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蒙特梭利的幼教老师,

我才刚刚进入蒙特梭利,什么都不懂,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做的很好,努力的学,却不知道该学什么。所以有请那位人,知道蒙特梭利的,可不可以告诉我,只要是关于蒙特梭利,我都想知道,我像好好做这份工作

一. 蒙特梭利的生平介绍
1. 求学生涯
蒙特梭利的创始人,玛利亚•蒙特梭利出生与意大利,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父亲是一位军人。由于父亲工作的变动,全家搬到罗马。并在罗马开始自己的求学生涯。
① 13岁进入工科学校学习数学,16岁毕业。
(把抽象的数字转换为具体形象的教具操作)
16岁毕业后进入达文奇工科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和现代语文,20岁毕业。
(培养儿童的科学和语文能力奠定基础)
22岁进入罗马大学学习生物学,生物医学。在学习生物医学的时候找出人类生长发展的规律。26岁毕业
(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具体形象的认知)
26岁毕业后成为一位轰动全球的医学博士。
② 研究低智能儿童
毕业后进入智障儿童机构研究低能儿童。
低智能儿童的发展不仅仅是医学上的问题,而是教育上的问题。
(伊塔。塞根,是研究低智能幼儿的先驱)
③ 研究正常儿童
蒙特梭利结合学习的教学方法和自己的特点,对60名低智能幼儿进行两年的训练学习,并能通过公立学校的考试。从而蒙特梭利总结思考,为什么低智能幼儿可以和正常幼儿一样的能通过考试。
原因:⑴智力开发迟了。开发儿童智力≠知识积累
智力开发就是提高幼儿的发展性思维
⑵教学方法不得当。
由于国家的发展需要正常的儿童,所以蒙特梭利就转为研究正常儿童。
进入罗马大学继续读书学习,生物科学,实验心理,正常教育,教育人类学,哲学等有关教学。以便探索人类成长的自然法则,找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经过6年的刻苦钻研,于1907年1月6日,在罗马贫困区成立了第一所“儿童之家”。儿童之家的成立标志着蒙特梭利研究正常儿童的开始。
儿童之家的教学环境是提供给孩子们发展基本的环境,它是公寓式的学校,不仅仅具有家的内涵,如:小朋友之间的互相关怀和帮助等等。环境中的一切设施都符合儿童需要的发展,它更是幼儿受教育的场所。
④ 蒙特梭利教育思想的传播发展
1931年蒙特梭利去美国,受到爱迪生等名人的欢迎。她的教学方法在旧金山的教育博览会中获得了唯一的一枚金牌。
(蒙特梭利起源于意大利,发展在美国)
四十年代蒙特梭利进入低潮。杜威,克伯屈抨击蒙特梭利教学法。
五十年代1957年,由于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美国人开始反思,并开始纳入蒙特梭利的教学方法编入自己的国民教育中,使其再次进入高潮。
蒙特梭利在中国的发展
单伟儒先生,50岁回家乡时在自己孙女身上发现蒙特梭利教育的特点。70年代去美国学习研究蒙特梭利教学,80回台成立“蒙特梭利基金会”。回到北京传授蒙特梭利教学法。
12年时间从中心发展到周遍,最后遍步全国。
蒙特梭利1952年5月6日,在荷兰去世,终年82岁。
二. 蒙特梭利的教学原则(12种发现)
1. 工作是人性的表现,也是人性的特征,只有人类才具有这种能够开创生命和发扬生命的特征。只要孩子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这种过程我们称为——工作。
2. 孩子喜欢工作胜与游戏,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东西(除危险品)都是玩具。
3. 延长孩子的工作周期和重复练习,是培养孩子专心和耐力的最佳途径。
4. 独立是儿童成长的主要目的,也是成长的必要条件。
孩子们渴望摆脱成人干涉,而自己发展他的生命成为一个未来的强人。
5. 孩子能够自由选择所能所喜的事物来探索来学习。
也才能产生学习的意愿。因为儿童们所选择的一定代表着他们内在有某种特别的需要和兴趣。
6. 吸收性心智。
幼儿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在生命的开始就已经存在,在这个规律中幼儿个体为了成长会不断的显露出内在的需要,促使儿童主动的去接触环境来满足成长的目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7. 儿童在心智的发展上有各种功能的敏感期出现。
在特定的敏感显露期内,功能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就能够等到很好的发展。但是敏感显露时间的短暂,迟早是因人而异的,不能一概而论,也无法用成人的力量使之提前或延迟。因此也就成为幼儿教育所重视的个别差异理论之一。
8. 说话和阅读都是自发性行为。有一定的发展规律,而且孩子的书写行为要找与阅读。
9. 无论是智力和性格,都在3岁定终身。2岁以前更种要。
10.适应环境是幼儿一切智能成长的主要力量。
11.当生理成长发生异常情形时。心理发展也会有显然的影响。
12.奖惩对幼儿的学习不能产生诱因,不但无效而且有害。(应一鼓励为主)
蒙特梭利的心理学
1. 吸收性心智是指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与环境接触而得到的经验,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职能肌肉。
吸收性心智包括3方面:无意识。潜意识。意识。
无意识:它与生命运动同存,是一种促使幼儿环境互动的原动力。
潜意识:通过无意识与环境互动而建立的一种心智状态。
意识:是孩子逐渐发展起来的成熟意识。
吸收性心智发展的阶段
0~3岁幼儿无意识期
幼儿是在毫不费力的无意识状态下,从四周环境吸收各种印象。
3~6岁幼儿意识期
幼儿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毫不费力的从四周环境吸收与学习。
3~6岁幼儿学习要有目的性。
无意识期到有意识期是通过幼儿的活动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幼儿是通过双手作为智慧的工具,让原来的吸收印象转化为学习的目的,因此说幼儿的心智在质的方面与成人不同。我们不能仅仅从口述的方法教授他们也不能直接干涉他们从潜意识到意识的发展过程。
2. 敏感起的发展
蒙特梭利将敏感期分为3大阶段。
0~6岁 6~12岁 12~18岁
蒙特梭利指出0~6岁的幼儿在敏感期 内会受内在生命运动所刺激,与高度的兴趣与热情去吸收四周环境的事物。
敏感期的表现形式
在敏感期间内,幼儿会持续重复某种行为一段时间,直到拥有新的能力为止。这种建立新能力的成熟过程并非外显易见。而是一种突然另人震撼的方式出现。一但新能力产生,那些重复的行为也就消失了。同时幼儿会开始另一种的重复行为,一产生一种新的能力。
如果幼儿在敏感期间内没能适时配合内在生命运动的发展,幼儿自然学习的机会一但错过将永不再来。甚至造成发展上的问题。阻碍幼儿的成长。
敏感期的发展规律
感官发展的敏感期0~5岁是感官发展的铭感期,在这 个年龄阶段老师要让幼儿充分运用其感官来感知各种事物,成年人不要阻止幼儿,否则会产生挫折感。因此老师应把危险品和不清洁的东西移开,为儿童创设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健康安全的环境,使他们自由探索。
3.秩序的培养
0~3岁最重要 2岁达到最高点 3岁开始下降
3. 语言的发展
0~3岁无意识的建构语言
0~3岁的孩子是无意识的学会语言,他们具备天赋的能力,可以从环境中吸收人类的发音人字及语法。在2岁半以前的语言进步属于爆发性的现象。1岁半~2岁为单字的爆发。2岁以后是句子惊人的增加。
3~6岁有意识的追求完美的阶段
2岁半或3岁以后的幼儿,由于语言组织进入新的形态,不再有爆发性的现象,而是持续的发展直到5、6岁。
4. 细微的东西
1~2岁半是对细微东西感兴趣的敏感期。
集中与细微的事物上,这段时间非常短暂却十分重要。他是培养幼儿专注力和观察力的最佳途径。
5. 动作的统合是0~4岁
孩子以基本模仿为主。
6.孩子的社会行为发展2岁—5岁
幼儿从独自的玩耍逐渐对一些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感兴趣。例如:礼貌进餐习惯温文儒雅的气质,以及帮助和体谅别人的社会情感。
7.文化发展的敏感期3岁—6岁
蒙特索利主张在3到6岁的幼儿的教室中要投放生动活泼具体有行的教具,让幼儿沉浸在文化领域的世界中,但是蒙特索利不赞成直接教他们几何,地理,数学,生物等抽象的文化知识,而是通过一些生动活泼的具体经验撒下兴趣的种子,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15
  杰出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1870—1952),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杰出的儿童教育家,国际上称她为“真正优秀教师而闻名世界史上的幼儿教育家”。
  1896年,毕业于罗马大学医学院,留校担任身心缺陷和精神病患儿的治疗工作。
  1898年,在罗马建立特殊儿童学校,收容白痴和弱智儿童,开展教育实验研究。
  1901年起,开始寻求把智力缺陷儿童教育的方法应用于正常儿童的可能性。
  1907年,在罗马创办第一所“儿童之家”,从此开始了她教育家的生涯。

