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夜追凶》里,男主兄弟俩为什么不准备一模一样两套衣服而非要现场换?

如题所述

整两套一样的早就穿帮了。

衣服的磨损程度、不可预的一些事件导致的毁损脏污和气味(鸽子拉屎、吃火锅油蘸上去了等等)都可以导致两件一样的衣服,尤其是鞋子差异很大。哥哥身边的是办案经验丰富的警察,这些细微的差异人家能发现不了?上厕所前还满身的烟味,出了厕所就没了甚至还有可能飘洗衣粉香,这啥情况?所以即便买一样的衣服不去换,那吃饭的时候还得胸前戴个兜兜,随时身上喷除味剂,提心吊胆地生怕弄脏了要换,搞成这样还更麻烦,还不如每次都换。

除此之外关是灭门案的关键人物之一,随时都处在警方监控之中。买衣服每次买两套,颜色不一样的、特别经典款的倒还好说,所有衣服都一样买两套这也非常不符合常理,结合他双胞胎弟弟是通缉犯的事实,警方不可能不做出不利于关的推断和行动。

另外,周巡天天盯着关宏峰,还时不时带队搜他家,要是有两件一摸一样的衣服该咋解释,就露馅了。他家的烧鸡比较多,都被周巡怀疑了,周巡问关宏峰你自己咋吃得了这么多,暴饮暴食啊,关宏峰说喂老虎,然后周巡趁关队不在家搜家的时候还特意去喂了老虎看看。他们兄弟两不光衣服穿一件,还牙刷用一个,吃泡面都吃同一盒。

弟弟的形象看似血肉丰满,其实大部分时间是在对比哥哥的存在。但随时接触一个个深刻的案件;周舒桐引诱犯人现身遇险,让他对警察工作方式的怀疑;看见耿叔自首对司法执法的合理性感到疑惑;绑架案中既有失误也有表现,但面对惨痛的现实意识到自己作为哥哥替代角色的责任,学着自己去破案;江州案件独自完成破案标志着他心智上的成熟。渐渐的在气质上也开始向哥哥靠近。最后学会了理解,学会了担当。弟弟的形象塑造是一个加法的过程。

而哥哥的形象展现则是一个减法的过程。学院派精英,高冷,正义感,脾气和善,异常缜密和理智,这些是他的标签。但这些外在的形象外,内心是一条隐忍、勇决乃至偏执成狂的灵魂。为能破案,不惜陷害弟弟;为能接近案卷,辞掉工作。天台上面对发现真相暴怒不已的弟弟,仅仅两句“你想怎样?”“你能怎样?”瞬间击溃对方。去支队前,把自己养的“老虎”直接给吃了,具有宗教般的献祭感,这幕可以有很多解释,比如象征自己被吞噬,或者表达对过往生活的告别,又或者是预感被裁决而表现出的决绝。

更意外的是平时不喝酒的他开始喝酒了,而且不同于弟弟喝格兰菲迪,他喝得是类似二锅头的白酒。显示出自己并非不能喝酒,而且他本是就像一杯烈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06
衣服的磨损程度、不可预的一些事件导致的毁损脏污和气味,都可以导致两件一样的衣服,尤其是鞋子差异很大。哥哥身边的是办案经验丰富的警察,这些细微的差异人家能发现不了?所以即便买一样的衣服不去换,那吃饭的时候还得胸前戴个兜兜,随时身上喷除味剂,提心吊胆地生怕弄脏了要换,搞成这样还更麻烦,还不如每次都换。
第2个回答  2021-10-06
因为如果准备一模一样的两套衣服,肯定会有能让人看出来的破绽的,所以非要现场换。
第3个回答  2021-10-06
因为这样的话是可以避免很多的不确定因素的,可以更好的作案,他们的思考是比较周全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