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体作用和学生的主导作用是什么原则

如题所述

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借鉴国外的先进思想,大胆地发出“以人为本”的呼声,在教育领域则主张“以学生为本”。这原是一种教育进步、良性发展的表现,但遗憾的是,有的同仁却走向“极端”,进而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它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水火不相容,是彼此互为否定的。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强调创新、变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知识传授。这给教学效果一向“少、慢、差、费”的语文学科,带来了一次绝佳的发展机遇。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强调自主探究,突出了开放意识、民主意识,学生自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表现欲都被激发出来。“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得到了初步而有效的改变。然而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在展示出一片曙光的同时,也给人留下一分忧虑:学生活动成为一种时尚,文本尚未充分解读,便“左邻右舍”或几个学生合围而坐,展开讨论,还有当堂辩论,动作演示,声乐熏染等等,课堂变得热热闹闹起来。热闹之余,不禁令人深思:这种过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而忽略教师主导性,甚至否定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这应该是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吗?不是,断然不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满堂闹”的状况,是我们对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的认识和做法出现了偏差,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 学生主体地位过分突出

1、 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片面追求自主探究

不少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迷惑、偏差,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绝对化的倾向,不是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学习方式,而是让教学内容来迎合学习方式。一些学生自主学习陷入困境,对新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及拓展更是束手无策,学习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其实,在教学生没有知识经验基础的课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不能不顾及学生实际为探究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