来,就努力的寻找出路,走啊走的,突然,班吉尔的眼睛一亮,叫着说:“看!那儿有栋房子!”

他们高兴的走近一看,“哇!这房子全部是用糖果、饼干做成的呀!”

兄妹俩实在是饿坏了,忍不住飞奔过去,拆下房子忘情的吃了起来。

“啊!真好吃!”

这时,从背后传来和蔼的声音说:“是谁在啃我的房子呀?”一位贵夫人从屋里走出来。

“对不起,我们是在森林里迷路的孩子。”

贵夫人很温和的说:“噢!可怜的孩子,进来吃吧!屋子里还有许多好吃的东西。”

吃饱后,贵夫人就让他们俩人睡在漂亮又舒适的床上。兄妹俩好开心哦,不一会儿便睡着了。

“嘿嘿嘿……成功啦!”

其实,贵夫人是一个吃人的魔女变的。“嗯!男的较胖,先吃他好了。”

第二天,班吉尔就被关到一个大箱子里去。

“把这端去给你哥哥吃,养胖一些我好吃他。快去!”

科兰蒂吓得呜咽的哭着,但是,哭是没有用的。魔女又命令她做各种工作,稍一休息就骂个不停。

魔女每天都会来看班吉尔,并摸摸他的手指头看有没有胖些;但班吉尔很聪明,每次都伸出吃过的鸡骨头给他摸。

唉!吃了那么多东西,怎么都没长胖些呢?

魔女已等不及了,叫道:“科兰蒂,我不等了,你现在就去生火,我今天就要把你哥哥煮来吃了,快!快!”

魔女大声的命令科兰蒂,自己也忙着去搬了个一大锅。

“啊!哥哥就要这样被吃掉吗?”科兰蒂望着一大锅的水,伤心的想着,“早知道这样,倒不如一起死在森林里来得好些。”

科兰蒂心里焦急万分,却不知如何是好。

“你还愣在那里干什么,快去生火呀!”魔女很暴躁的喊着。

科兰蒂一边哭,一边生着火。

一会儿,魔女又叫她:“看看水开了没?”

这时,科兰蒂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好法子,或许可以救救哥哥和她。

于是,她便问魔女说:“要怎么看才知道水开了没呢?我不会呀!你自个儿看吧。”

“什么!一个女孩子竟然连水开了没都不会看,难道你在家都没煮过东西吗?”

“没有啊!”

“好吧!我自己看。”

魔女便走近锅旁,仔细的看着锅水。

趁这时候,科兰蒂便使尽全力,从后面猛撞了过去。

魔女丝毫没有防备,就这样掉到热锅里去了。

“哎呀!烫死我了。”

魔女苟延残喘几声后就死了。

科兰蒂高兴的跑去打开箱子,将班吉尔救了出来。

“哥哥,哥哥!魔女死掉了!”

“啊!真的吗?”

“嗯!真的。”科兰蒂将经过情形告诉哥哥。

兄妹俩高兴的拥抱着。班吉尔感动的说:“妹妹,你好勇敢哦!”

“不,”科兰蒂说:“哥哥你才聪明呢!”

两人高兴得到处跑。在地下室里,他们发现有个大箱子,就打开来看。

“哇!好漂亮哦!”

原来,箱子里装着满满的珠宝和金币。

班吉尔说:“我们带一些回家当作礼物吧。”

两人把珠宝和金币往口袋里塞,“好了,快回家吧。趁天还没黑之前,赶快找到出路!”班吉尔紧紧的牵着妹妹的手,走出了魔女的房子。

哇!好不容易,他们终于走出了森林,可是,一条又深又宽的河却横在面前,而更苦恼的是,河上既没有桥,岸边也没有船。

“真糟糕!怎么渡过河呢?”

“哇!看!一只大野鸭。”

河的对岸,有只大野鸭正悠闲的游着。

科兰蒂喊道:“对了,可以拜托野鸭先生呀!”

于是,两人一起叫着:“野鸭先生,拜托你载我们到对岸去,好吗?”

野鸭好像听懂他们的话似的,果然游了过来,并载他们渡过了河。

远远的,他们就看到了自己的家。

没想到那狠心的妈妈因为得了病死了。

之后与他们的父亲快乐的生活在了一起!

