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都出现了那些习俗

如题所述

1、撞天婚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代的婚姻传统,某种程度上也一直延续至今。即便是恋爱自由的今天,多少人的婚姻还是顺承了父母的意志,而放弃风险,拥抱妥协。

我们来看看,以唐朝生活为背景的《西游记》中那另类的征婚形式——撞天婚。都说撞大运,撞天婚也就是按照“天意”来实现婚配。

《西游记》8、9回之间的附录里,提到了陈玄奘的身世。其父陈光蕊,中得状元,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又被丞相家的千金砸中脑袋,当然是绣球砸中的。

2、“打胎”

53回中,师徒四人行至女儿国,三藏和八戒喝了子母河里的水,结果:“他两个疼痛难禁,渐渐肚子大了。用手摸时,似有血团肉块,不住的骨冗骨冗乱动。”

两个大男人“怀孕”了,这对于儿时的我们,不得不说是一大乐事,同时也为这师徒四人揪了一把心。随后悟空排忧解难,在村舍里一再催问,终于得知了西梁女国的习俗。

3、祭河神

悟空等人在与车迟国三个妖僧斗法取胜后,又被通天河阻拦。夜色中,投宿陈家庄,得知了通天河上岸有灵感大王庙,这里的民俗就是每年都要祭祀保风调雨顺的灵感大王。

这不难让人想起,西门豹的故事,同样的骗局,千百年来,也许一直在某处发生。不说传销、不说安利,光想想邪教,可能是盗用了一些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佛学的知识,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与演绎,就形成了一种“骗学”。

4、“撮土”

撮土,就是把土聚拢成堆。《西游记》中,多次出现观世音菩萨救助唐僧等人,几乎每次观音菩萨归去时,唐三藏都会“撮土焚香”,恭敬送别。

唐三藏最需要观世音的时候,恐怕就要数桀骜不驯的猴王还未慑于紧箍咒的时候,观音菩萨化成一个年高的老母,赠送嵌金花帽和定心真言。

5、“女王”席

“东阁之下,又闻得一派 笙歌声韵美,又见两行红粉貌娇娆。正中堂排设两般盛宴:左边上首是素筵, 右边上首是荤筵,下两路尽是单筵。”所用饮食器有“鹦鹉杯、鸬鹚杯、金叵罗、银凿落、玻璃盏、水晶盆、蓬莱碗、琥珀锺。”

