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10-心功能不全

如题所述

病理生理学揭示了心脏功能不全的深度内涵,当心脏的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泵血能力下降,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开始显现。这涵盖了从代偿到失代偿的动态过程,标志着心力衰竭的正式到来。

失代偿阶段,心脏的泵血功能严重受损,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这种病症源于体内钠水滞留和血容量的过度增加,导致心腔扩张和水肿的形成。其根源在于心肌收缩性的减弱,这可能是由结构损伤(如心肌炎)或代谢异常(如缺血和药物影响)引起的,同时,过重的心室负荷,不论是前负荷(如动脉瓣膜关闭不全)还是后负荷(如高血压),都会加速心力衰竭的发生。

诱因多种多样,包括代谢需求的增加、额外的负荷、心肌损伤、感染引发的发热,以及饮食和药物的不当调控。急性心力衰竭是这一过程的急转直下,心肌收缩力的急剧下降使得病情急剧恶化。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涉及复杂的心肌结构和功能变化。心肌收缩功能的降低源于蛋白质的改变,包括细胞数量和结构的异常,以及能量代谢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的障碍。而舒张功能的障碍则体现在心肌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减弱,进一步加剧了心脏功能的失调。

心脏在面对压力时,通过不平衡的心肌肥大进行代偿,如室壁增厚和顺应性降低,这可能导致心室僵硬度增加。心肌不协调,如心肌炎,会引发心排血量下降。此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机制进行自我调节,如交感神经的激活和肾素系统的激活。心脏则通过加快心率、扩张、增强收缩力以及重塑心室(向心或离心性肥大)来应对,体外代偿则表现为血容量增加、血流重分布和氧利用的改善。

然而,心功能不全的症状明显,如心排血量减少、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导致器官血流重新分配,伴随静脉淤血。循环淤血是个复杂的过程,心肌收缩力减弱导致体液-神经平衡失衡,血容量增加和容量血管收缩使前负荷增大,即使试图增加心排血量,也会引起静脉淤血和充盈压升高,表现为后向衰竭。体循环淤血症状如颈静脉扩张、肝肿大、胃肠道不适和心源性水肿,肺循环淤血则表现为肺水肿和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夜间或端坐时更为显著,其机制包括肺顺应性下降和气道阻力的增加。

防治心功能不全的关键在于控制基础疾病,调整神经-体液系统,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改善心肌性能,优化能量代谢。这样,才能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