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闻之若此 之的意思?

如题所述

“之”的意思是作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处:春秋·吕不韦《穿井得一人》

选段: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扩展资料:

丁家挖了一口井,告诉别人说:“吾穿井得一人”,原意是说挖了一口井,就等于省了一个劳力,但此言几经传播,就变成了“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仅仅是一句话,几经辗转传说,就湮没了真相,倘若是一件更为复杂的事情,那还不知要传成什么样子,可见人言传播之可畏。

也许,造成传闻之失实,大多是出于人们的无意,但是,很多时候,却是出于别有用心,传言者故意加进了某些虚构成分,添油加酱,以至于使原貌面目全非,这样传言也就成了谣言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2

“求闻之若此”中的“之”, 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语出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慎行览•察传•穿井得人》,全句是:“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像这样听传闻,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

“取消句子独立性”,就是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虚词"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表明它并不是独立的完整的句子。

通常来说一个主谓短语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句子,但在文言文中主谓短语充当句子成分的时候,当“之”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时候,之的用法即为取消句子独立性。 如:臣之壮也 若为“臣壮”则是我年轻力壮,是主谓结构,可独立成句;但文中“臣之壮也”,为我壮年的时候,此时它只是作为一句话中的状语出现,不能独立成句了。

第2个回答  2020-12-05

“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一、之的释义

1、往。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

4、指示代词。这;那。

二、组词

致之、宜之、之一、之后、之前等。

扩展资料:

一、致之 [ zhì zhī ] 

使达到。引申为召致之致。

二、宜之 [ yí zhī ] 

恰当地。

三、之一 [ zhī yī ] 

一定范围内的数量或事物中的一个。

四、之后 [ zhī hòu ] 

单独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后。

五、之前 [ zhī qián ] 

多指时间,少指处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05

此句中“之”的用法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该字其他含义如下:

拼音:zhī

释义: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笔画: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之后

[zhī hòu] 

单独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后:~,他们又提出了具体的计划。

2、总之

[zǒng zhī] 

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政治、文化、科学、艺术,~,一切上层建筑都是跟社会的经济基础分不开的。你爱唱歌,我爱下棋,他爱打乒乓球,~,都有个人的爱好。

3、兼之

[jiān zhī] 

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加以。

4、之子

[zhī zǐ] 

这个人。

5、之江

[zhī jiāng] 

谓江流之曲折如“之”字者。如古浙江及今钱塘江下游闻家堰至闸口一段即有此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2-12

【原文】闻之若此 

【试解析】听到他原来这样

“之”zhī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往,到:“吾欲之南海”。

(摘自《汉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