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税法把增值税的纳税人划分为两类——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划分标准是什么?非常感谢,急啊

如题所述

我国将增值税纳税人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类。划分依据主要是纳税人的会计核算是否健全,是否能够提供准确的税务资料以及企业规模的大小。

一般来说,只要你满足以下条件的话,税局就认定你是一般纳税人的了,不管你的会计核算是否健全。
满足以下条件,经税局核准认定后,企业即具备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
(一)申请人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均应申请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1、年应税销售额达到或超过以下标准:
(1)工业纳税人(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
(2)商业纳税人(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上。
2、持有盐业批发许可证并从事盐业批发的纳税人。
3、免征增值税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
4、从事成品油销售的加油站。
5、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标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9-24
按增值税原理处理增值税业务的,称为一般纳税人。
因各种原因不能按增值税原理处理的,采取简易方式计算增值税的,称为小规模纳税人。
目前,凡连续12个月营业额(销售额),商业企业超过80万元,制造业企业超过50万元,营改增的服务业企业超过500万元,必须申请为一般纳税人,没有超过此标准的,可不申请为一般纳税人(即小规模纳税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