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要强怎么办?

如题所述

1.引导孩子关注过程,淡化结果。首先父母和老师要淡化过程,不要总要结果论英雄。父母不要担心孩子会不顾后果,这样的孩子就是因为过分关注结果而淡化了过程,少了不少享受也少了不少总结和反思。如在互动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享受过程带来的快乐,“宝宝能想到这样去做真了不起!”“为什么选择这个颜色?”等等。
2.引导孩子和自己比较,并科学艺术地和别人比较。要强孩子的一个特性就是喜欢和别人比,总希望自己是第一,总是把自己笼统地和别人做比较。首先,要让孩子看到自己进步,和自己比较;其次就是在和别人比较的过程中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看到别人的优点和不足。父母坚持这样引导,逐步孩子就会慢慢形成全面的评价观念和能力。刚开始的时候,孩子是不喜欢听到自己的不足的,也不喜欢听到别人的优点的,他可能会哭泣发脾气,这个时候不要和孩子讲道理,而是冷处理。让孩子充分发过脾气后,宣泄过他的情绪后再和孩子做简单的分析。冷处理是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平衡情绪和反思,这样的效果比父母长篇大论的说教效果要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8
有些孩子就是非常好强,什么都要玩好的、穿好的、吃好的,看到别的孩子有什么就要什么。这些习惯和家长的不正确引导有关,那么孩子太好强,父母该怎么办?作为家长要了解孩子这个时期的特征,因势利导给予正确的教育。
了解原因,讲清道理。

有的孩子异常好强、自信,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坚持自己的意见。成人应理解儿童心理上的变化,而且要有意识地注意和接受他们合理的自主要求和探索行为。有时孩子对大人的话不肯接受,进而造成僵局。在这种情况下,成人要了解孩子不愿接受的原因。

这种原因可能来自各个方面,如所提要求的内容是恰当的,但不合时机,孩子缺乏情绪准备;孩子对要求的理解偏差,或成人引导不够;孩子对要求兴趣不大或以往有过愉快的体验等。这时,家长应进行晓之以理的教育。讲道理时,不能太抽象和过于深奥,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同时要特别注意反馈,允许孩子争辩和反驳。
第2个回答  2019-11-18
孩子要强还不好吗,最起码不需要父母操心。这样的孩子大多都是懂事的孩子,希望能够给父母一个好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好的未来。只是父母不只要鼓励孩子,也要亲近孩子。不然只知道以强为能力的孩子有的时候也是要碰壁的。刚柔并济,才是最好的生存状态,也就是说随和一些也是比较好的。但是这些也都是要经历,才会得来。没什么,只需要让孩子感受到您们对他的爱,就够了,让孩子知道不管怎样,你们都是他的后盾。给他支持与安慰。最后就一定会成就自己。
第3个回答  2019-11-19
这是孩子的个性使然,一般不是严重的性格缺陷不建议强制的方式禁止孩子不能做什么,但是孩子的一些行为习惯还是从小抓起较好。孩子要强你开始可以跟他温和的说明,可以用他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如果孩子太过顽劣,可以用严厉的方式对待,让孩子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
第4个回答  2019-11-18

孩子要强不是坏事,往好的方面引导就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