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上观山水下联获奖名单

如题所述

第一联:悟空道中悟道真
第二联:罗汉道中罗道真
第三联:无门道中无道尘
解析:
三幅下联在词性、对仗、韵律方面都没什么问题,也如上联般能按两种句式来解读,关键在于“须融入观音山景点”;我认为这个“景点”应该包括“已命名的景点”和“未命名但存在的景点”。
第二联灵感来源是观音圣象前列有两排罗汉像,虽然没有标注景点名称,但是我觉得将其称为“罗汉道”是完全说得过去的。
第三联出处是景区有一段山道壁上题有宋代无门慧开禅师所作《春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我想若把这一段山道称为“无门道”也是可以的,那么这个下联也算是融入观音山景点了。
重点推荐第一联,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是“观”有形之山水,下联若能由实入虚,“悟”无形之佛道真如,那么整个对联意境上可以得到升华。传说观音菩萨是修“耳根圆通”法门而悟道的,由观察声音的动静之相而领悟到无形空寂的佛性真如,因此从“观音”而至“悟空”也是佛法修行的一个程序。另外在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西天取经途中遇到困难时常求助于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与悟空行者情同师徒;而且观音是佛门菩萨,悟空大闹天宫时本是道家神仙,两人一仙一佛,也正好对应观音山兼具道教和佛教文化底蕴的特点。因此,上联说到“观音”,下联以“悟空”来对是合适的。可惜观音山景区现无“悟空道”,也无孙悟空形像,使得下联似难符合征联要求。但是虽无固定景点,临时的“即景”还是有的!中秋国庆期间,观音山景区搞活动,设立了“大圣棉花糖”景点,又请人在林间道上扮演“孙悟空”,供人拍照、宣传,这使得“悟空”和“悟空道”两者作为临时景点出现了!因此,“悟空道中悟道真”这个下联也可以算是融入了观音山景点的。
但是,临时的即景毕竟是昙花一现,如果能有真正命名的“悟空道”那就更好了!试问,征联历时五载,始终未能得最佳下联,原因何在?并非对者无才,而是观音山景点有限,所以很难满足下联“须融入东莞观音山景点”的要求!我去过观音山森林公园,那里有一条车行道-“吉祥路”从山脚一直通到山顶,而人行的步道则未有命名。这样不仅有点单调,而且对于应急救援等活动也是不利的,假如有人在步行登山时跌伤或者发病需要救援,如果不是在服务站点附近,那么他可能无法告诉景区工作人员自己所在位置。我建议,可以把登山步道分成若干段,分别命名,间隔树立标识牌,那么确定游客所在位置就比较容易了。另外也可以加入佛教文化元素,例如依自性本体真、净、明、空的特点,可将登山步道分段命名为悟真道、悟净道、悟明道、悟空道;又或者按“观音耳根圆通法门”依次命名为入流道、了然道、渐增道、觉空道、寂灭道、出世间道等。然后在步道旁展示一些佛教哲学知识或者禅语、诗偈,必定能增加观音山的佛教文化氛围,给步行登山者带来更多的趣味和领悟。而只要将其中一段步行道命名为“悟空道”,并且在旁边造个孙悟空的塑像,那么“悟空道中悟道真”的楹联就可以落到实处了!
这样一来,既能得到最佳下联,又可以增加观音山景区的景点和文化氛围,岂不是一举两得!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下联“悟空道中悟道真”,这幅对联写在大门上也是很合适的;意思是说游客可以一边在观音山上领略山水自然风光之美,一边在登山途中感悟佛学和人生哲理,得到返璞归真的体验。如果需要横联,可写“佛地仙山”,因为观音山是仙佛同修之地,兼有佛道两家文化胜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几年前在首届广东观音山书画论坛上,邹继海先生根据观音山十里风景各有不同,长廊漫步百鸟啁啾,令人心怡神醉的奇丽自然风景,在会上提出了上联,观音山景区在会后便面向社会征集下联。如今,终于有了合适的下联:展览馆中展馆厅。

