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启运山下的永陵?

如题所述

永陵,是清初“关外三陵”中建造时间最早的一座皇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陵。它坐落在今辽宁省新宾县城以西二十一公里处,永陵镇西北一公里。它面南背北而建,前临苏子河,背依启运山。与烟囱山隔河而望,面水背山,静卧于一片深山碧岭之中,颇得山川天然之形胜。启运山气势雄伟,是长白山西麓之余脉,此脉绵亘层折至此,重峦环拱,众水朝宗,有“龙冈”之称。永陵埋葬着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伯父礼敦、叔父塔察篇古。

永陵全景

永陵始称兴京陵,因新宾县原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任明朝建州都督佥事的建州卫城,也是他创建后金王朝的根据地,当地称为“老城”。

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 改称兴京,所以永陵原称兴京陵。它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当时努尔哈赤为表示对先祖的崇敬和怀念之情,便派人四方勘察陵址,为其先祖起建陵寝。几经踏勘,最后认为赫图阿拉西北五公里的乔山南麓,与烟囱山隔河相望的一片依山傍水的平阳之地可供营建陵寝之用,遂在此地起建祖陵。陵寝建成后,最初只葬入了他的曾祖福满的遗体和六世祖猛哥帖木儿的衣冠。

清入关后,顺治八年(1651 年) 将乔山封为启运山。顺治十五年(1658年),又将先前天命九年(1624年),四月由赫图阿拉迁葬于辽阳东京陵的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伯父礼敦、叔父塔察篇古等人的遗骨,从辽阳迁回兴京陵安葬。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兴京陵为永陵,以寓江山永固、帝业长久、子孙繁盛、世代绵长之意。顺治十二年(1655 年)、十八年(1661年) 对永陵先后进行了两次重修扩建,如今陵区面积占地约一万一千余平方米。

永陵从总体上看,虽然陵园规模不大,略显简陋,但因陵寝依山傍水,四周自然景色秀丽旖旎,加之景深开阔,掩映在绿树中的琉璃屋顶和红色宫墙,宛如万绿丛中透出的一点嫣红,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永陵下马碑

据传说,当年努尔哈赤的父亲、祖父被明朝辽东总兵官李成梁的兵士所冤杀,明朝政府为了安抚努尔哈赤,便给了他三十道敕书、三十匹好马,还赐予他都督的敕书,并送还其父亲和祖父的尸骨。努尔哈赤接受赏赐后,背着父祖的骨殖回家,当他走到启运山下的时候,又累又饿,再也走不动了,这时天也渐渐地黑了下来。无奈,他只好暂时将父祖骨殖放在附近的一棵树杈上,空身往家走,打算等第二天再来将骨殖取走。可是等到第二天返回来一看,骨殖竟长在那棵树上了,任凭他怎么拿可就是取不下来,他认为这是天意所定,葬地只能定在这个地方,于是便在此地为父祖建起了陵墓。

如果从民俗学的角度看,可以把这个传说视为满族先人葬俗的一种反映,倒是合理的。满族的先祖确实有过树葬的习俗。从古代文献的记载来看,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如契丹、奚、室韦都存在过“挂尸树上”的葬俗。因此,那株曾安放过努尔哈赤父祖骨殖的树被称为“神树”,据说这株“神树”就是原在陵寝宝城之上的老榆树。“神树”之名为乾隆所封,乾隆八年(1743年) 清高宗弘历东巡谒陵时,为之亲作《神树赋》一篇。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弘历东巡到永陵主祭时,又将此赋御笔缮书,竖一玉制石碑于神树之侧,刻赋其上,赋碑现置于陵寝西配殿内。据说此树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 二月被巨风吹折,并将启运殿大梁压断,树枝尽为折落,此事在当时曾引起皇室上下一片惊慌。

后虽经守护大臣奏请截枝擎干,培土整修,然而也终难立,以致渐枯至死。当时人们说这是清祚不久的预兆。

永陵的规模虽不及清福陵、昭陵宏大,但其形制布局与其大体相同。陵寝坐北朝南,陵区由前院、方城、宝城三部分组成。整个建筑群既体现了鲜明的满族民族风格,又受到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影响。

在永陵宫门正前约二里远的地方,矗立着一对高大的石碑,分别置立于陵寝大道的东西两侧。碑上用满、蒙古、汉三种文字镌刻着“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字样,这便是通称的“下马碑”。它是进入陵区的标志,当年诸王以下官员来到此地,均须下马落轿,以示尊崇之意。

下马碑后便是陵寝的“神道”。这是一条四丈来宽的黄沙大道,它笔直地伸向陵园正门。沿着神道走过陵前的玉带桥,便来到了陵园的正门——正红门。正红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硬山式琉璃瓦顶建筑,内装六间朱漆木栅栏对开门,具有满族建筑的独特风格。正红门两边是红墙碧瓦的缭墙。缭墙南面高六尺五寸,东西均高五尺,周长为三十三丈,在东西缭墙之上分列东西红门。紫红色的缭墙将整个陵园紧紧地围绕起来,显得庄严肃穆。

