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对印度会有巨大的认知偏差?

如题所述

在我去印度之前,受网络文章的影响,我已经对印度形成了一种固有的印象。到了印度后,我发现自己对印度有很大的偏见。去印度之前,我听说印度人会坐很棒的火车。因为印度人很多,印度火车的车厢顶部将会挤满乘客。我在印度坐过几次火车,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况。后来,我和一个在印度的朋友聊天,他告诉我印度很多年前就开始售票了。

去印度之前,我以为印度人很穷。的确,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印度的大多数人都很贫穷。但是大多数生活在大城市的市民并不贫穷。在印度的一些大城市,如孟买、德里和班加罗尔,有大量的中产阶级,他们有良好的工作和事业,而印度有少数富人,他们的财富惊人地多。 

在我去印度之前,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印度人喜欢玩蛇。然而,在印度旅行的半个月里,我并没有看到任何人玩蛇。也许以前印度有很多蛇,但是现在真的很少了。很多人认为印度人喜欢跳舞,如果他们不同意的话。虽然印度人喜欢跳舞,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跳舞。据我所知,许多印度人一生中从未在公共场所跳过舞。


有些人认为印度人注重精神世界,喜欢冥想。但就我在印度的所见所闻来看,并没有多少印度人喜欢冥想。印度上班族的压力不小,他们也会在办公室努力工作。他们经常旅行,与朋友共进晚餐,旅行,没有人能在每个时刻冥想。


许多人可能认为印度人知道如何做瑜伽。然而,事实是,我和一些在印度的当地人交谈,发现他们甚至不知道瑜伽的基本姿势。中国人认为印度人会做瑜伽,就像印度人认为中国人通晓武术一样。作为亚洲的两个大国,印度和中国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强相互了解。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去印度旅游,很多印度人在中国旅游和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1

笔者曾深入研究过南亚的相关文化以及经济情况,其中印度更是笔者的研究重点。

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印度仍然不值得我们过于重视。

因为在印度把自己身上的问题解决前,它无论如何都成为不了真正的世界强国。

1,印度发展问题,根在哪里?

说实话,笔者对于莫大仙的能力是十分佩服的。

甚至莫大仙可以说是印度这二三十年来,政治手段最出色的印度人之一了。

但仅仅凭借着莫大仙现有的手段,仍然无法解决印度的发展问题。

原因无他,因为印度目前的矛盾实在是太多了。

教育发展水平低下、种姓制度残留、农业制度落后……这些问题都在制约着印度的发展。

笔者为什么不说工业发展问题?

因为在解决掉上述问题前,印度想要成为工业大国完全是不可能的。

以印度的农业问题先说起,今年莫大仙决定对印度落后的农业问题动刀子了。

你不会想到的是,在今年之前的印度仍然在事实着落后的“包粮制”。

简单来说,A地区的农民只能将粮食卖给A地区的粮食承包商,而A地区农民将粮食卖到其它地方是犯法的。

这极大的限制了印度农民的积极性,也造就了印度农民一年辛苦到头只能拿承包商给的保底。

虽然不至于饿死,但印度农民想要有多少积蓄也是不现实的。

但这样的印度农民可就有好多个亿,这样的人被绑死在土地上,却没有任何消费能力。

对于印度来说无疑是一个负担,只有将这些农民转化成有消费能力的农民、工人,对于印度的发展才能起推动作用。

莫大仙今年对落后的农业制度下刀后,不出笔者的意料,被各种人群给游行希望修改新农业法令。

因为这其中涉及到的利益人太多了,底层粮食承包人、中层的仓库利益链以及上层的粮食出口……

这只是印度发展问题的一个缩影:印度内部的利益太复杂了,没有一致对外的团结谈何强国?

2,教育问题以及种姓问题

印度种姓问题废除了也有几十年了吧,但现实是印度人内部已经有大量的种姓残留。

高种姓压榨低种姓底层,低种姓的唯一出路大概是老实读个大学然后飞去美国工作,成为海外印度人。

而教育问题也值得一提,印度目前仍然有几个亿的文盲。

具体的数量,反正印度自家的统计就不可信,毕竟印度的官员可是有“会写名字就不是文盲”的前科的。

这样一个国内大半文盲,存在着大量封建残留的国家。

如何发展成为工业国呢?

毕竟印度自己内部的矛盾都没理清呢,就别提成为强国了。

第2个回答  2020-11-07
中国人对印度会有巨大的认知偏差,是因为它的发展特别的慢,而且和我们国家有很多的争锋,同时中国对印度的报道不是很客观,所以很容易让人产生误差。
第3个回答  2020-11-07
因为中国人对印度的了解多来自于一些自媒体和营销号,很少得到关于印度的客观资料。
第4个回答  2020-11-04
大家都知道印度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很夸张的,所以,我们的印象当中印度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以夸张为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