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是什么

如题所述

_罗马文学和基督教文学

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分别是:“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一般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两希传统”。

“古希腊—罗马文学”:世俗人本意义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开端与核心组成部分,是重理性、重现实,是一种入世、关注现实社会世俗生活的文学。

“希伯来—基督教文学”:宗教人本意识

希伯来文明是指统治西方精神世界千年之久的基督教文明。重感情、重精神,是一种出世的、注重信仰与来世幸福的文学。

早期基督教文学

(是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相交而产生的,产生于公元1世纪中叶到2世纪末,罗马帝国强盛时期。与后来的基督教文学一道构成了欧洲文学的另一个源头)

早期基督教文学的最高成就

《新约全书》:共27卷,分为“福音书”“使徒行传”“书信”“启示录”4类。

福音书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

基督教精典:《旧约全书》(简称《旧约》)

西方文学的思潮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所谓人文主义,从原意讲,是从拉丁文“Humanus”深化而来的,又译成“人道主义”。

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起源于14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彼特拉克。人文主义的思想核心是“人乃万物之本”,主张以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

人文主义者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个性与人权,主张个性自由,反对天主教的神权;主张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和文化,反对迷信。

18世纪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潮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

17世纪新古典主义是独立的文学思潮,它对现代性作出了审美反应,形成了自觉的文学主张和鲜明的文学风格。

新古典主义不是对现代性的直接的反应,因为17世纪还没有直接实现现代性的条件,它面临的历史任务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而现代民族国家是现代性的政治载体。

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启蒙运动实质上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大准备。

启蒙知识分子顺应历史要求,提出了“启蒙主义”理论:用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来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

用无神论、自然神论或唯物论来反对宗教迷信。启蒙理论实质上是夺权理论。它为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和资产阶级文学的产生开辟了道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