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人的标准

怎样做才算是好人`?

一个好人的十条标准 1.遇到乞讨者:遇到要钱的就给他(她)点饭,遇到要饭的就给他(她)点钱。 2.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妇:让座的时候别动声色,也别大张旗鼓。站起来用身体挡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给需要的人,然后装作下车走远点。人太多实在走不远,人家向你表示谢意的时候微笑一下。 3.雨雪的时候、天冷的傍晚或者是雪天的傍晚,遇到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报纸的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能全买就全买,不能全买就买一份,反正吃什么也是吃,看什么也是看,买下来让人早点回家。 4.遇到迷路的小孩和老头老太太,能送回家送回家,不能送回家的送上车、送到派出所也行,如果有电话的替老人或小孩打个电话就走,反正你也不缺那两个电话费。 5.遇到迷路的人打听某个地址,碰巧你又知道,就主动告诉一声。别不好意思,没有人笑话你。 6.捡到钱包就找找失主,如果你实在缺钱就把现金留下。打电话告诉失主就说你在厕所里捡到的。把信用卡、身份证、驾驶执照还给人家,一般人家也不会在乎钱了。 7.遇到学生出来打工的、勤工俭学的,特别是中学生、小姑娘。她卖什么你就买点,如果她不是家庭困难,出来打工也需要勇气的,鼓励鼓励她吧。 8.遇到夜里摆地摊的,能买就多买一些,别还价,东西都不贵。家境哪怕好一点,谁会大冷天夜里摆地摊。 9.如果钱还宽裕,别养二奶,偷偷养几个贫困山区的学生。别让人家知道你是谁,要不然见面了多尴尬,多不好意思。但是你心里一定会觉得舒坦,比包二奶提心吊胆的要好得多。如果真想包也可以包一个,好事坏事一起做。人吗,本来就复杂。 10.如果时间还宽裕,而且碰巧觉得我这个人还顺眼,那就顶一下我的博客,总比去顶看了觉得上当的贴子舒服。时间宽裕不少就请把这几句话多转几个地方,毕竟好人多了咱们心里也舒坦。 补充: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按自己的良心去做就行了。 不管你怎样做,都会有人说你不是好人,就看他们的标准是什么了。其实你想到做一个真正的好人已经说明你是一个好人了 什麽是“好人”? 许多人都说做“人”很难:要应付各种各样的心思,要带上很多很多重面具,要提防明明暗暗的陷阱,要学会有技巧的讲话,要背负沉重的责任,要想方设法得到想要的东西,要承受多方面的压力,要忍耐没理由的屈辱…… 这样说来,做“好人”的标准就应该更高了吧!作小孩的时候,大人觉得听话的是好孩子;作学生了,老师觉得成绩好的是好学生;作少女呢,男孩觉得温柔规矩的就是好女孩;作妻子时,丈夫觉得勤劳贤惠的是好伴侣;作母亲后,孩子觉得体谅照顾的是好母亲;作了老人,儿女们觉得宽容理解的是好长辈。 说来说去,大多时候我们都是为别人活着,去做别人眼中的“好人” ,为的是自己心安无愧。好象很有负担,好象没有个性,失去了自己。可细想想,谁又不是这样呢?但是,人的本性又是自私的,所以会觉得好累。 我觉得,如果你付出和忍耐的对象是你爱的人或爱你的人,那么你给他们的快乐,其实就是你的快乐了;如果你付出和忍耐的对象是其他的人,你可以想一想“退一步海阔天空”,“好人有好报”之类的话,心里的疙瘩就好解的多了。 只要问心无愧,就做好你自己 补充: 1、善良但不懦弱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人为善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本条件,能力低一点没有关系,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就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境遇差一点也没有关系,只要有慈善的情怀就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关于这一点应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1)正确看待人与人之间的磨擦。人是有感情的群居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在相处过程中,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之间,免不了要相互发生各式各样的磨擦和碰撞,这种磨擦和碰撞有时会促进两个人、两个团体之间的友情,但有时候也会升级为冲突。人与人之间的磨擦既然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与其他人、其他团体有不同的见解也不必大惊小怪,而去横加指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墨、道、法、刑、名、阴阳等等,对世界、对社会、对国家治理等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但也没见哪个学派与哪个学派因为意见不同而大打出手。(2)必要的时候拒理力争。有些时候,人们之间的磨擦和碰撞,具有是非曲直、真假善恶、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而在另一些时候,那些磨擦和碰撞并不存在是非曲直真假善恶的问题,不过是碰撞的双方具有不同的观察视角、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准则而已。对于第一种摩擦和碰撞,我们“寸步不让”,一定要“讨个说法”,是应该的。