  这幅对联的要求有: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平仄相对;对仗工整,具有韵味且词性相同;下联中融入观音山景点风景且具有诗意。上联的山水,可分别独立使用,也可结合起来组成词语,是常见用法;下联的馆厅,可分别独立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组成词语,也是常见用法。

  上下联的字数相等,平仄相对,对仗工整,词性相同。而且下联中融入观音山景点展览馆,它是国际会展中心,富有诗意和韵味。上联的自然景观和下联的人文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意境相符相合,人与自然巧妙的结合起来,既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又能体会到人文的伟大。

  上联的观音和观音山都是专有名词,符合生活习惯用法。下联的展览和展览馆也都是专有名词,符合生活习惯用法;上联的观和山,看似重字,实则一字两用,这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联句的巧妙之处。下联的展和馆,完美对应上联的观和山。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更是魅力无穷。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大家都知道,一副对联分为上下两联,讲究的是对仗,一般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和句法相同。由于对对联要求较高,它能充分展示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和文化修为。因此,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留下许多稀奇有趣的对联。那么,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下联是什么呢?

2019-12-26优质创作者
11月初,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70万元征集对联下联的消息,在自媒体的宣传下,算是一传十、十传百,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很多人都说这就是赤裸裸的商业炒作,尤其是对联征集有个硬性要求,就是下联必须“要以观音山的景点应对”,用观音山景点对下联,如果没去过观音山,如何对呢?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不过这也能理解,不然70万元怎么来呢?不可能说是观音送的吧?如果是通过提升景区知名度,通过吸引游客过来游玩,然后从收益中拿一部分来回馈社会,顺便再宣传提升景区的知名度,这也是良性循环,是可以接受的。大家说呢?

不过有些人在千里之外,可能真的没办法过来参观游玩,但是又有兴趣想参与到这个活动来,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利用网络资源了。比如说搜索景区导游图片,景区的景点不就一目了然了吗?比现场寻找可能还更全面呢。毕竟现场走累了,很多地方就去不了啦。而且这样还有个优点,以逸待劳,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不是很畅快淋漓呢?

还有个笨办法,就是多看读者回复的评论。可以从他们那里找到方向,找到灵感。或者在他们的基础上,来个偷梁换柱、偷天换日、精益求精,这也未尝不可。但是不要被他们困住了思路,那就得不偿失了啊!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我的上篇文章《上了人民日报的这则上联有多牛?主办方用70万求下联》,那里有比较详细的分析和技巧,这里就不重复了。

对了,讲了半天,这讲的是什么对联呢?据介绍,这是在2015年的首届东莞观音山书画论坛上,广东省文联原专职副主席、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楹联学会会长、观音山书画院院长邹继海先生在会上即兴作的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大家要对的就是这个了。其它闲话不说,再强调一下要求和比较重要的信息:

1、要求征集的是“观音山上观山水”的下联。

2、投稿作品应是本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剽窃;

3、对仗工整,具有韵味且词性相同;

4、要注意到出句的规则,重字及专有名词的运用,出句的两种解读意思;

5、下联中须融入东莞观音山景点且具有诗意等。

6、截稿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

7、参与者需通过邮箱投稿。
第2个回答  2020-01-09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读史轩中读轩辕‍
或: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赏月榭中赏榭坊

《说明》
小小十四字
短短两幅联
粗品淡无奇
细嚼天机现

此对联上下相对:

第一是动静相对,“观音山上观山水 ”观山水需爬、走、看,故为动;“读史轩中读轩辕”读轩辕需坐、读、思,故为静。上下联一动一静。

第二是时空相对,上联“观山水”看的是中国地大物博空间维度,下联“读轩辕”读的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时间维度。观中国山水,读中国文化。上下联一空间一时间。
同时上下联也是中国内涵的软硬件相对。我们不但要观中国如诗如画的山水,更要读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厚重文化。上下联一是代表中国的硬件,一是中国代表的软件,上下联一硬一软。

