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纳税人,不允许抄税”,为什么会成为风险纳税人?如何解除风险

如题所述

原因:

1、企业“失联”,电话通知找不到企业的法人或会计;

2、企业欠税,存在未交税金;

3、税务机关通过金税系统比对,发现企业有虚开或接收虚开的现象;

4、税务机关通过金税系统比对,发现企业有失控票。

5、税务机关通过系统评估的其他风险因素。

解除风险办法:携带有关证件,到办税大厅处理清有关问题后即可解锁恢复正常。

扩展资料:

收税的风险管控:

(一)制定目标规划。要结合税收形势和外部环境,确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和实施步骤,形成系统性、全局性的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统领和指导税收风险管理工作。

(二)收集涉税信息。各级税务机关要落实信息管税的工作思路,将挖掘和利用好内外部涉税信息作为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

注重收集宏观经济信息、第三方涉税信息、企业财务信息、生产经营信息、纳税申报信息,整合不同应用系统信息。建立企业基础信息库,并定期予以更新。对于集团性大企业,还要注重收集集团总部信息。

(三)开展风险识别。各级税务机关要建立覆盖税收征管全流程、各环节、各税种、各行业的风险识别指标体系、风险特征库和分析模型等风险分析工具。

统筹安排风险识别工作,运用风险分析工具,对纳税人的涉税信息进行扫描、分析和识别,找出容易发生风险的领域、环节或纳税人群体,为税收风险管理提供精准指向和具体对象。

(四)确定等级排序。根据风险识别结果,建立风险纳税人库,按纳税人归集风险点,综合评定纳税人的风险分值,并进行等级排序,确定每个纳税人的风险等级。结合征管资源和专业人员的配置情况,按照风险等级由高到低合理确定需采取措施的应对任务数量。

(五)组织风险应对。要按纳税人区域、规模和特定事项等要素,合理确定风险应对层级和承办部门。风险应对过程中,可采取风险提醒、纳税评估、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税务稽查等差异化应对手段。风险应对任务应扎口管理并统一推送下达。

(六)实施过程监控及评价反馈。要对税收风险管理全过程实施有效监控,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及时监控和通报各环节的运行情况,并对风险识别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风险等级排序的准确性、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等进行效果评价。

要将风险应对效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过程监控和评价结果的应用,优化识别指标和模型,完善管理措施,提出政策调整建议,实现持续改进。要全面归集分析税务总局定点联系企业税收风险的性质及成因,提出风险防控建议,反馈给企业集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税收风险管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0

企业成为风险纳税人的原因?

    未及时准确地向税务局申报相关资料或者纳税;

    因为财务人员的疏忽导致企业少交税或者多交税;

    隐藏收入;

    利用虚假信息开立多个账户进行偷税;

    税负率忽高忽低;

    购买虚假发票进行偷税漏税;

    没有真实业务进行虚开发票的违规现象;

    未及时按照税务局的要求升级税控;

    税务局系统的法人、财务负责人、办税人三员一致;

    免税小微企业临界点大量作废发票;

    未及时认定一般纳税人资格;

    大量开具超经营范围的发票;

    存在滞留发票和失控发票;

    企业地址经营异常。

企业如何解除高风险?

    联系企业的主管税务所问清楚具体原因;

    配合专管员的核查提供税务局所需要的材料;

    将资料准备好去找专管员进行一一核实;看资料是否真实有效、齐全;

    核实清楚按所属专管员给的处理结果进行补缴税款罚款、滞纳金等;

    税务局会根据核查的最终结果决定是否解除风险。

第2个回答  2017-10-26
1、企业“失联”,电话通知找不到企业的法人或会计;
2、企业欠税,存在未交税金;
3、税务机关通过金税系统比对,发现企业有虚开或接收虚开的现象;
4、税务机关通过金税系统比对,发现企业有失控票。
5、税务机关通过系统评估的其他风险因素。
携带有关证件,到办税大厅处理清有关问题后即可解锁恢复正常。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5-19
成为风险纳税人的原因
1、没及时向税局报送相关资料,或没按照规定进行纳税申报。
2、财务人员工作疏忽或技能不过关忘缴纳或少缴纳,以及对税收政策不了解多缴纳税款。
3、不按规定设置、保管账簿、凭证,未能准确进行财务核算。
4、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
5、利用阴阳合同等手段设置内外两套账,隐瞒收入少缴税款。
6、利用虚假交易人信息、身份证、账户设置多个银行账户实施偷税。
7、利用空壳公司转移资金和资产进行逃税,或利用虚假业务抽逃资金和逃逸税收。
8、不按规定履行代扣代缴义务。
9、出口退税不按规定办理,及利用虚假手段骗取出口退税。
10、税负忽高忽低,纳税申报率偏低,库存率出现异常,成本率、费用率出现异常,利润率出现异常等。
11、违规使用发票,利用虚假发票报销偷逃税款。
12、在没有真实业务的情况下开具发票,或三流不一致等发票违规问题。
13、税局要求企业开票软件必须升级的,企业没有进行升级,也会成为风险纳税人。
14、通过申报表规避税务机关审核比对,进行虚假申报的。
15、企业法人、财务、办税人为同一人。
16、企业注册地址被列入高风险地址的。
企业如何解除风险?
1、联系企业的主管税务所问清楚具体原因;
2、配合专管员的核查提供税务局所需要的材料;
3、将资料准备好去找专管员进行一一核实;看资料是否真实有效、齐全;
4、核实清楚按所属专管员给的处理结果进行补缴税款罚款、滞纳金等;
5、税务局会根据核查的最终结果决定是否解除风险。
第4个回答  2019-04-03
什么是风险纳税,当我们成为风险纳税人的时候,要如何去接触风险呢?

