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义并非建立在科学的逻辑基础上,而是一套古代哲学体系,它并不具备现代哲学的科学化特征。这套哲学并非一套明确、详尽的行为规范体系,其思想原则也缺乏精确的定义,因此它更偏向于一种哲学指导而非科学理论。
起源于公元前551年至479年的孔子,根据鲁国的史书记载,编纂了一部历史编年体著作——《春秋》,记录了鲁隐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242年历史,约1.5万字,内容简练,类似大事记。
随后,《左传》应运而生,全称为《春秋左氏传》,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记载更丰富,约18万字。尽管儒家学者认为《左传》是对《春秋》的注解,但其原始风貌已难以窥见。《史记》和《汉书·艺文志》则认为左丘明是作者。
孔子创立了私学,因《春秋》文字简练,需要解释其深层含义,汉代B.C.100左右出现了《公羊传》和《谷梁传》,这两部作品着重解释《春秋》的文辞和史义,对《春秋》进行逐字解读。《谷梁传》倾向于忠实史实,而《公羊传》认为《春秋》蕴含孔子的政治观点,体现了“微言大义”——通过历史事件的叙述表达对社会现实的见解和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春秋》的写作语言属于当时的“古文”,与汉代通行语言存在差异,对普通读者来说可能难以理解。因此,学习《春秋》时,注释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
中国儒家思想中其哲学思想的价值取向;儒家思想在社会价值、伦理道德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看法、取舍和褒贬。其本质就是个人在群体的社会生活中,在与其他人、周围的环境等产生作用时,在个人行为选择上所遵循的一套行为规范和其背后的思想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