第三是远近相对,观音山上观山水,登高望远观山水,象是一副远景画,读史轩中读轩辕,象是一首近景诗,上下联一远一近。

第四是阴阳相对,上联“观音”为阴,下联“轩辕”为阳,上下联一阴一阳。
上联七字,下联七字,上下合璧,阴阳平衡,为太极之道。
所以说,上联:观音佛代表佛教,下联:轩辕皇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历朝历代都以儒教为国教,故轩辕皇代表儒教,上下联一阴一阳,合二为一,阴阳平衡,为太极之道。故此对联暗合儒、释、道三教合一。

第五是内外相对,上联讲的是“外”,下联讲的是“内”。
上联“观音”是外来文化,下联“轩辕”是内生文化。内外结合,取长补短,中华民族才会源远流长。
上联“观山水”需爬、走、看,练的是外功,“读轩辕”需坐、读、思。练的是内功。内外互补,兼收并蓄,故上联讲的是“在外行走”,下联讲的是“在内读书”,上下合起来就是“行千里路,破万卷书。”上下联一外一内。

第六是观音山对读书轩,(名词对名词)上对中(方位对方位),观对读(动词对动词),山对轩(轩为横,名词对名词)水对辕(辕为直,名词对名词)山水对轩辕(名词对名词),观山水对读轩辕。
一般景点均有“听雨轩”之类的楼阁,如无,建议景点可以将某处亭台楼阁轩榭廊坊,庭院殿堂寺庙观庵命名为“读史轩”、“听雨轩”或“赏月榭”,这样对句就会与观音山的景点珠联璧合,且具有诗意。
此对联也可为: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听雨轩中听轩辕
意为:观中国山水,读中国文化,听中国声音。

总之,这副征联彰显了中国楹联文化的博大精深,
囊括了古今中外事,涵盖了佛皇天地人。
小小十四字,短短两幅联,往小处说:
就让人见山,见水,见楼,见轩,见佛,见俗,见凡,见圣,见古,见今。
让人触景生情,触情生思,触动了人的六根,眼、耳、 鼻、舌、身、意。六触,色、声、香、味、触、法。仅仅“轩辕”二字就让人浮想联翩,讲不完的中华五千年风云变幻,道不尽的家国情怀。一句“观山水”“轩中读”就折射出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的现状,延伸出歌舞升平,太平盛世的宏大历史画卷。
小小十四字,短短两幅联,往大处说:
就囊括了名山、名水、名地,名轩,名佛、名圣等人文景观。
就展现了动静、远近、虚实、内外、阴阳、时空等哲学理念。
就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哲学、宗教等各领域层面。
所以说以“小小十四字,短短两幅联,粗嚼淡无味,细品方甘甜。”评价此联并不为过。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赏月榭中赏榭堂
此联:上联:平平平仄平平仄 下联:仄仄仄平仄仄平
此联:观音山对赏月榭,观音对赏月(赏姓《百家姓》中排第492名。赏月是人名)名词对名词;上对中,方位对方位;观对赏,动词对动词;山水对榭坊,名词对名词,观山观水观山水对赏榭赏坊赏榭坊。
此联:
上联看观音山,山水田园,花草树木;
下联欣赏观音山,亭台楼阁轩榭廊坊,庭院殿堂寺庙观庵。
上下联与观音山的景点珠联璧合,且具有诗意。