比如日本军国主义不承认侵略了中国,这就涉及了是非曲直的问题,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据理力争,在战争中逝去的千万冤魂都在控诉着军国主义的暴行。对于第二种摩擦和碰撞,即便“寸步不让”地一争到底,也实在争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仔细想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摩擦,都属于这种类型。比如,一个人说“老张是小张的爸爸”,另一个人说“小张是老张的儿子”,两个人与各自的支持者便争论起来,直至拳脚相加,这实在是没有必要。 补充: 2、宽容但有原则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别人是一种胸怀。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头能跑马”赞美的就是宽容之美。只有宽容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支持。对别人的失误和冒犯揪住不放,只会增加彼此和怨恨。宽容虽然是美德,但不能对人对事一概宽容,必须要讲原则,特别是领导者,必须要做到赏罚分明。宽容但要坚持原则,应当做到以下三个方面。(1)宽容也要分清对象。大家都听过《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东郭先生是一个毫无原则的温情主义者,对狼的恶行给予宽容,狼最后想吃掉他,如果不是聪明的农夫解救了它,恐怕就要命丧狼嘴了。宽容必须分清对象,因为对敌人的宽容换来的是敌人更加的肆无忌惮,对朋友亲人的宽容换来的是更多的友谊和温情。宽容的对象应该是朋友、亲人、师长等自己熟知的人而不是敌人,朋友、亲人或师长一般是不会因为利益原因而作出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即使有也是可以原谅的,因为他们和敌人最大的区别就是除了利益之外还有温情。对敌人是不能宽容的。二战期间纳粹屠杀了数百万犹太人,今天不管那些战犯躲到哪儿,哪怕昔日的刽子手已经白发苍苍,只要上了以色列的名单,也要抓回以色列受审直至送上绞架。(2)容忍别人的缺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过分苛求别人的完美是不应该的。明朝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宽容别人的缺点,常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国际旅馆业大王希尔顿对犯错误的部下总是习惯地说:“有错误就表示一种进步,表示你正在努力地工作,只有什么事都不做的人才能完全避免错误(相飞注:其实不做事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呵呵)。”(3)宽容不等于纵容。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家庭、同事或朋友之间的和谐,在某种时刻,选择委屈的认同或是沉默,宽容一些人的缺点,但绝不能把这样的宽容变成一种没有原则与底线的习惯,变成对不宜行为的纵容。宽容是美德,而纵容是犯罪,宽容的结果是获得美好的情感,而纵容的结果往往是自食恶果。二战初期的英国首相张伯伦,顽固推行“绥靖政策”,对纳粹吞并奥地利、进攻捷克等军事行动一再纵容,最后自食其果,不得不对德宣战。 补充: 3、勇敢而不鲁莽好人是勇敢的,但不会不讲方法、不讲策略地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相飞注:当下有人怕做好人,也怕被人认为是好人,以为好人就是老实人,老实人就是没用的人。呵呵,可笑至极!)。好人对于恶人恶行极为愤慨,他们会挺身而出,会解救身处困境中的人,在自己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也会选择一种恰当的方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勇敢意味着付出,有时是金钱,有时是地位,有时是名誉,有时甚至是生命。勇敢的基础是胆识,先有识,对人对事对前途对命运的独特的见解,然后产生“胆”。太胆小是懦弱,太胆大是鲁莽,勇敢是适得其中。勇敢不是不顾一切,就像冬天从不凋谢的松树,四季常青。勇敢无所谓大小,凡是追求进步追求真理追求正义的行为都是勇敢的行为。战场上冲锋陷阵奋不顾身的战士是勇敢者,在事业中开拓进取与困难作不懈斗争的人是勇敢者,在成长里与自己的阻碍进步的观念欲望进行坚决斗争的人是勇敢者。 4、孝顺但不一味顺从 中国人是最讲孝顺的,“百善孝为先”,你对其他人再好,不孝敬父母也不是一个好人,反过来说,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顺的人,也不会成为一个好人。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什么是孝?古代讲“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春秋时齐国有个叫易牙的人,把自己的孩子蒸了献给了桓公吃,孩子只是父母的私人物品。现在的孝顺不是这个概念了,但孝顺是做好“人”必须具备的品德。但必须强调一点:行孝要及时。父母在世的时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们颐养天年,死了再盛大的葬礼也无法抵消在世时对父母的不孝。古时有句话说的好:爱日以承欢,莫待丁兰刻木祀;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亲存。丁兰是谁?