《糖果屋》出自《格林童话》,作者是德国的格林兄弟。讲述的是韩塞尔和格雷特兄妹被继母扔在大森林中,迷路的他们来到了女巫的糖果屋,被抓并差点被吃掉,但凭借机智与勇气,两人最终脱离魔掌的故事。

1812年格林童话第一集出版,包含了86篇童话故事,第二集增加了70个故事,内容不断扩充,格林兄弟生前出版(第七版)的故事集有200则,加上圣徒传说多达210则,再加上补遗就有215则。其中以《灰姑娘》、《玫瑰小姐》、《受骗的青蛙》、《雪白和玫瑰红》、《猫和老鼠交朋友》、《聪明的农家女》、《三兄弟》、《月亮》、《熊皮人》、《石竹》、《白雪公主》、《小红帽》、《睡美人》、《糖果屋》、《青蛙王子》、《渔夫和他的妻子》、《野狼和七只小羊》、《大拇指》、《勇敢的小裁缝》、《不莱梅的城市乐手》、《穿靴子的猫》较为闻名。[1] 

《格林童话》内容广泛,体裁多样,除了童话外,还有民间故事、笑话、寓言等。其中故事大致分三类:一是神魔故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玫瑰公主》、《青蛙王子》、《小矮人与老鞋匠》、《玻璃瓶中的妖怪》等,这些故事情节曲折、惊险奇异、变幻莫测。二是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拟人童话,如《猫和老鼠》、《狼与七只小山羊》、《金鸟》等,这些故事中的动物既富有人情,又具有动物特点,生动可爱。三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故事,如《快乐的汉斯》、《三兄弟》等,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勤劳质朴、幽默可爱。

作品主题

善恶观

《格林童话》蕴涵着深刻的道德主题,浓缩了19世纪朴素的善恶观。《格林童话》中的形象粗略地分为三种:非人全兽形象、半人半兽形象和人的伦理形象。儿童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三位一体,是兽类、半人半兽、人类的三位一体,而且这三类形象按时间顺序发展变化。当然凡事旨有例外,它们有时也不按时间顾序而是直接以三位一体示人。儿童身上有原始初民的影子,有动物本真的影子。格林兄弟在处理这些形象时,大都写得善恶分明,好坏黑白,一目了然,没有灰色地带,善恶好坏向两极夸张。这显然在照顾儿童的认知能力。《格林童话》的故事让儿童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故事中主人公不同的人生经历与冒险,而这些奇妙的经历正是儿童在可以独碰的日常环境中难以实现的。这些内容丰富又饱含趣味性的童话故事扩展了儿童的思维世界,在轻松愉说的阅读中总结经验教训,唤起儿童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激发儿童善恶观的形成。

《格林童话》用富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来影射善与恶,将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表达善恶观,让儿童引发对自我的追问,形成正确的善恶观。童话中对童话形象的设置和对话的建构,体现了格林兄弟对儿童的成长和人类自身的关注,《格林童话》遵循了儿童本位,重视JL童的内在需求,关注入的成长,帮助构建儿童正面的伦理观善恶观。其着眼点在于让儿童成长为真正的“人”,教人“扬善避恶”,进行正确的伦理选择。对“人”的强调、关注和尊重无疑在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中都会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思考。在物质文化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对“人”的再发现变得日益迫切,走出伊甸园太久而迷失了自我和天性的人们寻求着精神上的回归。《格林童话》对人和社会都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还原,使人远离尘嚣,回归人最本真的状态。《格林童话》童话的纯真、原型的灵性为儿童创造了一个伦理的伊甸园,具有精神启蒙和文化回归的意义。[4] 

结婚母题

结婚母题具有象征性与隐喻性特点。有关结婚的童话故事主要注重整个事件的叙述过程,尤其是英雄的冒险过程,开端、发展、结局等,而不注重其中个别人物性格的刻画。母题部分地割裂了和现实的联系,不关注现实生活的逻辑,很多故事讲得并不圆满,呈现出来的甚至只是一个片断,难以理解。因而故事中的结婚母题并非为人们提供现实的婚姻状况,它仅仅被当做故事的结局,是获得幸福达到圆满的标志。结婚母题往往表现出弃恶从善的道德意识。

