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威王的轶文

如题所述

齐威王“一鸣惊人”的故事

见于《史记·滑稽列传》。另见于《史记·楚世家》,其事系于楚庄王。并见于《韩非子·喻老》,其事系于楚庄王。

【原文】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震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译文】

淳于髡是齐国的赘婿。身高不足七尺,能言善辩擅长辩论,多次出使诸侯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统治时,喜欢说隐语不直言其事,爱好过度享乐彻夜饮酒,沉溺享乐不理政事,把政务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废荒淫悖乱,各诸侯国同时侵犯,国家就要灭亡,只在旦夕之间,齐威王身边的近臣没有人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劝谏齐威王说:“国都里面有一只大鸟,停驻在大王的宫廷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为什么这样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就罢了,一飞就会直冲云霄;不叫就罢了,一叫就会震惊国人。”于是就召见各郡县的长官七十二个人,重赏了一个人,诛杀了一个人,全力发兵出击,各国诸侯非常震惊,就都归还了齐国被侵占的土地。齐王的威势持续了36年。

【注释】

1、淳于髡:人名,复姓淳于,名髡。

2、赘婿:入赘的女婿。

3、长:身长;身高。

4、不满:不足;不够。

5、滑稽:能言善辩,言辞流利。

(1)形容圆转顺俗的态度。《楚辞·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王逸注:“转随俗已。”汉扬雄《法言·渊骞》:“饱食安坐,以仕易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其滑稽之雄乎!”《魏书·崔玄伯传》:“宽性滑稽,诱接豪右,宿盗魁帅,与相结交,倾衿待遇,不逆微细。”宋沈作喆《寓简》卷二:“故独超然不涉乎人道之患,其滑稽自全,夫熟得而测之哉!”清昭梿《啸亭杂录·刘文清》:“及入相后,适当和相专权,公以滑稽自容,初无所建白。”

(2)谓能言善辩,言辞流利。后指言语、动作或事态令人发笑。《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者,齐之赘壻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司马贞索隐:“按:滑,乱也;稽,同也。言辨捷之人,言非若是,说是若非,言能乱异同也。”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三:“中立性滑稽,尝与同列观南御园所畜狮子,主者云县官日破肉五觔以饲之。同列戏曰:‘吾侪反不及此狮子耶?’中立曰:‘然。吾辈官皆员外郎(借声为‘园外狼’)也,敢望园中狮子乎!’众皆大笑。”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傻敦敦的,可眼神里又藏着敏捷;言谈举止来得滑稽可笑,却给人的感觉又像那样忠诚可靠。”

(3)古代的流酒器。类似后代的酒过龙。汉扬雄《酒箴》:“鸱夷滑稽,腹大如壶,尽日盛酒,人复借酤。”《太平御览》卷六七一引北魏崔浩《汉记音义》:“滑稽,酒器也。转注吐酒,终日不已,若今之阳燧樽。”清曹寅《和静夫谢送惠山酒》:“滑稽腹大原无论,画榼仍留待晚春。”《儿女英雄传》第30回:“这滑稽是件东西,就是掣酒的那个酒掣子,俗名叫‘过山龙’,又叫‘倒流儿’。因这件东西从那头儿把酒掣出来,绕个湾儿注到这头儿去。”

6、多辩:擅长辩论。

7、数:多次;数次。

8、使:出使。

9、未尝:未曾;从未出现过。

10、隐:隐语;谜语,话里有话不直言其事。

11、淫乐:过度享乐。

12、沉湎:沉沦;沉浸;沉溺。

13、不治:不能治理。

(1)不能治理。《管子·国蓄》:“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史记·樊郦滕灌商列传》:“孝惠高后时,病,不治。”裴骃集解引文颖曰:“不能治官事。”宋曾巩《饮归亭记》:“然而天下之事,能大者固可以兼小,未有小不治而能大也。”

(2)不追究,不治罪。《汉书·晁错传》:“非谤不治,铸钱者除。”

(3)不修整。《史记·酷吏列传》:“上幸鼎湖,病久,已而卒起幸甘泉,道多不治。”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久而不治,竟全就圮颓。”

