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哪些佛经讲解苦,和如何渡苦的?谢谢。

如题所述

佛教以苦、集、灭、道为四圣谛。又称四谛。为 释迦牟尼 最初说教的内容,是佛教基本教义之一。苦为生老病死等;集为妄心能生起种种惑业,感招苦果;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道为八正道等,以能通于涅槃。
《涅槃经·圣行品二》:“又有圣行所谓四圣谛,苦、集、灭、道,是名四圣谛。 迦叶 ,苦者逼迫相;集者能生长相;灭者寂灭相;道者大乘相。”
佛教以苦、集、灭、道为四圣谛。又称四谛。为 释迦牟尼 最初说教的内容,是佛教基本教义之一。苦为生老病死等;集为妄心能生起种种惑业,感招苦果;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道为八正道等,以能通于涅槃。
《华严经 四圣谛品》中,列有种种不同的名称,目的为“随众生心,适令调伏”。因为众生根基各个不同,有利亦有钝,因此施教的内容方法亦有所不同。譬喻对一个小学程度的人,对其讲大学课程的理论,等如对牛弹琴,根本不能明白你所讲的道理。“四圣谛”就是觉悟者说出其所证、所知的真实原理。通称为苦、集、灭、道,依此法门而修,成就其道业者,称为“声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22
逼恼身心为苦。
苦的名相,包括:三苦、四苦、五苦、八苦。

一、三苦:苦苦、坏苦、行苦,为苦的性质。
苦苦:由苦事而生苦恼;
坏苦:由乐事而生苦恼;
行苦:由一切法迁流无常而生苦恼。

此外,唯识宗将苦谛四行相中之苦,分为所取苦、事相苦、和合苦等三类苦。
所取苦,於遍计所执性上,执持实我、实法,遂於能取之心感苦。
事相苦,於依他起性上,见苦苦、坏苦、行苦等三相。
和合苦,於圆成实性上取苦之义,即真如与一切有漏有为之苦相和合,故称苦,然其体实无。

二、四苦、五苦、八苦,是将苦相浓缩或开展而说。
四苦:生、老、病、死苦。
五苦:生老病死(即合四苦为一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苦。
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苦,即将五苦开展而说。

三、每本经,都可以度苦。
佛说法四十九年,经典不胜枚举。
苦,在阿含部类谈得最多。
到了法华部类,有学无学都得授记,而湼槃部类,也都清净解脱了。

因此,只能慢慢等接触佛法,寻找适合自己的法门。
建议从最常见的心经、金刚经、药师经、阿弥陀经、普门品先读。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後,再一门深入。

祝心开意解~
第2个回答  2016-01-22
啥意思 具体说明一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