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如题所述

1.圆而胖的名医

本名姚芝轩,这个反面人物坏在"瞒"病人。不告诉病人具体症状,只是模棱两可地说他明白了,其实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自高身价,毫无真才实学,医蛊不分,草菅人命。

2.陈莲河

原名何廉臣,鲁迅先生为了表达对他的恨意,把名字颠倒,说明这个人颠倒黑白不分是非。这个反面人物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江湖骗子。周伯宜生命垂危之际仍旧泰然,说明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了。

3.衍太太

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自私、阴险)

4.母亲:朴实,慈爱,爱护孩子,端庄,知书达理。

5.无常:爽直,公正,善良,颇具人情味。父亲的故事。

扩展资料:

父亲的病》,鲁迅散文作品,选自鲁迅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作品最初发表于1926年11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二十一期。

在文章中,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医误人,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体现出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庸医误人的深切的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人生的伤悲。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是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他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支持者,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父亲的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3

感谢您的邀请,以下是我对此问题作出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父亲的病》是文学家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其中的一章,作者用讽刺的笔调描述了庸医误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社会现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庸医的痛恨和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的同情。

文中描述了两个“名医”,一个比一个独特,一个比一个“高明”,作为医生,他们不是用自己的医术和药引来治病,而是利用各种手段欺骗病人的钱财。


第一个“名医”本名姚芝轩,是一个反面人物,他的坏在于不告诉病人具体的病症,隐瞒真实的病情,即便病人问了,他也不会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是模棱两可地敷衍一下。其中有一个病人已经没有脉了,他还淡定地给病人开药,说病情不轻了,药也要加重,以此来骗病人家属的钱。


作者的父亲病重,请他来看病,找他看了两年,都没有把父亲的病治好,反而更严重了。实在没办法,这位“名医”请来了另一位“名医”陈莲河当替罪羊,好让自己脱身。

正如作者所说:“他看了两年,毫无效验,脸又太熟,未免有些难为情。”


第二个“名医”陈莲河,也是一个反面人物,他坏在不分是非,颠倒黑白,一个名副其实的江湖骗子。作者父亲再次病重,生命垂危,请他来看病,他以药引来骗取作者的钱。他让作者去抓药,必须要抓到原配的蟋蟀,不然就没有效果。作者的父亲多次摇头,觉得这个药太贵了,说到底是不相信陈莲河的医术。

文末还出现了一个反面人物,就是衍太太,为了得到作者父亲的一份遗产,不惜教唆作者迫害自己的父亲,心肠非常歹毒。在那个年代,晚辈必须得听前辈的话,即便这样做是错误的,也得听从,没有商量的余地。





第2个回答  2017-02-04
圆而胖的名医
这个反面人物坏在“瞒”病人。不告诉病人具体症状,只是模棱两可地说他明白了,其实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病人已经没有脉了,他还是从从容容的,只能说明他是一个惯骗。他还自己为自己造“传说”(总不可能是病家造的传说吧?),造舆论;把自己和真正的名医叶天士先生相提并论,只为了给大家造成错觉。实在没辙治好周伯宜的病之后,便拉陈莲河来替罪,自己脱身了,如文中所说:“他因为看了两年,毫无效验,脸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难以为情,所以等到危急时候,便荐一个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
陈莲河
原名何廉臣,鲁迅先生为了表达对他的恨意,把名字颠倒,说明这个人颠倒黑白不分是非。这个反面人物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江湖骗子。周伯宜生命垂危之际仍旧泰然,说明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了。他“巧妙”地使用连环套诈骗周家,第一套药引,蟋蟀也就罢了,还是什么“原配”,岂不是可笑至极?第二套药丸:鲁迅先生小时候也不知道这药丸的“精妙”,因为这本身就不能拿来治病。第三套:点在舌尖的“神丹”,其实也没有什么神奇,到这里,周伯宜已经开始怀疑陈莲河的医术了,摇头是因为实在太贵。第四套:前世的事。这完全就是瞎扯了,公然的欺骗。周伯宜可以看出已经不再信任陈莲河了,于是摇了摇头。
衍太太
为了得到周伯宜死后的一份遗产而不惜教唆少年鲁迅迫害自己的长辈,一个毒辣的女人。鲁迅却不得不听从,因为宗法家庭的规矩就是:晚辈必须听从长辈的话,没有商量。
周伯宜
鲁迅通过对父亲的描写,暗中揭示了很多,这也是文章中的另一个主线索:父亲的故事。
以上来自百度百科,还有疑问可追问,求采纳b( ̄▽ ̄)d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0-13
1.圆而胖的名医

本名姚芝轩,这个反面人物坏在"瞒"病人。不告诉病人具体症状,只是模棱两可地说他明白了,其实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自高身价,毫无真才实学,医蛊不分,草菅人命。

2.陈莲河

原名何廉臣,鲁迅先生为了表达对他的恨意,把名字颠倒,说明这个人颠倒黑白不分是非。这个反面人物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江湖骗子。周伯宜生命垂危之际仍旧泰然,说明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了。

3.衍太太

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自私、阴险)

4.母亲:朴实,慈爱,爱护孩子,端庄,知书达理。

5.无常:爽直,公正,善良,颇具人情味。父亲的故事。

扩展资料:

《父亲的病》,鲁迅散文作品,选自鲁迅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作品最初发表于1926年11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二十一期。

在文章中,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医误人,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体现出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庸医误人的深切的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人生的伤悲。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是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他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支持者,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
第4个回答  2019-12-17
勇往直前的保尔、聪明伶俐的丽达·乌斯季诺维奇、忠厚老实的谢廖沙·勃鲁扎克、精明乐观的费奥多尔·朱赫来、慈爱的列杰尼奥夫保尔: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是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和党的教育下成长的共产主义战士。保尔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他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更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