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丁湾突发5.5级地震,当地虽处于地震带上,但并不是地震高发区。
一、亚丁湾地震亚丁湾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12.55度,东经48.75度,据地震统计,本次地震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1次,其中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
二、亚丁湾属于海岭地震带
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地震带上,即: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而亚丁湾就属于印度洋海岭地震带,该地震带由亚丁湾开始,沿阿拉伯-印度海岭向南延伸,延伸至中印度洋海岭;向北延伸至地中海-南亚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向南延伸至南印度洋,向东延伸至东南经澳大利亚南部,在新西兰与环太平洋地区相接;西支从西南绕过非洲南部与大西洋中脊地震带相接。
三、海岭地震带每年都在发生地震海岭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底山脉附近,以环太平洋地震带为例,其主要由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美洲板块相互运动所形成,而欧亚地震带主要由欧亚板块与印度洋、非洲板块相互运动所形成。
全球每年发生500多万次地震,也就是说,每天都会有数以万计的地震,但其中绝大多数都太小,或者离我们太远,人们感觉不到。
以上海为例,上海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确处于地震活跃期,7级以上的地震将成为今后十年地震发生的高发势态。然而,上海与环太平洋板块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地震多发和可能引起的海啸对上海的影响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