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如何从生活中积累高中作文素材(李红云)

如题所述

当代高中生作文言必称古代是一个普遍现象,他们开篇咏唱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要与李白同销万古愁,中间与杜甫、司马迁惺惺相惜,结尾看淡庭前花开花落,要与陶潜归园田居。中国古代文化是远方的一扇窗,永远亮着温暖的、让人向往依靠的灯光,但现实的路上也有美丽的、让人应接不暇的风景。我在《如何从阅读中积累高中素材》一文中曾经谈到,学生作文提笔就是李白、杜甫、屈原,是走进狭隘古代文化经典胡同的表现。杜甫有一首写冬雪的诗叫《对雪》: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安史之乱中,诗人身陷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殷浩被黜放后,就每天在家里出神得呆坐着,并且用手在空中划字,一直写的是咄咄怪事这四个字,所以这个典故后来就指人的忧愁烦闷了,在这里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我们不能让学生的作文素材库里只待着这几位愁坐正书空的古代诗人。
除了阅读积累,学生作文素材来源的第二个主要方面是他们的亲身生活体验。现在高中生作文现状是写自己真实生活、真情实感的作文越来越少。为什么呢?学校、家庭、往来路上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是否太枯燥?我们都看见了事实,但究竟是一点可写的素材都没有,还是大多时候盲目地应着上课铃声挪向教室,麻木地拖动着疲倦的身体回家,对丰富多彩的生活视而不见?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三点一线的生活有什么可写的内容吧。
首先看学校的人、事、物。我们可以给学生这样一个假设:有可能在你高一军训的时候,学校举行了一场演讲比赛,参加还是不参加?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你和你的同位都报名参加了。经过一番魔鬼似的训练,你赢来了你高中生涯的第一次胜利!就在你觉得无限风光在顶峰时,你的同位却落选了,你要如何和他相处?还有你很感谢帮助你训练的一位老师,你想如果他是你的任课老师就好了,等开学一看,他真的是你的语文老师!可是你的语文成绩却是你的弱项。你瞧,你已经在品尝人生的喜忧顺逆,高中三年,在各种活动中,在各位老师和同学那儿,你会有多少类似的欢笑和苦恼呀。生活真实地感动着你,你的真性情也会感动他人。
你也许会说,这些都太平凡了,可大作家大诗人也是在写这样平凡的生活呀。《唐诗宋词选读》里有一首初唐诗人杜审言的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诗一开头就发感慨,说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言外即谓,如果在家乡,或是当地人,则习见而不怪。中间二联写眼中所见江南物候,也寓含着心中怀念故土之情。杜审言有如此敏感的认识,也是因为他细心观察生活吧。实际上唐宋许多大诗人都对自然物候有周密而勤快的观察。杜甫诗《腊日》曰: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苏轼诗《惠崇春江晓景》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北京出版社在2005年辑录出版了我国气象学家也是文史大家竺可桢的一本小书《天道与人文》,其中有诸多介绍。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是我们写作缺素材的的苦恼。要写出好文章,不需要学竺可桢先生在校园里观测气象,可要学习作家留心生活,热爱生活,不是么?我对学生进行过为期两个星期的校园景物观察训练。学校里有条水草丛生,岸堤荒芜的不老河,同学们大多不愿意去理会它。可有一位学生留心观察了它:没有清澈见底,没有历史渊源,没有人去赞美,不老河是孤单的。再加上受到了河中水草和两岸植物的侵略,现在的它不见天日,让人嫌恶。但它并没有用干涸来表示抗议,它反而灌溉两岸植物,托起其中的水草。如果人们走过时对它嗤之以鼻,那就永远无法理解它的心情。人们不能自以为是地用外表来批评美丑善恶。如果它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成就其它生命的话,那它就是美的、善的。如果我们都能理解这种美善,那我们的心灵也一定是富足的。自然,永远在展现它无私、宽容的一面,带给人精神的慰藉。那么人呢?我们要做的是,用心感悟自然的美和善,用双手去保护这上帝带给我们的经常使我们灵魂升华的精神家园。生活与诗相结合,会加深你对生命不能承受的东西的理解。
而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眼前的人事物视而不见是不是缺乏写作素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呢?《诗经·国风》里有一篇大家耳熟能详的《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先秦的萧、艾就是我们现在寻常所见的青蒿、艾蒿。当你在校园的小河边见到它的时候,当你端午节在自家的门头上斜插它的时候,你知道么,这有着淡淡的绿、微微的香的艾蒿,就是那千年来无声无息而旺盛生长着的相思草。这时你是否会吟唱彼采萧兮。一日来不见,如三秋兮!校园的杂草丛中还生长着一种开蓝紫色小花的落叶灌木叫做荆,它往往与浑身是刺的棘纠合生长,这两种叫荆棘的植物在《诗经·国风·周南·汉广》中出现过,在你语文阅读课读过的安徒生的文章《光荣的荆棘路》中出现过,在你喜欢的小说《荆棘鸟》中出现过。那些造福人类的伟人和殉道者走过的荆棘路,就如同眼前的灌木一样斜刺丛生,秽草恶木遍侵,你的脑海里也许会回想起安徒生的一番话:历史拍着它强大的翅膀,飞过许多世纪,同时在光荣的荆棘路的这个黑暗背景上,映出许多明朗的图画,来鼓起我们的勇气,给予我们安慰,促进我们内心的平安。这条光荣的荆棘路,跟童话不同,并不在这个人世间走到一个辉煌和快乐的终点,但是它却超越时代,走向永恒。 看着这熟悉的地方的风景,你是否有写作的冲动呢?
生活不是假设,衣食住行是真实的存在,皆可入文。同学们大都觉得苏东坡很有魅力,为什么呢?苏东坡在黄州的时候总结了选猪肉,烧猪肉的十三字诀。直到今日,以东坡命名的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仍然名声颇响。车幅在《川菜杂谈》里提到有人曾评述:谈吃亦即对待现实之生活的那种气质和态度。此种气质和态度,则在无论怎样枯燥、匮乏以至窒息的境遇中,也可以生活,可吃,可弄吃,亦可变吃,而且可以吃得或谈的津津有味也。住校和同学一起吃食堂大锅菜,回家吃妈妈做的饭,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有吃咸菜就食堂免费汤的,也有同学家长把肯德基送到学校门口的,同学是否觉察到吃的酸甜苦辣呢?除了吃,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有让你热爱的么?
行走在回家的路上,站在等公交车的站台上,遇见过多少有意思的人和事呀。比如说公交站台上那位要饭的老太太,从花白蓬乱的头发,因脱落了牙齿而干瘪的嘴来看,她有六七十岁了吧。她并没有端起瓷碗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