汉代有名的孝子,年幼时父母双亡,他想孝敬、侍奉老人,就刻木为像,每天侍奉如双亲在世一样。父母去世了,杀再大的牛去祭奠他们的坟墓,还不如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好侍奉呢。此外,还要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因为生活的时代和经历不同,有代沟在所难免。遇到沟通困难这种情况,不要一味与父母吹胡子瞪眼睛,可以先放置一段时间,或者找比较开通的亲属去做他们的工作。 补充: 5、诚实守信却不固执诚实是什么?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是什么?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古人说“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充分说明了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种美德在当今社会更应发扬光大,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就要奉公守法,忠诚老实;在工作和学习上,就要专心致志,认真踏实,实事求是;在与人交往中,就要是以诚待人,互相信赖。一诺千金这个成语典故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因他在项羽军中做将领,刘邦当了皇帝后,赏黄金千两抓捕他,因他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帮助,后来刘邦不但赦免了他,而且还封了官职给他。承诺很美,很容易让人感动,也很容易让人陶醉。每个拥有承诺的人,都觉得有了盼头,觉得拥有了全世界。可一旦违背承诺以后,对拥有承诺的人会造成多大的伤害,这恐怕少有人想过。不能遵守承诺,就不要轻易许诺,许下承诺,就要竭尽全力去遵守承诺,如果真的由于某些原因未能遵守,也要向拥有这一承诺的人做个解释,不能不了了之。对群众提出的一些要求,我们中有些领导也喜欢承诺,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表示在哪天哪个时刻以前一定解决,但承诺完以后,就忘到脖子后头,群众找上门来就以各种理由推拖,久而久之,失去的不仅是自己对群众中的威信,甚至使整个政府部门失信于民。因此,违背承诺的人,是可恶的,能够做到“一诺千金”的人,是让所有人尊重的。如果不能确定一件事情是否能够成功解决,就不要轻易作出承诺,一旦承诺不能实现,在对拥有承诺的人造成伤害的同时,也有损于自己的形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22
第一,要做诚实的人。不久前,我遇到两件事情,使我很不平静。一件是我院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带着一封倍加称赞的推荐信去我的母校上海同济大学同济医院就职。但他工作甚差,表现不好,一查询那封推荐信是假的,是他自己写的。当然,他也就此被辞退。另一件是某院的一位医生,在德国进修后写了一篇论文,去年在我院院刊(英文版)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他本人,另两位是德国人(导师及一位医生)。由于投稿时附有两封这两位德国人的信,同意发表,当然,我院院刊编辑部就刊出了。今年,被这两位德国作者发现,不同意他发表此论文,因为研究工作不是他一个人做的。我们再查询,发现这两封德国作者同意发表的信是假的,是他自己写的,并代签名。现在德国作者坚持要他以英文、德文两种文字在我院院刊(英文版)公开道歉,并要求取消此论文。中国有句老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了不诚实的事,迟早会出问题。我一直认为,最老实、最诚实的人,是最聪明的人。 第二,要做谦虚的人。有的人从国外回来或获得了博士学位,我相信他在某个专业的某个领域做了很多有成效的工作。但他在其他方面缺少知识,还需要多多请教别人,比如说临床处理病人方面。孔夫子有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还有句话:“不耻下问”。我已89岁了,对计算机、纳米技术、细胞因子、基因等新技术、新理论都不太懂了,我总是请教我的研究生,我并没有因此掉面子,相反,他们更加尊重我。现在,有的年轻人学成回国,有点不愉快或目的未达到,就拿架子,甚至扬言要走人,这是极不可取的。做了一个外科医生,或获得了一个博士学位,不要以为高人一等。想一想,一个司机、一个电工,如果他有机会学医,也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外科医生。 第三,要尊重他人,尊敬老师。尊重人是相互的,要想别人尊重你,你就必须先尊重别人。要尊敬老师,理由很简单,因为每个人都要老的。你不尊敬你的老师,等你老了,你的学生也不会尊敬你。韦加宁医生在他写的《最重要的是做人》文中说:每一个医生都有他光辉灿烂的事业顶峰,也都会有他衰老退休的时期。如何对待退休的老师?他们已无力和你争什么,至少在你的心底,应该给他留一块尊重的领地。这句话是何等深刻!何等高尚! 第四,要做能容人的人。要团结人,要能原谅别人不足的地方。要胸襟开阔,与人为善,特别是做了一个科室领导或上级医生,更要注意做到这一点。
第2个回答  2019-07-31
好人没有标准。有标准的是道德跟良知.我很赞同,在你眼里他是好人,在别人眼里却未必。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好人坏人更如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