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英歌舞有什么含义?

如题所述

英歌舞传统的舞蹈动作和艺术图形,一般有“挑槌”、“拜年”、“洗街”、“布田”、“麦穗花”、“田螺圈”、“揽槌”、“眼镜框”等。在过去,除了舞英歌外,还有唱英歌,就是在舞的过程中还要伴唱。唱词既有歌颂梁山泊英雄好汉打大名府壮举的历史内容,也有掺杂宣扬“廿四孝”等民间流传的规劝世人多行孝道的小故事及劝世良文,如:“丁兰哥,南山去牧羊。见羊儿,跪乳报恩。丁兰念母心悲伤,刻木奉祀行孝道,早晚菜饭敬亲娘……”但这种边舞边唱的做法往往因为唱而影响了舞的协调性,又妨碍了舞槌强烈节奏的速度和斩度,所以现在已经甚少有伴唱的了。
中棚
中棚的演出节目,主要是表演一些剧性较强、娱乐气氛浓郁的传统曲艺节目。其传统的完整表演节目有13个,都是以民间趣闻轶事为题材进行艺术加工编演的:第一是“佛公佛母”,由两位扮演者头戴弥勒佛面具,手执葵扇,手舞足蹈,笑容可掬地招呼观众,为中棚队伍开路,以示吉祥;第二是“洗耳恭听扬佛”,一至几人扮演和尚,手执佛尘说唱前进。唱词内容多宣扬佛教教义,宣扬因果报应;第三是否“牵猪蕸“,表演民间配种员的生计,属趣味性节目;第四层是”双摇鼓”,表演民间摇鼓货郎下乡做小日甚一日杂生意,属闹剧;第五是“农夫扶犁下地“,则反映农民一年四季劳动生活艰辛的表演唱;第六是“徐大江拖车”,取材民间传闻,反映的是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困苦处境;第七是“钓鱼”,属反映鱼人生活情趣的说唱节目;第八是“桃花过渡”。传统的斗畲歌方式,取材民间男耕女织的说唱节目;第十是“和尚戏尼姑”。属低级趣味的闹剧;第十一是“闹花灯”。由男女若干人手擎花灯,边舞边唱的娱乐性节目;第十二是“妇女卖艺”,是反映民间艺人生活的表演唱;第十三是“京城会”,是取材于民间故事的喜剧性节目。中棚十三个节目,内容丰富,需要众多的技艺双全的人才扮演。一般情况下,比较难齐全地表演全部节目,便有选择地表演其中若干个。
后棚
即英歌整体组织中的后头部队,这部分代表梁山泊起义军与民众汇合在一起,组成强大的后备力量。每人手执各类刀、枪、剑、戟,形成声势浩大的武士队伍。这支队伍,一般由象征性的十六或二十四、三十六人组成,人数没有严格的数量要求,只求偶数。这支队伍的成员,轮番上场,各自表演各式套路的武术,以表现梁山泊义士个个是英雄好汉。表演过程中,有拳术单打、对打、混合打,也有各种器械的单打、对打、混合打;拳攻腿踢,棍击枪刺,刀光剑影,真枪实打,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最后的收场节目是“打布马”。以一人扮成朝廷官员,他的半腰束挂上布制的马匹,上半身露在布马中间上面,下半身为布制马匹所掩盖,酷似骑马形状。这官员两持双锏,与手握木棍的徒步和尚进行对打,最后以朝廷命官被打败狼狈而逃作为英歌结束的活动标志。“打布马”的由来,传说有那么一段故事:清朝时期,里湖境内有一庵寺,朐曰坟头庵。庵里住着一个武艺高强的和尚,当时的知县以为这是隐患而前来清剿。可是,和尚武艺强,县太爷被打得一败涂地,狼狈而逃。后民众便把这个故事编成“打马布”,并被了展成为一个艺术程式,随在英歌后棚演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5
英歌,也称秧歌、莺歌,广泛流传于潮汕、福建、台湾等地,尤以普宁、潮阳最为盛行。它作为朝汕传统文化艺术的优秀代表,有其独特的艺术品格。英歌舞是民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很好的发掘、整理、继承抢救它,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国内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有着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英歌舞的艺术待色

