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思养神之道——道教养生

如题所述

道教养生之道深深植根于老庄哲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之中,强调清静无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其核心理念是“道法自然”,认为神与形体息息相关,存神于内可以保持身体的安康。养神之术如内观、守静、存思和守一,早在魏晋时期就已广为流传,旨在防止神离形体,导致生命力的衰竭。


早在古代经典如《老子》、《庄子》及《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提出了“专气致柔”的养神策略,如《老子》中的“虚心”、“守静”等论述,原始道典《太平经》详细阐述了守一和静心的方法。东晋葛洪提倡恬愉淡泊,主张通过静寂无为来达到长生。而唐代司马承祯的《坐忘论》则对养神之道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安心坐忘之法”的七阶论,从信教、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到得道,逐步引导人们达到内心的清静与无为。


司马承祯在《天隐子》中进一步细化了修炼方法,包括斋戒、安处、存想、坐忘和神解等步骤,将清静无为的养神之道提升到了更为完美和系统的层次。总的来说,道教的养生之道不仅是一种哲学理念,更是实践中的生活方式,旨在通过内在的修炼,实现身心的和谐与长生。


扩展资料

存思,又称存想、存神,简称存。存指意念的存放,思指瞑思其形。唐司马承祯《天隐子》曰:“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就是说存思自己身上的神。道教认为神无所不在,无所不存,身内身外皆有神,如果能存思这些神,神就会安置其身,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如《云笈七签》卷四十三《存思》曰:“为学之基,以存思为首。常行之智静神凝,除欲中静,如玉山内明,得斯时理,久视长生也。”道教的存思法主要有二十四真法、二十四神行事诀、九室存思法、七童卧斗法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