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本科毕业生就业这么难呢?

如题所述

本科生仅占总人口的3.4% 。

从2019年起,北京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50%,其中本科以上的人口占比超过35%,在我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一。上海大专以上人口占比超过30%,其中本科以上占比超18%,排名第二位。此外,天津、内蒙古的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相比较而言,广西、西藏、贵州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足10%。

这造成了两大现象:首先,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顶尖大高校留京率持续下行;其次,不少中西部地区开出优惠条件吸引高学历毕业生。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2002年时是15%,到2019年,这一数据已经达到51.6%,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普及化是提高国民素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美国在2010年本科以上学历占总人口比例是24%。不过,需要注意两点,首先是高等教育结构是否合理,其次是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

避免盲目学历“竞赛”:

整体学历的提升,一方面带来人口素质的逐步提升;但另一方面,又需要避免学历提升的盲目性。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后,继续以学历为导向办学,必然会出现高职扩招、专升本扩招、研究生扩招、博士扩招。而读完博士,从事的工作可能就是之前研究生或本科生就能胜任的工作。出现这种局面,无疑就是教育浪费和人才浪费。

可以看到,目前学历所带来溢价在减弱。现在研究生的数量在逐步上涨,相对来说本科生的竞争力在下降。而大城市本来就是高学历人才聚集的地方,必然出现高学历人才更多的现象。人们认为教育是对能力的一种培养,因此从薪酬上看,博士生的薪酬一般比硕士生高,硕士生的薪酬也会比本科生高,这促使了人们追求高学历。但一些目前由博士担任的职位,可能本科生就可以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0-09
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原因包括:
1.
毕业生的求职观念和心理状态对就业存在着很大影响。很多毕业生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工作,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这样就会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迷失方向,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2.
大学生的就业结构不平衡。由于就业区域选择上存在着偏好,大学生就业结构总体上不平衡,突出表现为大学生求职时出现的“三多三少”现象,即东部多、西部少,城市多、农村少,外企多、私企少。
3. 部分大学生的“软能力”不足。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很多,“软能力”不足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说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
4. 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不够畅通。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一定计划体制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限制。
第2个回答  2023-10-09
主要是现在大学生数量比较巨大,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毕业生就1000万左右,而工作岗位是有限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