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怎么样

如题所述

我一直相信,书斋里的研究绝对解决不了人类的吃饭问题,学问应该有用。我读书的兴趣点也在此,不爱读那些纯粹理论的大部头,只想看与日常经验息息相关的“小文章”,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培林研究员的《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就是这样的“小文章”,对于社会学学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使社会学走向生活的方法论,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它又引导着人们走近社会学。 李培林研究员是1980年代中国第一批赴法留学生,因之最早接触到了西方最新的社会学理论,他也成为当代社会学西学东渐的传播者之一:为雷蒙61阿隆翻案,介绍波伏娃及其女权主义思想,引介福柯、利科等知名社会学家,这在当时都算得上是“奇闻异事”了,沿着这样的方向,他又在1990年代末期介绍了布迪厄、图海纳、布东和克罗齐耶这些后来被证实为著名甚至是伟大的社会学家。这在现在看来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因为社会学和社会的现代性问题就是这批知识人首先提及并逐渐传播到中国的。在这些言说的背后,作者有他更深层次的思考:“东方”如何走向现代?他提出要用“中国经验”来实现“东方现代化”,这又将理论问题拿到实践中来审视和解决。不知不觉中,作者回答了一个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问题,法国现代著名社会学家的社会学思想时如何进入中国的,对中国有什么用。读了这些文章之后,我主要思考两个问题:首先,我们研究西方社会学并不是为了建立一个学术的七宝楼台,而是要将这些新思想和中国的发展相结合,比如像书中提到的树立整体观、当心风险社会等,这就将社会学落到了实处。其次,我们再也不能被所谓西方拉的太远,要知道比之于西方我们的福柯研究和布迪厄研究差不多晚了二十年,我们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如今这个时代传播媒介特别发达,我们一定要让世界范围的新知第一时间纳入到中国当下的研究视域,尤其是社会学。以上是《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给我的启示之一。 之后,作者用他在台湾和日本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其实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足以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比如台北的“捷运”(地铁),既方便快捷又新潮卫生,甚至堪称一种文化,而从零分到一百分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这也许也可以说明海峡对岸的中国人至少对生活足够尊重。再比如日本的厕所革命,1930年代,日本的公共厕所卫生情况和近邻中国可谓半斤八两,今天两国的公厕情况真是天壤之别:日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将自己的公共厕所改造成了全世界最高水平,而如今在中国的很多城市想找厕所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书中尽是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事,汽车左行、小电器、中国大葱出口价格等,但也正是这些生活的细节维持着人们生存的环境、质量甚至尊严。其实说白了,整个社会就像一台时时刻刻不停运转的机器,机器内部由大大小小的齿轮构成,个人就是这大大小小的齿轮,倘若一个齿轮锈住了或者出了其他问题,影响社会这台机器的运转也就在所难免。如今,中国的各项社会改革都逐步进入深水区,已然走过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如何让社会这台大机器又好又快地运转是一个大问题,关键是不能让任何一个齿轮锈住,这就必须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的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看到了一个时期内中国的症结和问题所在,而解决好这些生活中的小问题也是社会学的最高境界。 另外,书中也同样涉及到一些学术、读书和作者研究理路方面的问题,其中不乏佳作,比如科技改变了生活的逻辑、社会流动、村落终结和中国梦等问题,但无论言说的是哪个方面,“中国经验”都是作者一个鲜明的主题和线索,这种经验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经验,也是社会生活经验,是这种经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这也是《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的中心所在。作者试图告诉我们,社会学研究应该深深扎根于生活,即使理论文本也要和生活建立联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洞悉社会发展的真正逻辑和主要问题,这对当代中国而言真可谓大有裨益。 路漫漫其修远兮。话又说回来,真正洞悉社会发展的真正逻辑和主要问题,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和使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