英歌完整的表演程序一般分为舞蹈主体(称为“前棚”)、 地方小戏(称为“ 中棚”)、 武术表演(称为“ 后棚”)三部分,也有把地方小戏和武术表演合在一起进行(统称“后棚”)的。

(一)、独特的舞蹈主体

传统英歌的群体舞蹈,是英歌最主体部分,称为“前棚”。表演队伍人数一般为偶数,可为24人、36人、72人,最多可达108人。

1、人物、脸谱、服饰、造型:英歌表演者均作古代武士装扮,设想为水浒英雄好汉,画脸谱,模拟造型。领队者俗称头槌、二槌。一般头槌扮作“李逵”或“秦明”;二槌扮作“关胜 或“杨志”;三槌扮作“鲁智深”;四槌扮作“武松”;再往后是男扮女装的“孙二娘”、“扈三娘”;队伍前导的舞布蛇者“时迁”;司鼓者宋江。李逵戴头盔,画黑脸,挂黑须;秦明画红脸,额画八卦;关胜戴头盔,画红脸,挂红须;杨志戴头盔,画青脸;鲁智深戴头箍,穿和尚服,挂念珠;武松戴武士帽,丹红脸,倒竖眉;孙二娘、扈三娘均为女将脸谱,戴头套,披披肩,系围裙,着束口粉红服,绣花布鞋;时迁脸画黑白色蛇形,戴尖顶帽;宋江脸谱丹红英秀。除了上述表演者均按特定人物装扮造型外,其余队员均以对比鲜明的浓烈颜色重彩,头包系黄色带的头巾,着黑色或红黄色武士服,缚绑腿,着草鞋或布鞋,英气逼人,独俱特色。英歌的脸谱既有对戏剧脸谱的借鉴,又有自己的特色。经过长久流传演变,成为具有潮汕风格的民间艺术脸谱。脸谱多以黑、白、红、绿为主要色,配从青、蓝、黄等色。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2、基本动作及主要队形、图形:英歌表演队伍为一半人两手执短木槌,分一半人为左手提一双面小鼓,右手执小鼓槌,也有一些村的队伍全部执双槌。舞槌者运用手中木槌,以击槌、旋槌、甩槌、对槌背槌、抱槌、镖槌、撩槌、直插槌等;舞小鼓者以上击鼓、下击鼓和抡鼓等。两者呼应形成基本动作配合各种步伐,如提颠步、横蹉步、碎步等构成不同的舞姿动态,形成不同类型的动作,每个英歌队一般取一种类型的动作为基础。
第2个回答  2022-03-26
英歌的出现可追溯至明代中期,那时民间歌舞已很活跃,民间常用以祀神、游神、庙会或自娱。清乾隆潮州知府周硕勋《潮州府志》卷十二“风俗”载:“农者春时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人挝鼓,每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至今,英歌舞蹈中尚保留着“布田”(即插秧)的写意动作,英歌队旗仍有人标为“秧歌队”的。“秧”与“英”潮语音近,民间辗转流传,便逐步沿变为“英歌”。这是迄今有志书可查的关于秧歌(英歌)名称由来的最早文字记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发掘继承英歌舞传统艺术,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国内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有着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英歌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作为“广东文艺奥运军团”代表队之一在北京天安门表演;2012年,普宁市第二次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为广东省27个荣誉单位之一。
第3个回答  2022-03-01
英歌舞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及时雨说”,一种是秧歌说,一种是傩舞说。“及时雨说”就是在明末清初绍兴名士张岱的《陶庵梦忆》这本书中“及时雨”一节就有这样的说法。这一节里描写的是求雨的场面。张岱认为,可能是因为水浒英雄的大哥宋江绰号就叫“及时雨”。秧歌说就是说英歌舞是从山东鲁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鲁西的“柳林秧歌”脱胎来的。因为英歌与“秧歌”在潮州话里的发音是比较相似的。还有一种说法是现在的英歌是从古代的傩舞进化而来的。傩舞是一种反映宗教意识和艺术特征的形式。

英歌舞的舞蹈内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梁山伯好汉化妆卖艺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还有一个是梁山伯英雄化妆劫法场救宋江。
第4个回答  2022-03-31
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汕头、揭阳、潮州、汕尾)。英歌舞其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健壮有力,节奏强烈。舞后还有歌舞小戏,称“英歌后棚”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