本人虽是初学乍练,两幅对联如果让我自我评价,本人自以为: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读史轩中读轩辕‍
此联意境虽好,可惜平仄不足。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赏月榭中赏榭堂
此联平仄相符,可惜意境欠缺。
如果让我选联,我还是选第一对句,即:读史轩中读轩辕‍。
其理由为:格律的要求并不是死的,有时候为了意思的需要,也不用顾忌每个字的平仄关系,正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对香菱谈诗时所讲的,“若果有了奇句,平仄虚实不对都是使得的”,而只需要保持句脚的平仄相合和用词的对仗即可。
比如袁世凯想称帝复辟时,有人写联讽刺他:
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 下联:孝悌忠信礼义廉
此联并非严格地符合平仄规则,但其隐字值得赞叹。上联少“八”,下联少“耻”,加起来就是“王(忘)八无耻”,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任何不敬之词,却暗藏骂词,辛辣地嘲讽了袁世凯的可耻行径,言外之意丰富而表现巧妙。虽不太符合平仄规则,但仍不失为千古名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赏月日中赏日月
注:
“赏”姓,《百家姓》中排第492名,“赏月”,“赏月日”,可以视为人姓名。可以对“观音”佛名,对“观音山”山名。
“赏月日”指中秋佳节日,
《说明》
小小十四字
短短两幅联
粗品淡无奇
细嚼天机现
此联:
“观音”对“赏月”,“观音山”对“赏日月”,名词对名词。
“上”对“中”,方位对方位。
“观音山上”山上、山下、山中空间方位对“赏月日中”日初、日末、日中时间方位。
“观”对“赏”,动词对动词。
“山水”对“日月”,名词对名词。
“观山水”对“赏日月”动词+名词对动词+名词。
此联含义为:
登观音山,观山、观水、观亭台楼阁,观花鸟鱼虫。
在观音山上,中秋佳节中,白天赏日出日落,晚上赏月圆月缺。
上联描绘山水大地,
下联描绘日月天空。
区区十四字,短短两幅联,:
便把日月山水,天上地下,人间佛界,时间空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注:
轩辕:(公元前2717-前2599年)上古帝王。即黄帝轩辕氏,少典与附宝之子。轩辕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曾战胜炎帝于阪泉 ,战胜蚩尤于涿鹿 ,诸侯尊为天子,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相传尧、舜、禹、皋陶、伯益、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是中华文化的象征。
中国车·子的发明归功于黄帝。《路史》讲得更具体,说黄帝在空桑山北创造车子,“横木为轩,直木为辕,故号曰轩辕氏”。至于黄帝之所以称黄帝,古人似乎众口一词地说,他“有土德之瑞,土黄色,故称黄帝”。
黄帝为什么称轩辕呢?古书上说是因为他在战争中发明了一种战法。打仗时,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战士围成一圈,指挥员立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做出入的门,起到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有布幕的战车叫做“轩”,两车中间空当称为“辕”。因此,发明这种车站法的黄帝,就又称为轩辕氏了.

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诗作《自题小像》中最后一句,主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我要用我的血来表达对中华民族的深爱,是鲁迅先生的名言。
鲁迅《自题小像》
全诗为: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含义
荐:名作动,献,进献(祭品)。
轩辕,即轩辕黄帝,中华民族的始祖,在这里代指中华民族。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意思就是我要用我的血来表达对中华民族的深爱。荐:表达。
轩:指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
辕:指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
轩辕:也可理解为道路和方向。
“我以我血荐轩辕”表达对自己向往、认同的道路和方向地坚定支持,和抒情人的“奋不顾身”“死而后已”的决心和态度。
第3个回答  2019-11-13
1. 横批:求缘观音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求缘石旁求姻缘。
2. 横批:送子观音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送子庙中送福缘。
3. 横批:无忧观音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忘尘湖旁忘忧愁。
4. 横批:圆梦观音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圆梦湖旁圆姻缘。
5. 横批:结缘观音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结缘石旁结姻缘。
6. 横批:牵手观音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牵手湖旁牵姻缘。
7. 横批:许愿观音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许愿湖旁许姻缘。
8. 横批:悟道观音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洗心池里洗尘缘。
9. 横批:轮回观音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三生石旁问三生。
第4个回答  2020-03-17
多大点事儿!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醉翁亭前醉亭花
横批:随缘随心 (或 随缘随性 前者比后者好,呵呵,原本是后者比前者好的,但。。。)
(观音对醉翁,观音山对醉翁亭,南海观世音,庐陵欧阳修,都是名人儿,够腕儿! 观音随缘,醉翁随心; 山风水月游凡尘,天上人间渡佛缘。)
看了公布的那个所谓最佳下联,还“展览馆中展馆厅”,破烂流丢一口钟,还讲什么平仄?!,够呛,没文化真可怕! 就是“放生池中放池鱼,或 养生池中养池鱼”也比它好啊!
打完收工!bye 了个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