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喜丧”?在现在的家村办“喜丧”有什么讲究吗?

如题所述

一般指儿孙满堂,有儿有女,八十以上为喜丧。办喜丧还有一个风俗,事主家要准备很多吃饭的碗筷,汤勺给去扒干饭人拿,拿回去留给儿孙吃饭用,意思是用这碗吃饭也可长寿百岁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7
意思就是说,家里有人去世了,而死者是德高望重,福寿双全者;家族兴旺;年纪在八九十岁,这样的死者葬礼可谓喜丧。各地不相同,十里一乡风。我们当地还是按丧事来办,只是在孙辈的戴的孝上加上一小块红布。
第2个回答  2021-03-13
喜丧就是指家里的老人寿归正寝,没有遭受到病痛的折磨去世。有讲究,办喜丧的时候不可以用哀乐,要用红色喜庆的。
第3个回答  2021-01-15

所谓“喜丧”,就是要把丧事当成喜事办

所谓的“三全”,就是喜丧的基本条件和正确解释。此三个基本条件也是我们一生为之追求不懈的目标。同时也是喜丧的标准,缺一不可:

首先是“三全标准”的全福。在我国古代,所谓的“福”就是家庭人丁茂盛,知书达礼,尊老爱幼。

老人家必须生前把自己的家庭经营的“螽斯衍庆”(意思是子女很多且身体健康),人丁兴旺。老人家通过一生的努力,使自己家庭蓬勃发展,成为地方的大家族。他本身也是大家族的家长,甚至已然被后人尊称为“祖”的,可以称为全福。

其次是全寿。所谓全寿就是活得时间比较长。去世的老人家必须年龄在八、九十岁,甚至突破了百岁大关。最低也须超过“古稀”之年(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所以,全寿标准的年龄最低限是年满七十)。老人家年纪越大、越老,越符合“喜丧”关于年纪的要求。在古代“喜丧”也有称为“老喜丧”的,就是这个意思。

最后是全终。这个比较好理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得善终”,意为无惊无险、圆圆满满地结束了一生。中国的民间有一个说法,大概意思是如果死者生前总是多有善举,广做功德,于是临终就不会受到病痛的折磨,甚至能够“无疾而终、寿终正寝”地自然老死。这是人生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这一点也是“喜丧”的根本条件之一。

以上这三个条件,是成为“喜丧”的必须条件。如果只具备上述第一、二两项条件,就算已经全福、全寿了,但老人家却不是正常死亡的,比如意外的天灾人祸致死,那也是不可以算成“喜丧”的。


灵前的杂技是一定要有力度的



在符合了“喜丧”的三个标准之后,老人家的丧事就要按照“白喜事”来操办。这种习俗如今在现代化发达的城市里已经很难见到了。但是在广大的乡村,这个习俗还在被很多中国人响应着、实践者。2009年的第一天,我在陕北旅行,正好遇上了一个“喜丧”仪式,令我大开眼界。举行喜丧仪式的前几天,院子里就搭好了灵棚,在自家的堂屋里,正中间摆着老人家的遗像和灵位,遗像前面供奉着五谷、馒头、水果、糕点、白酒、香烟、鲜花等好多东西。两盏长明灯(蜡烛)在灵位的一左一右摆放着,现在科技发达了,这种场合已经不再用明火点燃的蜡烛了,取而代之的是插电的蜡烛,这样可以避免火灾隐患。

灵位前有个香炉,香炉里点着香,基本上都是自己家人敬上的和来祭拜的朋友、邻居敬上的。灵棚的地上安排有家里人在一个土瓦盆里烧纸,亲戚朋友也会来帮忙烧上一些。如果有亲戚朋友来祭拜,从邻村请来的的吹鼓手就会在一旁吹上一段唢呐,这样可以使气氛显得庄严隆重。到了“喜丧”出殡这天上午,要请专门操办丧事的戏班子来演出,有“欢送老人家”的意思。老时候的喜丧都是需要气氛多少有点开心、高兴的,因为人们觉得去世的老人家操劳了一辈子,如今终于不再辛苦操劳了,也该上天享福了,所以这是好事,是喜事。哭还能叫喜嘛,所以,必须要营造一个为老人家高兴的氛围……四里八乡来帮忙的,来吊唁的人都要安排好,事主家在旁边支起几口大灶,杀猪宰羊、烹鸡煮鹅地招待大家。

午饭后,吉时一到,孝子贤孙和相关的“工作人员”都要披上白色的孝布袍,腰里要扎上根麻绳,大家一起聚在灵棚里向老人家行礼。出殡时,将老人家的遗像放在最前面,老人家的长子率众晚辈、血亲跪于灵前,将瓦盆举过头顶,大声说“老爹(娘),您一路走好!”,然后把瓦盆用力摔碎,摔得越碎越好。这时候,有人会抬一只纸扎的公鸡走在出殡队伍的先头,取含义是“金鸡引路”。长子(或长孙)拿着白幡。一路上还要不停地撒白纸剪成的纸钱,意思是“给鬼神的买路钱”……


吹鼓手随时为来吊唁的人吹上一段哀乐


老人的长子要在灵前感谢前来吊唁的人


杂技越是吸引人,说明这家喜丧办得越好



抵达坟地之后,在长子的带领下,举行祭奠仪式和烧祭品。长子首先上香,然后按辈分依次上香。按先长后幼、先近后远的顺序。 孝子们先给自己的故人烧纸,然后将死者的衣物等烧掉,再将供品都烧掉。烧东西时,还有带来的白酒洒在衣物上,这样东西烧得快还彻底。等老人的棺材落进墓坑时,孝子们把捆在身上的麻绳解下来扔在棺材上。填土、磕头,葬礼结束。这时直系亲属可以把白花,麻衣孝带等除去,改带黑纱。


喜丧上,不放鞭炮咋能体现喜呢?


送老人出门上路了,孩子们总是要难过一下的


16个壮汉抬棺,孝子扶棺。为喜丧的老人抬棺材是讨寿的好事。


这种上好的棺材,现在可是不多见了。

虽然过不了多久,老人家的名字就或许被人遗忘,或许被别人家的孩子占去,但老人家的勤劳善良会长久铭记在后辈的亲人们心中,也许小辈们也盼望自己将来也能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喜丧。人总是要死的,根据身后的葬礼,我们不但可以看到丧主生前的生活状态及人缘。同时,我们更能了解到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的博大与发展演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