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 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不需要分析情节)

如题所述

  狂人日记的日记体格式和语言特色简析

  《狂人日记》一发表,就以其“格式的特别”而引起了许多关注新文学的人们的注意。而它的特别,主要就在于它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小说从来没有过的“日记体”形式。

  此外,作口中所带有的“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和新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寓热于冷”的凤格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所以,茅盾说:当时“还没有第二个同样惹人注意的作家,更找不出同样成功的第二篇创作小说”。

  在中国,以前没有日记体小说,只有笔记体和章回体小说。笔记体是“采风式”的,章回体是“说书式”的,它们在都采用第三人称,而日记体则全部采用第一人称,整篇作品几乎都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表白。

  鲁迅的《狂人日记》不但从题目上,而且从整体形式上都借鉴了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鲁迅在借鉴果戈理小说的同时,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表现得更为“忧愤深广”,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礼教,很好地表现了本民族的生活和意识,而且在艺术手法方面,并没有因此而完全抛弃本国的小说传统,在以自我表白为主要特征的日记体小说中,仍然能很好地运用白描手法,极简明地通过语言和行为刻画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此外,作者对白话的运用,也达到了非常娴熟的程度。

  比如:早上,我静坐了一会。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它兜肚连肠的吐出。

  从这短短的几十个字里,就可以看出作者文字功夫,其中有心理、有动作、有细节,用的都是标准的白话,自然朴实,却又处处生动形象,充满意趣。

  作品中还有一些警句式的词句,如“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等等,其概括的力度和含义的深度,都绝不亚于文言文。

  鲁迅正是他高超的语言功力,在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同时,很地与传统小说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本民族的思想和生活,才创造出了“日记体”这样一种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

  《狂人日记》将彻底的反封建精神与崭新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深刻地体现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绩,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17
狂人在不得志时,才发现了世态炎凉 同情大多数人 (鲁迅幼年家庭堕落的写照) 老婆一个没有 还 终于发现自己曾经也吃过人 现在自己被人吃才明白 很懊悔;被别人像孔乙己一样嘲笑;尤其是当初被自己吃的人 自己下去了 他上去了 就被他吃 连老婆被抢走 自己从不可一世变为阶下囚 比死还难受;更可怕的是 他们不是凭真才实学才上去的--不服- 又能怎样?

于是狂人现在真正看清了这个世界 反而奇怪的是人们却说他 狂’ 了 把他非要送到医院!我没病!你们才-有病呢!——‘看来他狂的不轻;’
可怜的狂人 无法对抗这个污浊的世界 没有把名著 狂人日记 写完 (白费了一本好书)‘病’就好了 亲人看他和自己一样了 才放心的把他从‘牢房’放出来;—后来呢 后来他终于 当上了‘官’ 他终于能拿回失去的一切 金钱 地位 女人 他终于可以再吃人啦 ……
此时此刻 他终于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狂人 别人对照了下自己的样子 认为他病好了,而他仍旧曰 ‘我没病’。

…有病不可怕,有病不治最可怕——所以鲁迅后来写《药》
会是谁 来用什么 药呢?就是那句经典的《呐喊》自序的一段……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意,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