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光的色散?

如题所述

是的
光的色散
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牛顿在1672年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光谱).色散现象说明光在媒质中的速度(或折射率n=c/v)随光的频率而变.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镜,衍射光栅,干涉仪等来实现.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组成的叫做复色光。红、橙、黄、绿等色光叫做单色光。
色散: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色散可以利用棱镜或光栅等作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复色光进入棱镜后,由于它对各种频率的光具有不同折射率,各种色光的传播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离开棱镜时就各自分散,形成光谱。
光的色散
light,dispersionof
介质折射率随光波频率或真空中的波长而变的现象。当复色光在介质界面上折射时,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各色光因折射角不同而彼此分离。1672年,I.牛顿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这是人们首次作的色散实验。通常用介质的折射率n或色散率dn/dλ与波长λ的关系来描述色散规律。任何介质的色散均可分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两种。
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让一束白光射到玻璃棱镜上,光线经过棱镜折射以后就在另一侧面的白纸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其颜色的排列是靠近棱镜顶角端是红色,靠近底边的一端是紫色,中间依次是橙黄绿蓝靛,这样的光带叫光谱.光谱中每一种色光不能再分解出其他色光,称它为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自然界中的太阳光、白炽电灯和日光灯发出的光都是复色光.
光波都有一定的频率,光的颜色是由光波的频率决定的,在可见光区域,红光频率最小,紫光的频率最大,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都相同,等于.但是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受到介质的作用,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并且速度的大小互不相同.红光速度大,紫光的传播速度小,因此介质对红光的折射率小,对紫光的折率大.当不同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三棱镜上,红光发生的偏折最少,它在光谱中处在靠近顶角的一端.紫光的频率大,在介质中的折射率大,在光谱中也就排列在最靠近棱镜底边的一端.
夏天雨后,在朝着太阳那一边的天空上,常常会出现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形成虹的原因就是下雨以后,天上悬浮着很多极小的水滴,太阳光沿着一定角度射入这些水滴发生了色散,朝着小水滴看过去就会出现彩色的虹,虹的颜色是红色在外紫色在内依次排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6
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同一种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因为同一种介质对各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通过三棱镜时,各单色光的偏折角不同。因此,白色光通过三棱镜会将各单色光分开,即色散。公式
测量瞳孔中心距离是完成验光检查的最后一步。如测量有差距,可使眼镜片光学中心与瞳孔中心不一致而形成三棱镜作用,偏离光心越远,产生三棱镜效应越大。其计算公式:
P—D×L/10
参数
式中P——产生的三棱镜效应度数;
D─透镜的屈光度数;
L—偏离光心的毫米数。
例题
例20 10 D镜片,偏心1 mm时,即可产生P=10×1/10=1△的效应。为了克服移位,大脑融合中枢要用过度的调节而产生视疲劳,还可引起度数加深,甚至发生斜视,如:××,男性,20岁,屈光度为:R:一8.00 DS ⌒—1.50 DC×170°。;L:一6.50 Ds_⌒─2.OO DC×180。
由于瞳距过大,发生视疲劳,眼镜不能戴,改小瞳距后症状消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04
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会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第3个回答  2019-12-08
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第4个回答  2020-03-09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