进入正红门,便来到了陵寝的第一进院落。院落虽不很大,但还显宽敞。在前院正中地方,由东向西并排横列着四座巍峨的碑楼。碑楼为单檐歇山式建筑,琉璃瓦顶,额枋与檐椽之间铺作三翘七踩斗拱,通体油饰彩绘,图案严整,色调庄肃。碑楼均呈正方形,南北相对各辟一个券门,券门之上嵌有二龙戏珠的石雕。四座碑楼之内,分别置立着肇祖原皇帝、兴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显祖宣皇帝及四皇后的神功圣德碑,上刻有“承家开国”之类的颂词。清帝御笔亲撰的碑文,同时用汉、满、蒙三种文字镌刻。碑与碑楼均为顺治年间所立,石碑是在顺治十二年至十八年间落成。石碑高均二丈有余, 重达数万斤,下以赑屃石座承之。

永陵启运门

在碑楼和正红门之间,东西两侧各有硬山式瓦房五间。东侧为齐班房、祝版房,共五楹,是供守陵人住宿和存放祝版的地方;西侧为茶膳房、涤器房,也是五楹,是供制作祭祀供品和洗涤祭器的地方。此外,在正红门内东侧还有一官厅,是值班官员的住所。

碑楼后面东西两侧是果房,均为外廊式二层阁楼三间建筑,这是供祭祀时使用的房屋。前院东西缭墙的中部分别是东西红门。经过西红门来到西院便是省牲所,这是一个有正房、厢房各五间的独立院落,祭祀时就在这里宰杀牛羊。省牲所的西侧是冰窖和果楼。

方城位于碑亭之北,它是永陵的第二进院落。方城东西宽七十米,南北长七十六点八米,三点六米高的砖砌缭墙将其围护,显得壁垒森严。方城的正门是启运门,为一座单檐歇山式琉璃瓦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周以外廊相绕,装有六扇巨大的朱漆木板门。中门为神路,仅供皇帝出入,东门供其他官员出入,西门供职掌司事人员出入。启运门左右二翼缭墙正中各筑有一悬山式青砖瓦脊照壁,上面用砖雕成五彩琉璃蟠龙,张牙舞爪,盘卷腾飞,意态生动,呼之欲出。

永陵碑亭及神道

方城北部正中的启运殿是陵寝的正殿,它是供奉四祖神位和皇帝谒祖行祭的场所,也是整个陵园的主体建筑。启运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黄琉璃瓦顶,饰金彩绘。殿脊之上,饰有八条行龙。殿脊两端鸱吻的剑把上分别透雕“日”“月”二字,大概表示帝王可以肩挑日月,或是取破明之意。在四条戗脊上, 排列着仙人、龙、凤、狮、天马和海马。整个大殿巍然屹立在高高的月台之上,气势雄伟。月台高二尺九寸,台前有三路踏跺,中路饰以盘龙浮雕。启运殿共三楹,四门,八窗。殿内有大暖阁四座,以黄缎罩覆之,内设宝床、帷幔。又有小暖阁四座,上设锦罩,恭奉肇、兴、景、显四皇帝和四皇后神牌。阁前设有龙凤宝座八把,五供案四个,朝镫八个,龙毯三条。

永陵焚帛亭

启运殿前东西两侧各有东西配殿三间。东配殿是藏放祭器之所,赶上正殿修缮时,便将神牌移入配殿。西配殿内存放有乾隆皇帝御笔《神树赋》石碑一方,镶嵌在南面的墙壁间。此外,在西配殿前还建有青砖焚帛亭一座,以供祭祀后焚烧纸帛之用。

启运殿后面就是宝城,是陵内墓地,这是陵寝的第三进院落。宝城平面呈八角马蹄形,面宽二十二点四米,纵深十八点七米,有高三点六米的砖墙环护。城内借启运山山坡地势分成上、下两层平台,墓葬在两层平台上东西环列。上层平台中葬福满,按“昭穆之制”,平台左葬觉昌安,右葬塔克世,三皇后遗骨也均葬上层。下层平台左葬武功郡王礼敦,右葬恪恭贝勒塔察篇古遗骨,这两处为陪葬墓。猛哥帖木儿的墓地位于福满墓的东北隅,是为衣冠冢,谓之“招魂葬”。墓主生前未曾登基称帝,也未曾称“ 汗”, 帝号是后世子孙追尊的,皆因祖以子显而已。因此永陵陵寝没有地宫,均为拣骨迁葬或衣冠冢。

永陵启运门袖壁

有清一代,对满族的发祥地极为重视。康熙十六年(1677年),玄烨曾派内大臣武穆讷等探察鸭绿江的水源,寻访长白山发祥圣地,并经礼部详议,每年春秋二祭,由宁古塔处官员在乌拉地方望祭,祀同五岳。

