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期货的发展史

如题所述

1590年 荷 兰 显微镜
1827年 英 国 眼镜玻璃
1875年 法 国 钢化玻璃
1903年 美 国 圆筒法制造窗平板玻璃
1916年 比利时 弗克法(引上)生产窗平板玻璃
1918年 德 国 压延法生产窗平板玻璃
1925年 美 国 匹兹堡(无槽引上)法生产窗平板玻璃
1959年 英 国 皮尔金顿浮法成型工艺
1971年 中 国 洛阳浮法工艺
1974年 美 国 宽流槽浮法成型工艺
14世纪末,郑和出使东罗马帝国时,携工匠回国,在广州用手工吹泡摊平法生产平板玻璃;
1906年国人从国外购买设备、材料,用半机械的吹筒摊平法先后在山东博山、江苏宿迁、湖北武昌和汉口建成了平板玻璃厂;
1922年,民族资本家周学熙在秦皇岛引进佛克法有槽引上工艺建设了我国也是亚洲、乃至远东地区第一条机制平板玻璃生产线,1924年投产。之后我国相继在大连、沈阳也建成了佛克法生产线;
1949年,我国仅有秦皇岛、大连、沈阳三个地区生产平板玻璃,年产量92万重量箱。 我国从1953年开始自行设计、研究开发、自行制造设备的历程,相继建成了洛阳、株洲、昆明、蚌埠、杭州、厦门、宿迁、兰州等有槽引上法玻璃厂,并先后试 验成功无槽引上工艺、浅池平拉工艺,建设了秦皇岛、上海、太原无槽引上和一大批小平拉生产线。
1978年,我国平板玻璃总产量达到1784万重量箱,约是1949年的19倍,平均年增长率10.8%。
我国浮法工艺技术的研发,先后经历了试验室试验阶段(1963~1967年);半工业试验阶段(1967~1971年),在株洲玻璃厂将压延玻璃生 产线改为浮法,进行半工业试验;工业试验阶段(1971~1981年),在洛阳玻璃厂将压延生产线改为浮法,进行工业性试验,历经10年时间,4次改 造,1981年通过国家鉴定,命名为中国洛阳浮法玻璃工艺。1981年以后进入了推广应用和发展提高阶段,从此,我国平板玻璃工业的面貌为之一新,浮法技 术所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玻璃工业的主体。加工玻璃机械在加工玻璃行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完成了从引进为主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设计制造的过 程,并得到了快速推广应用,国产设备基本上满足了玻璃深加工行业的需求。目前,80%以上的企业实现了设备国产化。
20世纪,世界平板玻璃生产技术有过两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发明了垂直引上技术,由手工间歇作业进入机械化连续生产;第二次是浮法工艺试验成功,使 生产进入高质量、高效率的自动化大生产阶段。我国1924年建成第一家机械成型玻璃厂,直至上世纪80年代之前均以这种工艺为主;1981年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中国洛阳浮法玻璃工艺通过国家鉴定,并不断完善提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