这个场面比山妖举行的喜宴场面大多了,有乐队奏美乐侑食,有美女侍候,有多官陪席,所用器皿均属珍奇,这些人间礼仪,贵家排场,字面上是“西梁”女王,实际上还是明代中华风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19
风土人情唐僧带领众徒弟,西天取经,历时十四年,跋涉十万八千里,这对法术高强,腾云驾雾像家常便饭一样的神仙妖魔们来说,自然是小菜一碟,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过对肉眼凡胎的人类来讲,这绝对是一个创举,是一个奇迹。漫长的取经行程固然十分辛苦,但也不是没有收获,沿途所见奇景奇观,所闻奇人奇事,一个整天守在家里的人无论如何是想象不来的。取经虽然是件苦差事,但也自有它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开眼界,长见识。一路行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通过沿途各地风土人情的描写和展示,可见作者心目中的世界景象,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西天路上,唐僧师徒经过了许多国家,仅牒文上盖印的就有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西梁女国、祭赛国、朱紫国、狮驼国、比丘国、灭法国等国家,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如凤仙郡、玉华州、金平府等。加上那些虽没有倒换关文,但从中经过的国家,如哈咪国、乌斯藏国、天竺国等。这样算起来,大大小小共经过了十几个国家。“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离家三里远,乡风便存在差异,更不用不同的国家之间了。按照唐僧的这一说法,取经沿途经过这么多国家,其风土人情自然也应该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让人大开眼界的了。
按说地域相差如此之大,每个国家的自然风物和文化景观都应该有所不同,最为明显的莫过于语言了。别说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语言差异,就是同一个国家乃至同一个地区,人们所操的语言也往往不尽相同。比如在中国的南方,方言众多,甚至隔一座山、跨一条河,都会有不同的方言。但是有趣的很,
在《西游记》作者的笔下,早在唐代,人类就已进入大同社会了。何以言此?从作品的具体描写来看,从大唐帝国到天竺灵山,十万八千里之间,无论是唐僧还是沿途的居民,都是操着同一种语言,相互之间的交流基本不成问题,甚至连方言问题都不存在。而且不光是人类,就连天庭、冥界、湖海,西天等神仙妖魔扎堆的地方,所使用的语言竟然也完全相同。在作品中,汉语成为天上人间通用的标准语言,所到之处,通行无阻。这个如此美妙的景象即使是在中国和平崛起的今天,国人也是不敢想象的,就是目下在全世界极为风行的英语也没有普及到这种程度,而作者于几百年前就已通过艺术手段实现了。从这个角度来看,
《西游记》不愧是一部奇书,不仅可以得智慧,长见闻,而且还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
在《西游记》所描写的天上人间世界里,不仅大家所操的语言一样,文字一样,就连自然景观、政治制度、人物长相、衣着打扮、风俗习惯也都一样。比如天竺国的外郡金平府,这里临近灵山,离东土大唐的距离遥遥数万里,中间隔着许多国家,令人惊奇的是,这里竟然也过元宵节,也看花灯。看来在唐僧师徒到西天取经,学习印度文化之前,已有一位先哲专门到西方传播中国文化,而且效果还不错,使当地的风俗人情彻底中国化。否则,没有这么彻底的铺垫工作,唐僧经过那么多国家,岂不是要带上许多翻译。如果真是这样,西天取经路上可是要热闹、有趣多了。
走在西天路上,除了山势险恶,道路崎岖,经常有妖魔出没外,沿途所见风土人情与走在大唐帝国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在作者的笔下,中华文化成了全球通用文化,红旗插遍全世界,这样的情景让那些宣称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儒家文化拯救全世界的预言家们看了,肯定会振奋不已,因为《西游记》这部小说已十分生动、形象地为他们进行了描绘这一光辉、美好的前景。
需要说明的是,东土大唐文化风俗中好的东西西天路上的诸国吸收了很多,不过坏的东西他们好象也学习了不少,可谓全盘东化。比如女性的裹脚。虽然这玩意儿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国粹,但它好像并不能为国争光,用糟粕之类的贬义词来形容它也并不算冤枉。按照时下颇为时髦的新国学提倡者的分法,这应该属于旧国学研究的范围。从作品的描写来看,西天路上各个国家的女性中似乎也流行裹脚这一陋俗,而且不光是人类,就连那些女妖们也在赶这个时髦。
细细算来,西天路上还真有不少女妖裹过脚。
“凤嘴弓鞋三寸,龙须膝裤金销”。这是铁扇公主出场时的打扮,倒也符合三寸金莲的标准。“湘裙半露弓鞋小,翠袖微舒粉腕长”,显然,玉面公主也是裹过脚的。妻子和小妾都裹小脚,可见牛魔王在娶媳妇时,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还挺注意脚的问题。
“弓鞋弯凤嘴,绫袜锦拖泥”,这是那位要嫁唐僧的女妖杏仙的打扮,说得不是很明确,但她的鞋子和铁扇公主是一个型号的,应该也是小脚。只是不知道这颗成精的杏树是用什么方式裹的脚。
“飘扬翠袖,低笼着玉笋纤纤;摇拽缃裙,半露出金莲窄窄”,“膝腕半围团,金莲三寸窄”。这是那几个女蜘蛛精的打扮和摸样。好家伙,连西天路上的蜘蛛也是三寸金莲,真是让人眼界大开。
“那女子脚小,挪步艰难”,这是孙悟空对那位女老鼠精所变女子形象的描绘,并道出了裹脚的弊端:行走艰难。不过这位老鼠精可不是因为哄骗唐僧才变成小脚女人的,人家可是个货真价实的裹脚老鼠。“一对金莲刚半折,十指如同春笋发”,这是这位老鼠精原来的模样。一只老鼠装扮成这个摸样,想想都让感到有些滑稽。
西天路上竟然有如此多的小脚女妖,着实让人长见识,开眼界。小脚文化从东土大唐传到西天乐土,从人间传到仙界,通行世界,可谓风行全球,发扬光大。好在裹脚对那些女妖的生活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因为她们有法术,走路困难,还可以腾云驾雾,照样能和孙悟空厮杀打斗。但对人间那些弱女子可就不一样了,说起裹脚的历史,对中国古代女性来说,绝对是一把辛酸泪的。
第2个回答  2015-01-02
《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原文:凤嘴弓鞋三寸(三寸金莲?裹脚?),龙须膝裤金销。手提宝剑怒声高,凶比月婆容貌。
第3个回答  2017-07-19
元宵看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