努尔哈赤的先祖,据历史文献最早记载的是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即“肇祖原皇帝”。清肇祖名孟特穆,明代称作猛哥帖木儿。他早先是元朝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其职为元朝所封。明朝兴起后,他转而归附明廷,并受到明廷的封赐,曾先后十次到明朝的京师“朝贡”,职任明建州左卫指挥使,因忠心效力,屡受嘉奖,直至升为建州左卫右都督。明宣德八年(1433 年),在“斡木河之变”中为叛军所杀。后来,努尔哈赤认为自己的王业实由六世祖开创而来,于是在开国后便追尊其六世祖为肇基王迹之祖——肇祖。

“兴祖直皇帝”福满,是努尔哈赤的二世祖(曾祖父),其四子就是努尔哈赤的祖父、后被追尊为“景祖翼皇帝”的觉昌安。觉昌安的四子就是努尔哈赤之父、后被追尊为“显祖宣皇帝”的塔克世。觉昌安和塔克世都曾相继担任过明建州左卫的都指挥,和他们的先辈猛哥帖木儿一样,是明朝卓越的戍边官员,为国家的统一、边疆的开发做出了贡献。他们父子二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 在给明军作向导的平乱之战中为明军所误杀。

清崇德元年(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追尊猛哥帖木儿为泽王,高祖福满为庆王,曾祖觉昌安为昌王,祖父塔克世为福王。清王室入关定鼎中原后,认为四王是开创帝业的肇兴四祖,遂于顺治五年(1648年),正式追尊猛哥帖木儿为肇祖原皇帝、福满为兴祖直皇帝、觉昌安为景祖翼皇帝、塔克世为显祖宣皇帝,四人合称“肇兴四祖”。

同时还追尊四王的夫人分别为肇祖原皇后、兴祖直皇后、景祖翼皇后、显祖宣皇后。

祖宗祭祀是早期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形式。在中国,自先秦时代起便开始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祖宗祭祀制度,到了清代,祭祀活动在宗族内部进一步制度化,成为维系宗族共同体存在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清朝历代皇帝十分注重祖宗祭祀活动,多次东巡谒陵祭祖,一方面是为了表示他们对祖宗的尊崇和感恩戴德,更重要的是他们想借助祖宗的神灵来保佑帝业的长久和江山社稷的永固。

永陵的祭祖便成了清代诸帝东巡祭祖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其规模制度与清福陵、清昭陵相同。据史书记载,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帝及皇太后、皇后、皇子和众官员曾先后十次来到永陵祭祖,单是乾隆一个人就驾临过四次。除历代皇帝亲临主祭外,按例每年也要举行大祭六次、小祭十二次。除此之外,每逢国忌、帝后诞辰也要随时致祭。

永陵宝城及宝顶

永陵建成后,为了更好地举行祭祖活动,康熙十一年(1672年)又增设永陵掌关防衙门,主持永陵祭祀活动,额设掌关防官以下等八名官员以及香膳人、拜唐阿十四名。其属隶还有厨役十二名,摆桌人八名,面匠、粉匠、酱匠、酒匠、碾匠各五名,此外还有许多役夫壮丁。在永陵宫外西堡还设有黑牛馆、乳牛馆二十九间,饲养黑牛、白羊;还设有养鸡房三间,喂养野鸡,以备祭祀之用。

永陵祭祀规模庞大,不仅所用物品名目繁多,而且不同的祭祀须用不同的祭品,大祭是所有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一般一年中要进行大祭数次,其时间多选择在节令,其中又以春秋两次大祭最为隆重。小祭在每月初一和十五举行。祭祀中,不但所用物品繁多,而且对祭品的盛装组合也有明确的规定。

永陵作为清朝封建统治者的祖陵一直为清王室所重视,被视为“龙兴之地”。为了保护和管理这座象征皇权神威的皇陵,曾派了大量的守陵官员和护守兵丁,并且划出了方圆数十公里的皇陵禁区。早在永陵建成之初,努尔哈赤即派大臣班布理守护陵寝。顺治初年设骑都尉等官员专司守护之职。康熙九年(1670年) 设永陵总管衙门、官衔正二品。光绪时,又增设守陵大臣,位高二品。此外,还设有八品以上的官员数十人。护陵的兵丁有二百多人。当时驻防永陵的旗兵属内八旗,旗兵们在堆房内值班守陵。除划出了广阔的皇陵禁区外,还在陵寝后的群山上埋置逶迤几十里的红、白、青三层界桩。原来永陵青桩于九十余里之间,设三十六根,后来认为一桩相距二三公里之遥,实在是地广桩稀,于是又添设六十四根,新旧界桩合计共百根,不到一里即有一根,以为加密。在陵前还环围一层红漆木栅栏,计有一千七百九十二架。还在陵园四方四隅营建供八旗兵丁戍守的堆房八座。陵围界址计为二千二百八十八丈。陵宫外还有栅栏障护。按当时规定,青桩以内,禁止樵采耕牧及行走葬厝,违令严惩。

非但如此,为了防止惊动祖先们的“美梦”,邻近祖陵的抚顺煤田,清政府也明令严禁开采。

永陵启运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