《格林童话》中的童话往往是十分简单、明晰的故事,品德高尚的主人公最终以结婚作为其幸福生活的开端,歌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轮回观念,童话故事重在于教育孩子们要弃恶从善,提高道德伦理观念。在《格林童话》中,许多故事经常用主人公和反面角色的鲜明对比宋体现善恶意识,善在主人公身上体现的是他得到结婚的美好结局是由于他具有善良、乐于助人、品德高尚的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传承了基督教的传统思想一一爱人。如《林中的圣约瑟》中三女儿帮助化成平民的圣约瑟,获得了一大袋金钱而大女儿由于自私不愿帮助别人而被烁蝎和毒蛇咬死。第三是要诚实守信。诚实也是故事中人物的重要美德,这种美好的品德和善良的气质紧密结合在一起,善良的人必然诚实,不欺瞒、不好诈,即使他完全不知道面临的结果,做任何事情都要对上帝负责,否则就失去一切。《灰姑娘》中的灰姑娘得到了仙女的帮助,但要信守承诺,要在午夜12点前离开王子。如果做不到,就什么都得不到了。[5] 

艺术特色

森林意象

在《格林童话》中,主人公多受到迫害或驱赶被迫进入森林,获得栖居之所和安全的依靠,这样的意象体现在《格林童话》半数以上的篇章中,例如《灰姑娘》 《杂毛丫头》等。

守护型的森林形象在《圣母玛利亚的孩子》的故事中如是体现小姑娘由于贫困被圣母玛利亚收养,打开了禁忌之门被圣母驱赶。女孩在森林里度过了无数个夜晚她钻进枯叶堆寻求保暖,采摘野萄子和果子充饥。与其相似的还有《杂毛丫头》: “……她终于走进了一片大森林,因为很疲倦,便夺进一根空树干里,睡着了。”这个树林成为了她的另一个家,带给她的不只是物质上的充盈,更是精神绝佳的依靠。森林的神秘感源于人类对森林“未知”的探索,这种神秘印象通过童话传承了下来。《格林童话全集》对于神秘意象的表现有《苗芭姑娘》 《森林中的三个小人儿》《勇敢的小裁缝》等。

在《勇敢的小裁缝》故事中,小裁缝在森林打败了危害不法的巨人,独角兽,野猪,赢得了荣誉与半个江山。相同的奇遇在《六好汉走遍天下》和《斯默里山》等故事的森林中,神奇的人和事物层出不穷。人们无法解释森林的迷雾中闪烁的浮光掠影,也无法解读人类走进森林缘何下落不明,出此当森林意象世界在人的审美观照中涌现出来时,也必然带有了人的情感一一对森林的神秘探索。《格林童话》经过威廉·格林的多次润色,“赋予一般的东西以高尚的含义,给普通以神秘的外表,给已知以位置的价值,给有限以无限的表象”。主人公与魔幻世界得到了融合,次元性趋于统一,平行世界变戊了交叉世界。[6] 

人物形象

《格林童话》中的形象的特征鲜明,价值取向明显,表现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情弱小,歌颂善良勇敢,讽刺虚伪愚塞,鞭挞贪婪自私,符合人类社会一致的道德价值观,这种善恶观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显现出来,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与理解能力。格林童话中所宣扬的伦理道德观,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是非观、善恶观、真伪观、道德观甚至人生现。《格林童话》寄托了人世间最美好的善,也揭示了人本身潜藏的恶。它指引儿童进行正确的伦理选择,形成正确的善恶观,故事的完美结局为儿童构建了充满希望和理想的乌托邦。有学者认为“在童话中,假、恶、丑虽然常常与其、善、美并存于世,并互相发生冲突,但最终的结局基本上都是正面的。

从整体上来看,童话展示的正是一个从冲突走向和谐的过程,从中看到了其对现实社会和谐伦理观的追求”,《格林童话》中非人全兽形象、半人半兽形象、人的伦理形象三个类型代表了儿童理性成熟的三个阶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