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概述

如题所述

新中国儿童文学70年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中国目前崛起成为童书出版大国,儿童文学是其中的主体与根本。在满足中国乃至世界儿童精神需求、健全童年精神生态、创造中国童年文化等方面,中国儿童文学作出了重要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当前我国儿童文学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社会需求及关注度高,领域形态活跃,在文化现场已凸显为文学大门类中非常重要的一支有生力量。因此业界对其发展趋势预期很高,前景普遍看好。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回顾新中国儿童文学70年发展,在总结经验与成绩的同时,更要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是在观念进步与社会引领方面。儿童文学是成人社会对儿童、对童年价值发现的产物。它主要服务于儿童的精神成长,也是人类基于童年维度发扬艺术创造力的一个主要通道或场域,但其核心是“儿童观”的观念进步问题,内含成人社会对儿童最前沿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认识。因此,儿童文学引领社会儿童观的进步,它属于儿童观变革的先驱者。70年儿童文学在发展、解放儿童,尊重并激发儿童主体性方面作出了艰苦的努力,逐步建构出成人与儿童双主体对话、和谐良性的关系生态。特别是新时期以来至今,儿童文学中的儿童观更是呈现出日新月异的状态,极大地丰富了文化建设中人文关怀视域及其精神内容。

自然,在这一方面的建设空间及发展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主要表现在对幼年、童年、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分段认知、协调综合及其观念建构上,特别表现在对幼年、青少年阶段认识不充分的问题上,而尤以青少年阶段为甚,很大程度上呈现出文学与青少年群体疏离、隔膜、干预性弱的特点。青少年文学整体发展滞后与观念的拓进慢密不可分;其次还表现在儿童观发展的孤立与受限制性,仅囿于儿童的生活世界与文化领地思考儿童发展的问题,很少融入整体社会、成人世界、人类现实的开合处去定位与把握,因此导致视野不宽,思想浅层,完成度不深入有力。仅孤立地看待考察儿童的问题,儿童文学不会行之久远。儿童文学中儿童观建设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在整一的“人”的范畴内敞开童年?怎样才能打破儿童与成人间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壁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