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李叔同剃度出家仍心系国家,遗世却又独立,他这种做法合理吗?

如题所述

李叔同的一生是动荡坎坷的,其自幼聪颖超群,博文强记,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曾入学南洋公学,其老师是后来的北大校长蔡元培,李叔同在21岁时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剃度为僧,遁入空门。在寺庙中潜心研习佛学的同时对当时的国家政治也十分关心,并在国家危急之时挺身而出。

一、弘一法师的由来

李叔同在其东渡留洋回来后,便开始了带发修行。其自幼出生时,家中便常有人去念经,由于小时候的长期侵染,导致对佛学学习颇有兴趣。此外,其家人多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李叔同从小就接受这样的观念,与家人一起作者善事,尽管小时候的他尚未知道寺庙与出家是何种感受,可在耳濡目染中也对佛门有着特殊的情感。李叔同的父亲在其年幼时候去世,过早的体会过生离死别与人间冷暖的李叔同也让其从小就成魔寡言,内心的悲凉让其走向了空遁的世界寻求一丝温暖。26岁时出国留学在寺庙中感受到了僧人的生活让其舒适,故决定遁入空门,不再问世事。

二、遗世独立

李叔同的出家不仅仅是在对佛法的研究上,更多的是在对国家形式的全面了解与掌控,在日本侵略中国之际,他号召了寺庙内的僧人们做起防护,应对外来侵略。他主张将救国与念佛相结合,为表决心还将自己的住所命名为“殉教室”,为了弘扬佛法常常置生死于不顾,在抗日期间一度参加各种演讲,宣扬佛法,奋起抗日,他的高尚气节也一度让民众激起了抗日的决心与激情。李叔同的高尚情操也体现在对日本人的劝降不屈不挠,他直截了当地拒绝了。李叔同的独立遗世体现在他对自己的生命的认识与家国情怀的统一,在面对国家大事上能够有自己的态度,对人生地坚定是其留给我们后人的精神文明。

李叔同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大师级别的人物,更多的就是其在思想之上的独立与面对人生地笃定态度,在那个战乱纷飞的时代中还能保存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9
我觉得这种做法是完全合理的啊,出家是他自己的选择,心系国家代表他的爱国之心
第2个回答  2020-06-09
我觉得这种做法其实是挺正常的,因为他虽然剃度出家了,但是这并不代表自己就不能够关心国家时事,所以这种做法合理的。
第3个回答  2020-06-09
他这种做法还是合理的,当了和尚谁说一定要与世隔绝了,也是可以心系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