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年是唯一一个出过双状元的一年吗

如题所述

1397年 洪武三十年
(春榜) 陈䢿 ─ 福建福州府闽县人
陈䢿(1362年5月9日-1397年),字安仲,号叔恭(也有称字叔恭),福建闽县(今福建闽侯)人,明朝状元、官员和诗人。
陈䢿是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会试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在此次会试上榜的五十一人中,没有一名中国北方考生,前三名分别来自福建闽县(陈䢿)、江西吉安(尹昌隆)和浙江会稽(刘谔)。落第的北方考生心理不平衡,上疏称主考官刘三吾、白信蹈等人是南方人,因而偏袒其同乡。当时胡蓝党案余波未了,明太祖就怀疑刘三吾等是胡蓝党徒,将其治罪,并要求重新阅卷考试。重阅之后,明太祖举山东人韩克忠为状元,而这一次上榜的全是北方人。因为一次科举出现两个榜文,被称为“南北榜”或“春夏榜”。春榜状元陈䢿与探花刘士谔被安置边卫,后来遇赦召回授官,但最后还是被明太祖诛杀。[2][3]传闻致陈䢿于死地的是他的一句话:“今岁文星见闽,为什么自己却被难狱中?”,因明朝禁止私习天文,明太祖借此处死陈䢿。[4]此外,陈䢿也是著名的闽派诗人。

1397年 洪武三十年
(夏榜) 韩克忠 ─ 山东东昌府武城县人

韩克忠(?-1245年),字守信,山东武城人。明朝状元、政治人物。
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夏榜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当年春季会试中,韩克忠原本落第,且没有一名北方考生上榜,状元为福建闽县的陈䢿。后来,落第的北方考生上疏称考官偏袒南方考生,导致明太祖将考官刘三吾等定为胡蓝党,重新发榜,韩克忠才得以成为状元,此榜将南方人全部落榜,被称为“南北榜”。后官至监察御史

当年春季会试,上榜的全是南方考生,状元为福建的陈䢿,北方考生全部落第,后来明太祖罪责考官为胡蓝党,重新发榜,上榜的全是北方人,山东的韩克忠成为状元。两次发榜被称为“南北榜”或“春夏榜”。

元朝 是 按汉人(南人)、蒙古色目人分列左、右榜,固每科放2名状元

1238年戊戌选试,状元1人,1315年开始,按汉人南人、蒙古人色目人分列左、右榜,故每科取2名状元

金朝状元
双状元及以上 比较多。
1149年 皇统九年己巳科 王彦潜 河间(今河北河间县)
孙用康 燕(今北京市)
常大荣
王从龙 山东密州(今山东诸城县)

1157年 正隆二年 郑子聃 1126年-1180年 大定(今内蒙大名城)
王彦潜
常大荣

1230年 正大七年庚寅科词赋状元 李塘
郑时昌
刘海 山西兴县人
李安
张继祖 山西临晋人
刘文龙
元堪
刘仲渊

清朝一共进行科考112科,取状元114名
1652年 顺治九年 麻勒吉 -1689年 正黄旗满洲人 满榜
1652年 顺治九年 邹忠倚 1623年-1654年 江南省常州府无锡县人 汉榜

1655年 顺治十二年 图尔宸 - 正白旗满洲人 满榜
1655年 顺治十二年 史大成 1621年-1682年 浙江省宁波府鄞县人 汉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7-28

不是。双(多)状元有很多情况。例如:

    不同政权都取状元。例如宋辽并立期。

    同一个政权下不同科目有不同状元。例如金朝每次有诗赋科状元和策论科状元。大西国有文武状元

    同一政权,同一科目下不同民族状元。例如元朝每次取一个汉族状元,一个蒙古族状元。清朝也弄过两次满汉分科。

    同一政权,同一科目,同一民族,通过一年多试出现不同状元。明洪武三十年考了两次,太平天国每年都考很多次,出很多状元。当然严格来说一年四五个状元不算双状元。


如果说同一政权,同一科目,同一民族,再限定大一统王朝,那么洪武三十年是唯一的一次双状元。

追问

不知道就别说了,洪武三十年是一年考了两次,所以有两个状元榜眼探花

追答

对啊,我第四点说的一年多试,例子之一就是洪武三十年考了两次。哪里错了?

追问

我问你的就是看题目

追答

回答前两个字就说了啊,不是。因为不是的次数太多,无法一一列举,只好分成四类来描述。

只有在加上回答最后一句里面的很多限定条件后,才是唯一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