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相四线制(TN-C)和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TN-S系统)?试说明其区别

如题所述

一、定义不同:

1、三相四线制:

三相四线制是指在低压配电网中,输送的电源相位为3相,共使用4根线来传输,其中三条线路分别代表A、B、C三相,另一条是中性线N。在进入用户的单相输电线路中,有两条线,一条称为相线L,另一条我们称为中线N,中线正常情况下要通过电流以构成单相线路中电流的回路。

2、三相五线制:

三相五线包括三相电的三个相线(A、B、C线)、中性线(N线);以及地线(PE线)。地线在供电变压器则和中性线接到一起,但进入用户侧后不能当作零线使用,否则发生混乱后就与三相四线制无异了。

二、特点不同:

1、三相四线制:

三相系统中,三相平衡时,中性线(零线)是无电流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的线路中,中线起到保证负载相电压对称不变的作用,对于不对称的三相负载,中线不能去掉,不能在中线上安装保险丝或开关,而且要用机械强度较好的钢线作中线。

2、三相五线制:

三相五线制比三相四线制多一根地线,用于安全要求较高,设备要求统一接地的场所。三相五线制的学问就在于两根零线上,在比较精密电子仪器的电网中使用时,如果零线和接地线共用一根线的话,对于电路中的工作零点会有影响的。

三相五线制的优势

三相五线制的工作零线N与保护零线PE除在变压器中性点共同接地外,两线不再有任何的电气连接,由于该种接线能用于单相负载、没有中性点引出的三相负载和有中性点引出的三相负载,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三相负载不完全平衡的运行情况下,工作零线 N是有电流通过且是带电的,而保护零线PE不带电,因而该供电方式的接地系统完全具备安全和可靠的基准电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相四线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相五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1
三相五线制包括三相电的三个相线(A、B、C线)、中性线(N线),也叫零线;以及地线(PE线)。地线在供电变压器侧和中性线接到一起,但进入用户侧后不能当作零线使用,否则发生混乱后就与三相四线制无异了。中国规定,民用供电线路相线之间的电压(即线电压)为380V,相线和地线或中性线之间的电压(即相电压)均为220V。进户线一般采用单相三线制,即三个相线中的一个和中性线(作零线)、地线。三相五线制标准导线颜色为:A线黄色,B线蓝色,C线红色,N线褐色,PE线黄绿色或黑色。

U、V、W称为三相,相与相之间的电压是线电压,电压为380V;三相交流发电机向外供电时,把三组线圈的末端X、Y、Z联在一起,从联接点引出一条线,这条线叫零线,也叫中性线。再从线圈绕组另一端A、B、C各引出一条线,这三条线叫相线或火线,这种联接方法叫星形联接法。  发电机的这种向外输电方法构成三相四线制。若不引出中线,用三条线向外供电则称三相三线制。  因为三相四线制供电能同时供出220V、380v两种不同的电压,因而得到广泛应用。星形接法用Y表示,也叫Y接法。三相四线制的第四颗线为零线,零线可为220V电压用户的电器提供一条完整的供电回路。五线 是地线 。五线制供是电业部门为了用电户使用电器更加安全可靠施加的一条安全保障线叫:地线。也叫重负接地线。在220V电器设备中的零线与地线绝对不可以接错。在380v供电设备回路中的地线同样起到了安全保障设备、人身安全运行的作用。
第2个回答  2019-02-02
三相四线制可分为中性点接地和中性点不接地两种形式。根据漏电保护方式又可分为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两种方式。
这两个都是中性点接地(第一个字母T的含义)的接零保护(第二个字母N的含义)系统。
两者区别在于,-C表示用于漏电保护的零线与用于供电的工作零线合用同一根导线。所以是三相四线。而-S表示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是分开的,所以是五线。
TN-S的安全保护可靠性比TN-C强得多,所以用电户的TN-C已经逐步淘汰,有些场所被禁用。新安装和改造时都必须采用TN-S系统。
第3个回答  2015-12-19
其实最直白的说法就是增加了一根地线吧了,是为了用电更加安全!三相四线是三根火线一条零线,三相五线又加了一条地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2-02


来来来,一张图看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