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吃饱了就犯困呢?

我总是一吃饱饭就困,一坐车就想睡觉,咋回事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吃饱饭以后,就会增加胃部的血液循环,同时脑部的血液循环就会减少,就造成脑部缺氧,这时候就会出现犯困的现象。因此,建议大家吃饱饭以后不要立即入睡,要多锻炼。


吃饱饭以后血液分布过密,聚集到胃部

我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旦吃饱饭以后就觉得特别犯困,我爱人也是这样,一旦吃饱饭他就想去睡觉,只要他躺到床上立即就能睡着,而且吃饱饭以后比没吃饭之前还要困。后来我们两个就互相监督,吃完饭以后谁也不是上床或上沙发上躺着,一定要出去散步。人吃饱饭以后,血液分布就过于密集,所有的血液都聚集到胃部了,头部血液供应不足就出现了头部缺氧的现象,这样就会形成了大脑迷糊犯困。这种情况很正常,所以我们晚饭尽量要吃少一些,一日三餐要控制量,专家经常说吃饭要吃七分饱,不能吃全吃饱,吃饱饭以后就容易犯困,犯困以后就有助于脂肪堆积,就会肥胖。

吃完饭以后要适当的锻炼身体,有助于消化

吃完饭不要立即去躺着,也不要立即休息,即使你再困也要克制自己形成自律性。人一旦形成了自律性,就会慢慢的约束自己,吃完饭以后就会形成一种行为爱好,两个人一起出去散散步。饭后不适合立即就进行剧烈运动,饭后30分钟可以进行体育锻炼,这种体育锻炼也不宜过猛,可以选择一些慢跑或者是快速走,等体育运动。有个青年人很喜欢,在吃完饭以后去打羽毛球,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他达到了减肥的效果,而且现在肺活量也提升上来了,这是一件非常好的行为,朋友们,你们要不要也体验一下?

吃饭不要吃得过饱,要注意科学吃饭,吃饭吃的七分饱,晚餐要吃的少。吃完饭以后尽量做一些体育运动,有助于我们消化,使我们的头脑保持血液循环供应,这样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才是有益。

第2个回答  2006-04-27
这叫”食困”.当人吃入大量的食物以后,体内的大量血液跑到了胃肠,是大脑缺血,会犯困,此外胃肠开始工作以后通过神经兴奋调节也能抑制大脑活动,也会觉得犯困.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最好别特意去调整它,最好在吃完饭后休息一会再做别的事情比较好.要不血液不能到肠胃会影响消化的.
第3个回答  2019-06-06
饭后犯困是正常情况,因为血液在参与消化,大脑因有点缺血就会产生犯困的现象,这和洗完头会犯困的原因是一样的
。午餐后犯困与吃有关
中国人喜欢睡午觉,这在西方非常罕见。除了雅典和耶路撒冷等地的部分老人,西方人很少有午睡的习惯。为什么中国人比西方人喜欢睡午觉?简单地说,这是因为我们优质蛋白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摄入过少,而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从而造成餐后反应性低血糖,乏力犯困。
现在碳水化合物占中国人食物总热量摄入的2/3左右,并且主要是精制白面条、白馒头和白米饭,这些食物看上去很“纯洁”,但营养贫乏,血糖生成指数在80以上,与白糖一样高。换句话说,对于餐后血糖的影响,100克精制米面相当于80克葡萄糖或100克白糖。
中国人又讲究“早餐好,午餐饱,晚餐少”。所以,午饭吃得很多;午饭碳水化合物比例很高;午饭血糖生成指数很高,这样一来,饭后血糖总负荷非常之大,其变化如过山车:在半个小时到45分钟内,我们体内的血糖迅速上升,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血糖又迅速下降,在2~3小时前后到达低谷。血糖大幅度下降会使你没有力气,昏昏欲睡。
而传统的西方人,饮食以肉食为主,午餐通常是一天中吃得最少的。肉食的血糖生成指数接近零,所以餐后血糖不会升高和降低多少,保持相对稳定。
另外,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燃烧快,只能维持身体两三个小时的能量,而脂肪和蛋白燃烧慢,可以提供身体五六个小时的能量。其区别恰似烧柴和燃油。
中国人认为午睡可以延年益寿,其实未必有道理。国外最新发现:经常午睡会增加心脑血管病变死亡率,缩短寿命。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认为,午睡使心血管压力迅速下降,而醒来后又迅速上升,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病变。
所以,要吃出精力和健康,第一,少吃糖和淀粉;第二,多吃脂肪和蛋白;第三,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第四,少喝咖啡和烈酒,因为这些刺激剂只会使身体进入战备状态,透支和消耗你的战略营养储备;第五,少吃多餐,每次吃七成饱,平时过七小时一定进食;第六,早餐必吃,否则你会有15~18个小时没有补充燃料和营养,部分脑细胞受损或死亡,记忆力也随之下降。
第4个回答  2019-12-13
吃饱后,进入胃内的食物,要被胃进一步机械搅拌和粉碎,同时要和胃分泌的消化液——胃液充分混合,然后被送入十二指肠,进一步进入小肠,进行充分的消化和吸收。在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一方面,胃的运动和肠的运动加强,另一方面,消化腺的分泌增强。体内的血液必然要向胃、肠部位集中,来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于是胃、肠部的血液供应增加,从而导致流向头部和四肢的血液量减少。大脑供血不足,自然就会感到困了。
相似回答