每个月征收内,使用税控设备的用户必须抄税清卡。但是个别企业在抄税的时候,出现抄报失败的提示

显示风险纳税人不能抄报,企业抄税清卡时提示该企业为“风险纳税人”,不允许抄税,企业很纳闷,什么是风险纳税人,为什么我们成为风险纳税人了呢?

首先说一下什么是风险纳税人,所谓风险纳税人,首先是税局给设定的,说明该企业在涉税或者相关财务指标上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加以整改,该补税的补税,做到合法经营、依法纳税!

有人会说,如果我有问题,税局直接找我就是,为什么还不让我开票抄税呢?其实到底很简单,如果你是风险纳税人,从税收安全的角度来说,是不允许再继续领票开票的,再就是很多时候由于税管员无法联系企业人员,所以就采取这种方式让企业主动去联系!

到底什么问题会成为风险纳税人呢?其实只要你的企业有相关的涉税问题,都有可能成为风险纳税人,例如以下情况等:

1、企业盲目纳税,企业由于财务人员的工作疏忽或缺乏必要的税务知识忘缴或少缴了税,或由于对税收优惠政策的无知无故多缴纳了税款;

2、企业税负异常。很多企业财务人员税务筹划做的不好,导致税负忽高忽低,容易被国税预警,或成为风险纳税人;

3、企业发票问题,可能和“走逃企业”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往来,取得了“异常凭证”(所谓“走逃企业”是指税务机关找不着这家公司了,也不知道这个公司的);

4、企业存在虚开等问题,税局通过金三后台系统,可能会检测到该企业所开发票不合理,或者是发票有风险、三流不一致等;

5、发票软件不符合要求。税局要求企业开票软件必须升级的,由于企业种种原因没有进行相应的升级处理,也会成为风险纳税人;

6、直接走逃失踪不纳税申报,或虽然申报但通过填列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相关栏次,规避税务机关审核比对,进行虚假申报的。

7、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企业法人、财务人员、办税人员为同一人的,企业注册地址呗被列入“高风险地址”的;

总之,只要你的企业出现任何涉税方面的问题,税局都可能将其设为风险纳税人。那么成为风险纳税人后如何处理呢?怎么办才能解除风险纳税人呢?

出现这种情况后,很多企业是不知道什么原因造成的,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与自己企业的税管员联系,了解自己企业的情况,了解为什么会成分风险纳税人,然后根据税管员给予的原因在进行处理。

如果是因为没有申报或申报有误,那么接受税局处罚,进行补税申报,如果是因为税负原因,则需要向税局解释,以后合理进行纳税筹划,以避免以后出现类似情况。

如实是因为取得了走逃户或者是非正常户的发票,那么自己应该了解一下该发票是不是正常业务的发票,如果是非法取得的,必须做进项税转出,如果是正常业务发票,先转出,然后向税局解释情况,再根据税局的要求做相应的处理。

企业被列为风险纳税人,也可能说明企业在税负率及相关财务指标上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加以整改,该补税的补税,做到合法经营、依法纳税。

如果是因为开票软件达不到税局要求,那么需要根据要求对开票软件进行相应的升级,不经有些低版本的开出来的发票已经不符合税局规定!

其实说来说去,成为风险纳税人,肯定是税局认为该企业有问题才造成的,这也说明企业在日常的经营中,存在对税务工作不重视,涉税观念淡薄,与相关税管人员缺少沟通等状况。也就要求企业在以后工作中,一定要加强涉税事项的管理,规范企业纳税行为。只要严格安规范做事,依法诚信纳税经营,你的企业才会得到良好发展!www.szlhsd.cn/news_detail.asp?-detail=160.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