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负担问题的现状和成因分析

如题所述

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利益和农村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从农民的角度来看,提高收入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从农村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村公益事业难以开展,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实施,这些问题都与农民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农村问题的根本在于农民的收入问题。从国民经济的整体来看,如果农民的收入上不去,农村的购买力就无法提高,扩大内需、发展经济就会受到制约。如果广大农民不能富裕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不可能最终实现。因此,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中国农民收入分配状况的现状分析
分析农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农村内部收入分配的公平状况,这可以通过农村基尼系数来反映;二是各地区农村间的收入差距,这可以通过不同地区的农村收入水平来反映;三是农村和城市收入水平的差距,这可以通过农村与城市的收入差距和城乡相对收入比率来反映。
1. 农村内部收入分配状况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收入增长速度较慢。更重要的是,这种缓慢增长所带来的好处也不是平均分配的。近年来,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大部分新增的财富实际上是被少数人所占有。目前,农村中收入最高的20%的人口拥有近50%的收入和购买力,他们的收入比最低的20%的人口高8倍以上。因此,在关注农村整体收入提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农村收入分配格局。
2. 不同地区间农村收入分配状况
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的收入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东西部收入差异上。
3. 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状况的展示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导致全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关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状况是非常必要的。
二、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原因分析
导致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农业本身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水平还不够高,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连接还不紧密,难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我国的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农村缺乏一支有效的科技队伍,缺乏一定的经济力量;三是农村的资金严重不足,大量的资金流入城市和工业企业,而农业和农村发展则严重“缺血”。
从宏观政策层面看,导致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原因最早要追溯到建国初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三、提高农民收入的意义分析
提高农民收入的社会意义要远远大于它的经济意义,即使收入分配的公平对经济的增长没有促进作用,单单是因为它的社会意义也使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去实现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