  蒙台梭利:为“吸收性心智”准备好合理的养料
  发现“童年的秘密”。儿童不仅是一种肉体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蒙台梭利称之为“精神胚胎”。儿童的精神深深地隐藏着,并不立即表现出来,他通过适宜环境的刺激和自身的努力形成着自己的个性。儿童具有很大的潜力,天生具有“吸收性心智”,通过各种感官有选择地吸收周围环境的印象和文化模式,使之成为心理的一部分一直保持下去,甚至影响终生。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敏感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敏感性,比如,1~2岁的儿童对细节特别敏感,常常将注意力集中在细枝末节上。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还表现出其他一些特点,如儿童喜欢操作活动,儿童具有强烈的自尊心,等等。

  重新定义教师的角色。由于儿童的发展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因此,成人只能帮助儿童发展,却不能代替儿童的发展。教师不是向儿童灌输知识或发号施令,而是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环境,观察儿童,协助儿童,为儿童的自由活动提供保障,并与家长经常沟通。教师是“导师”,应该尊重儿童、热爱儿童,用平等、谦逊的态度协助儿童生命的成长,使儿童在环境中自我学习、自我建构、自我完善。

  强调“有准备的环境”。教师要为儿童创设一种有秩序、美的、富有吸引力的,并能给儿童以安全感的环境;为儿童提供丰富的、适合儿童自由操作的活动材料,满足儿童活动的乐趣;环境的设置既要适合不同儿童的发展水平,有利于儿童独立进行操作活动,又要为儿童提供与小伙伴和成人交往的机会,满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