(4)不医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

(5)指无法治好。宋曾巩《上欧阳舍人书》:“苟有为,犹膏肓之不治,譬癃痹之老也。”王西彦《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每次看见不治的伤兵抬到庄后的山上去时,他心里总要温习一遍酸苦。”

(6)不研究。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尝钻厉求学而一经不治。”

14、委:委托;委派;托付;交给。

15、荒乱:荒唐;荒淫。

(1)年荒世乱。《鹖冠子·世兵》:“伊尹酒保,太公屠牛……海内荒乱,立为世师。”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隋末荒乱,狂贼朱粲起于襄、邓间,岁饥,米斛万钱,亦无得处,人民相食。”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康熙十三四年间,疁城知县赵昕,贪渎,所得货载归故乡,时荒乱,乡人夺之,焚其居。”

(2)混乱;错乱。《管子·制分》:“人事荒乱,以十破百;器备不行,以半击倍。”《后汉书·刘盆子传》:“更始荒乱,政令不行,故使将军得至于此。”宋陈亮《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状》:“义当执笔状公之行,以告世之有道立言之君子;而语言荒乱失绪,辞不获,则姑次第之。”明徐榜《济南纪政·回生》:“精神恍惚,语言荒乱。”

(3)荒唐;荒淫。《史记·滑稽列传》:“齐威王之时……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宋苏辙《既醉备五福论》:“沉湎荒乱,号呶倨肆,以败乱其德。”《再生缘》第16回:“怎又起偷香窃玉,那心肠、真荒乱,实荒唐,年少为君败大纲!”

16、并:同时;一起。

17、侵:入侵;侵略。

18、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国家就要灭亡,只在旦夕之间。且,副词,即将;将要。危亡,灭亡。旦暮,旦夕,早晚;这里形容时间短暂。

19、莫:无指代词,没有人;没有谁。

20、谏:进谏;上谏。

21、止:停驻;停留。

22、庭:庭院。这里指宫廷。

23、则:就。

24、已:动词,停止。这里是“罢了;算了”的意思。

25、乃:连词,表承接,于是;就。

26、朝:动词,朝见;朝拜。这里是使动用法,使……朝见(朝拜);召集;召见。

27、诛:诛杀;诛灭。

28、奋兵:全力发兵出击。

29、威行:指威势推行于某一对象或地方。

(1)武力行为。《国语·晋语六》:“杀君以求威,非吾所能为也。威行为不仁,事废为不知。”

(2)指道德行为。《史记·礼书》:“治辨之极也,强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张守节正义:“以礼义导天下,天下伏而归之,故为威行之道也。”

(3)指威势推行于某一对象或地方。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提学宪臣革复》:“提学宪臣,累朝无之,盖国初最重教职。一切儒生殿最,俱校官主之,以此威行一方,至出监司上。”陈炽《议院》:“英人创之于前,德国踵之于后,所以威行海表,未艾方兴者,非幸也,数也。”

 

附录: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

【原文】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默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韩非子·喻老》)

【译文】

楚庄王熊旅统理朝政三年,不发布政令,不治理朝政。右司马伍举来到君王座驾旁,对楚庄王讲了一段微妙的隐语,他说:“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山丘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鸟呢?”楚庄王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虽然(现在)还没飞,(但是它)一飞就必将直冲云霄;虽然(现在)还没叫,(但是它)一叫就一定会震惊世人。你放心吧,我知道了。”经过半年,楚庄王就亲自处理朝政,被废除的政令有十项,被启用的政令有九项,诛杀大奸臣五人,提拔隐士六人,因而国家被整治得非常好。发兵讨伐齐国,在徐州大败齐军,又在河雍战胜了晋军,在宋国会盟诸侯,终于使楚国称霸天下。楚庄王不因为小事而妨碍好事,所以能有不凡的名声;没有过早显露给世人,所以能不俗的功绩。所以说:“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声音往往越不能听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2
齐威王,中国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妫姓,田氏,名因齐,田齐桓公田午之子。公元前356年继位,在位36年。因齐初立,见吴越两国俱称王,自己不甘居下,也便自称“齐王”。战国初年,齐的大权在田氏手中,后田和得到周王承认而成为齐君。田和之孙威王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马陵两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又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稷门外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到齐威王末年,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盛的国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