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首都一直都是北京吗?

我看《南京南京》这个电影里面说“1937年11月12日,上海被日军占领,日本军队的下一个目标,中国的首都,南京。。 这是什么情况,中国的首都曾经是南京吗??谁知道,我想了解。

中国的首都不都是北京。并且,北京在历史上也不叫“北京”。
作为大一统的“中国”,首次将首都设在北京的是元朝,当时叫“大都”。
明朝建立后,将首都设在应天府(即后来的南京),外族政权(蒙古族建的元朝)被平定后,朱元璋将“大都”改名为“北平”,含义是“北方平定”。
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没当皇帝之前是“燕王”,封地就在北平府,他认为北平地理位置比当时的首都应天府更好,打算迁都。迁都的过程是很长的,期间出现了两个首都,由于它们的位置一南一北,所以,北平叫北京,应天叫南京。北京、南京的名称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清朝沿袭了明朝,以北京为首都。
民国时期,首都设在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成立,首都设在北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8
南京,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是长三角地区及华东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拥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约2500年的建城史,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和历史文化名城。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南京是几朝古都
"六朝"是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合称,故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今位于长江路的六朝博物馆保留有建康城遗址。六朝建康城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明之正朔。"十代"是指以南京为政治中心的十个朝代。除了六朝以外,后面的四个一直存在历史争议。明朝政权到永乐十九年迁都,太平天国是农民政权并非正统,有些为偏都,有些为地方政权,包括中华民国曾被认为反革命政权不为一些专家学者所承认。
第2个回答  2020-09-28
定都,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各个政权的头等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领导班子也为定都做过深入探讨和辩论。中国的古都很多,沿海的发达城市也不少,当时被提名的候选城市很多,西安、南京、上海、延安、天津等都在其列。

但这场诸多历史名城与发达城市的角逐,最终被北京摘下桂冠。各城市有何优劣?北京凭什么脱颖而出?这要从天时、地利、人和讲起。

名城角逐大会,各城优劣大比拼

在建国初的定都讨论会上,许多城市都被提上候选。南方有上海、南京,中部有西安、洛阳、延安,北方有北京、天津、哈尔滨。从中国古来最重视的风水,到群众支持基础,每个城市都有其优势,但也都不乏劣势。

上海自古就是通商口岸,城市高度发达,十分富裕,交通便利,外事往来繁多,以经济和交通角度出发,上海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上海在地利、人和上都有明显劣势。从地势上看,当时的国外侵略都由海上霸权国家发起,沿海城市直面坚船利炮,没有战略纵深,易攻难守,太容易沦陷。

从群众基础看,上海领馆遍布,长期被国外势力笼罩,而且上海滩各方势力鱼龙混杂,很难收拢。这两个致命问题导致上海直接被排除。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有名誉和历史优势。

但细去看,定都南京的朝代是东吴、东晋、南宋、南唐、齐、陈、明等,还包括太平天国和民国,大都是动乱时代。从风水学角度去看,并不是个上佳之选。

因此,南京也被排除了。洛阳是中国文明发源地之一,做了13朝古都,但都在隋唐之前。失去首都光环后,洛阳兴旺不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已有千年空白期,基础设施、城市风貌和人口经济都已经完全不足以支撑首都之势。

而从地势上来看,洛阳虽然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但由于紧邻洛水,时常发生水灾。为此,洛阳也被排除了。延安作为革命根据地,红军的大本营,无疑有着最广泛坚实的群众基础,许多领导人对延安也怀有深刻的情怀。

但延安条件的艰苦世人皆知,交通不便,经济贫困,设施落后,这些都是首都树立威信、发挥调度作用的障碍,因此延安也被排除了。

天津、哈尔滨交通便捷,通商早,有工业基础,方便协调当时资源丰富的东北一带,而且很早就解放了,地处东北边陲使得这个城市没有大规模卷入暗战,群众基础较好。但过于偏僻的位置也是弊端,想从这里调度全国极其吃力,而且又是与苏联相交的门户之地,攻守不便。

