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 幸福无非四件事 出自哪里

如题所述

幸福无非四件事 ,只是林语堂的语录,并没有说明出自具体哪里。

他说,幸福人生,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一、一个人倘若居无定所,抑或寄人篱下,所睡之床,便不能冠以“自家”之称,自然也就谈不上高枕无忧了。想想人生大半时光几乎都要在床上度过,而这床恰恰又不是自家的,岂不悲催之至。

再者,还有人即使睡在自家床上,但梦境甚至心境却常在别处,如此魂不守舍,自然也难言幸福。因此,一个人要做到身在、心在、梦也在,惟有这样的睡在自家床上,才能够不但高枕无忧,而且还会做梦笑醒。

二、举凡一日三餐都能吃到父母所做饭菜的情景,大抵都在儿时,而人生真正意义上最快乐的时光,亦莫过童年。

假如成年,尤其自己也有了儿女后,还能常常吃到父母做的饭菜,那就不仅仅是小口福,而是大幸福了。试想,这时的父母还能下厨为儿女熬汤煮粥,首先说明身体是基本无恙的,子欲养而双亲恰巧健在,何况在这个世界上最熟知你味蕾的,又非他们莫属。

三、其实听爱人讲情话,原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现实中,往往有好多人也的确很享受爱人在他的耳畔呢喃,可这个爱人却不一定是那个与他朝夕相处的枕边人,而是他心里偷偷爱着的那个人。

爱人本是两粒团聚在人间的尘埃,让家生起烟火。所谓烟火就是你洗菜我淘米,你熬汤我切菜,日子虽然琐碎,锅碗瓢盆交响曲里流淌出来的却是恩爱的音符,而这音符,就是爱人之间最幸福的情话。

四、跟孩子做游戏。做到这一条的前提是你人生境遇不管好坏,都必须要葆有一颗童心,你只有以一个孩子的姿态跟孩子玩耍,也才可以真正体会到那种游戏的乐趣。

林语堂以为,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

扩展资料:

散文创作

林语堂散文所涉领域极广。他认为理想的散文“乃得语言自然节奏之散文,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情感,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如与高僧谈禅,如与名士谈心,似连贯而未尝有痕迹,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欲罢不能,欲删不得,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 

(见《小品文之遗绪》)从他创造性地将西方的humour译成“幽默”始,一直到晚年自诩为道家精神,林语堂始终保持这种谈话风的艺术范式,并以闲适幽默为格调、性灵超远为立场。

林语堂的散文半雅半俗,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往往以一种超脱与悠闲的心境来旁观世情,用平淡的话语去赞扬美文,这样便形成一种庄谐并用、私房娓语式的闲适笔调。

他的文字自然流畅,幽默而不荒唐,自有意趣。不过有时轻松过度,少了一份厚重。林语堂的这种风格同他对文字的见解有关。

他认为:“世上有两个文字矿:一个是老矿,一个是新矿。老矿在书中,新矿在普通人的语言中。次等的艺术家都从老矿中去掘取材料,惟有高等的艺术家则会从新矿中取掘取材料。”

林语堂的文风有别于左翼作家所主张之战斗的文风,而是站在高于现实处,以自由主义精神写“热心冷眼看人间”的智慧文章。

他的文章虽也讲要直面人生,不过并不缀以惨淡的笔墨;也讲改造国民性,但并不攻击任何对象,他以观者的姿态把世间纷繁视为一出戏,书写其滑稽可笑处,进而追求一种心灵的启悟,以达到冲淡的心境为最上乘。

他最终也没能听取鲁迅关于不要把小品文当成“小摆设”的规劝 (参看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坚持用散文的笔调本色为文,从而广达自喜、独抒性灵。

纵观五四时期的散文作品,林语堂这种融汇了东西方智慧的幽默情味,虽缺乏主流文学的批判力度,却也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维度,另辟蹊径,对当时、尤其是当下的读者意义重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林语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1

林语堂他说人生幸福,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如上四条,乍看十分简单,无非就是睡觉、吃饭、谈情、玩耍这些极平常的俗事,大多数人应该都是极易做到的。但仔细一咂摸,要将这四条貌似简单的平常之事,真正“心无旁骛”地落实到一个人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却绝非那么容易。

一、一个人倘若居无定所,抑或寄人篱下,所睡之床,便不能冠以“自家”之称,自然也就谈不上高枕无忧了。想想人生大半时光几乎都要在床上度过,而这床恰恰又不是自家的,岂不悲催之至!再者,还有人即使睡在自家床上,但梦境甚至心境却常在别处,如此魂不守舍,自然也难言幸福。

林语堂:

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林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

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7-09
关于幸福,林语堂曾有妙悟。他说人生幸福,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如上四条,乍看十分简单,无非就是睡觉、吃饭、谈情、玩耍这些极平常的俗事,大多数人应该都是极易做到的。但仔细一咂摸,要将这四条貌似简单的平常之事,真正“心无旁骛”地落实到一个人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却绝非那么容易。
一、一个人倘若居无定所,抑或寄人篱下,所睡之床,便不能冠以“自家”之称,自然也就谈不上高枕无忧了。想想人生大半时光几乎都要在床上度过,而这床恰恰又不是自家的,岂不悲催之至!再者,还有人即使睡在自家床上,但梦境甚至心境却常在别处,如此魂不守舍,自然也难言幸福。因此,一个人要做到身在、心在、梦也在,惟有这样的睡在自家床上,才能够不但高枕无忧,而且还会做梦笑醒。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