为此,天津和哈尔滨也被排除掉了。最终,被考虑最多的只剩下北京和西安,甚至一直有两城胜负仅一票之差的说法。

伯仲之争,西安之败是意料之中

西安是秦、汉、隋、唐等多个朝代的都城,古迹遍布,坐拥秦始皇兵马俑、大明宫、长安宫之盛,气象浩然宏远,文化繁茂,有潼关做天险,有黄河拱卫,是真正的大朝龙脉所在,在风水学和名誉上有很大优势。

但西安的光辉史跟洛阳类似,都太古早了,近千年的空白期难免让城市光环暗淡了一些。西安交通还算便捷,但离当时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都比较远,不利于全国性调度和控制,四周地区又都比较落后,发展迟滞,无法与北京相比。

特殊的历史身份给了西安荣耀,也给西安搅起不少是非。作为最负盛名的古都和疆域中心,西安被各方势力视为必争之地。日军入侵时对西安强攻数年,从风陵渡、陕北、河南等多地发起攻击。

为此,委员长在西安设剿匪司令部,八路军在陕西设立根据地跨河入局,委员长为阻截日军火速蔓延的攻势下令炸开了黄河大提花原河口,以城市洪涝为代价守城,杨虎城陕军英勇跳黄河对抗日军。

在殊死抵抗下,日军难以陆军攻入,派了大量轰炸机对城市进行轰炸,最终又是武力解放的,虽然城市免受攻占,但最终受到了不小破坏,遗留下不少断壁残垣。从时局看,为抗战,国军在西安设立了司令部,还调去了东北军,国军在西安战斗英勇,牺牲很大,又驻军多年,在当地有一定民众基础。

西安事变时,小六子扣下委员长,国共在这里经历了近半个月的明暗交锋才达成和解。这个交汇了各方势力和知名大事件的城市隐隐散发着一种动荡的危险气息,最终难敌和平解放的北平。

定都北京,是时势所致,也是“蓄谋已久”

北京作为离近现代最近的元、明、清三代首都,积累了大量代表王权的古建筑和机关大院,自古被视为龙脉所在,从气场上足以压倒全国。从经济上看,北京是被和平解放的,财物损毁很小,城里的建筑几乎未受到战争破坏,能为新政府提供现成的办事处,剩下大笔经济开销,这对清苦的当局来说是再好没有的选择。

从群众基础上看,北京的清北高校是革命人才的摇篮,大量爱国文人志士在北京辗转多年,革命风气在青年中间高涨,而且本地民众也习惯了首都子民的身份,对政权适应度很高。

从地理位置看,北京正处于中国这只“大公鸡”的咽喉要害,向北有内蒙为屏障,向东可统管东北,做了几百年首都,已形成了完善的交通网络,向西南辐射也便捷,唯一不足是离渤海湾太近,好在有山东、辽宁拱卫,而被日军占领多年的东北地区又急需政治定海神针,种种因素考量下来,北京无疑是首都最合适的选择。

事实上,定都北京不是临时决定,1948年解放军攻打太原时就已经被领导集团列入考量名单。当时委员长在南方依靠资本家立足,我党决定在北方团结群众,故都北平无疑是不二之选。

有了这个共识,当年12月,聂荣臻与罗荣桓等中央代表商议不对北平动武,尽全力保护城市,受到广泛支持。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2月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伟人宣布定都北平。城市的兴衰与社会的发展一样,有着不可预测的变数与节奏,旧都的命数了断于历史中,新都的繁盛之势尚且兴盛。

北京被设立新中国的都城,既因为其硬件满足当时需要,也因为它对于近代中国和中国人民意义重大。清从这里覆灭,耻辱在这里升起,新中国也在这里成立,荣耀在这里找回。天时、地利、人和,促成了北京的都城宿命,稳住了国脉风水。
第3个回答  2021-01-26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第4个回答  2020-09-28
没有,中国的首都在民国时期是在南京的,还有历史上很长时间中国的首都都是长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